专访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 讲述中国太空梦圆十年
6月3日,神舟十号船箭组合体从垂直组装厂房运出,露出真容(秦宪安 摄) 这里,交织着中国航天的梦想与荣光。“此次载人交会对接后,除了开展飞船和‘天宫一号’的组合体飞行、自动和手动对接等实验,‘神十’还将进行一些绕飞等新实验。
6月3日,神舟十号船箭组合体从垂直组装厂房运出,露出真容(秦宪安 摄)
这里,交织着中国航天的梦想与荣光。
这里,喷涌着中国数代航天人的理想与希冀。
酒泉,一处见证中国航天史的地方。
6月,梦的舞台再次开启。根据计划,中国已确定神十飞天的时间:6月中旬择机发射,3名航天员将再次访问天宫一号。
浩渺的宇宙将再次迎来中国的访客。从2003年航天员杨利伟成为中国遨游太空第一人,到今年神舟十号飞船的发射,十载悄然而过。这十年,我们探索宇宙的梦想,实现了几分?人类和宇宙的关系,将有怎样的变化?
一切谜面,静待解答。
梦起
“宇宙航行不是一个人或某群人的事,这是人类在其发展中合乎规律的历史进程。”
——(苏联)尤里·加加林
一辆辆军车缓缓驶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区,满地的尘土随即飘扬起来。在阳光的映衬下,神舟十号飞船静静地竖立在发射架的怀抱中。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表示,此次发射任务主要目的有四项:一是为天宫一号在轨运行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进一步考核交会对接、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二是进一步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三是进行航天员空间环境适应性、空间操作工效研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器在轨维修试验和空间站有关关键技术验证试验,首次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太空科学讲座科普教育活动等。四是进一步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飞行任务的功能、性能和系统间的协调性。如果一切顺利,将为下一步建造中国载人空间站打下厚实基础。
时间,总是梦想流淌最好的河床。似乎就在这弹指一挥的十年间,我们已经从航天员杨利伟首登太空的兴奋中,开始转向对人类如何才能在太空中更好地发挥主动作用的思考上了。
于是,很想知道,这是怎样的十年?“上世纪70年代冷战时期,苏联、美国争相攀比航天技术,今天你送一个人上天,明天我就送两个人去太空,至于上去要做什么,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他们没人说得清。”6月4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回忆道,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启动于1992年,“当时钱学森同志和我们说,中国首先要跟上全球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形势,但一定要搞清楚上天的目的,这让我们思考了很久。”
“如果经济条件和科技水平满足不了载人航天的要求,那我们就先把地球上的事做好。”戚发轫说,正因为中央有这样的思路,这才有了以后的通讯卫星、气象卫星,也正是因为有了研发卫星所带来的返地技术,当时的中国才能顺利启动“863计划”,真正把载人航天计划提上日程。
一定要上天,加快速度上天;一定要获取空间资源,在全球航天竞争中占有一定地位。思路,逐渐清晰;步伐,日渐加快。各个项目的研发被分配到全国各个相关研究院,许多科学家都为之投入了一生的青春,只为一圆那深存于心底里的愿望——把中国人,也送上太空!
责任编辑:刘宝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