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连线:海外专家赞叹神十天宫“握手”
神舟十号飞船翱翔太空并与天宫一号顺利“握手”,吸引了海外不同领域很多专家的密切关注,他们在祝贺和赞叹声中纷纷点评中国迈出的这一载人航天最新步伐。
新华网北京6月13日电 神舟十号飞船翱翔太空并与天宫一号顺利“握手”,吸引了海外不同领域很多专家的密切关注,他们在祝贺和赞叹声中纷纷点评中国迈出的这一载人航天最新步伐。
衷心祝贺
世界第一位在太空授课的美国女教师芭芭拉·摩根对新华社记者说:“我真希望当时就在发射现场,亲眼目睹这一场景”,中国神舟十号任务“让全世界为之激动”,祝贺神舟十号取得成功。对于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摩根表示:“我为她感到高兴,请转达我对她的问候和祝贺,并转达对全体乘组人员的祝贺。”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天文学家迈克尔·里奇说:“祝贺中国取得这样的成就,我真希望美国太空项目也能进展得如此顺利。”他认为,只要是中国想达到的科学探索目标,都能尽快实现,中国航天科技进步将为人类太空探索作出贡献。与中国开展科技合作将架起“理解和友谊的桥梁”。
加纳空间科学与技术中心经理埃里克·阿格雷对神十顺利开展太空任务表示祝贺,并坚信中国将如期实现建设空间站的目标。他还指出,中国在空间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为加纳树立了榜样,希望加纳向中国学习,设立目标并为之奋斗。他说,此次太空任务是中国国力增强的新标志,中国已通过自己的努力跻身世界航天强国。
积极解读
澳大利亚太空分析专家莫里斯·琼斯认为,神十完成了“非常干净利落的发射”,中国航天员长时间飞行和执行复杂任务的经历表明,“中国的航天计划已经完全成熟了”。他还指出,中国人已经下决心踏上建立空间站这一漫长和艰难的征程,这一事实本身就意味着他们必将“修成正果”。
美国海军军事学院太空政策专家约翰逊·弗里兹说,中国上世纪90年代制定了一项雄心勃勃、有序发展的太空计划,神十任务是该计划的一部分。通过这次任务,中国航天人可以检验、改进技术,向建设载人空间站继续迈进,太空项目已让中国的国际威望得到提升。“中国航天成就是显著的,中国取得这些成就依靠的不仅是技术,还有政治意志,而后者是某些西方国家所缺少的”,弗里兹说。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地球、行星和太空科学系教授让-吕克·马戈说,太空探索极其艰难,对载人航天任务的要求非常高,拥有可靠的航天器发射和操作能力是技术超凡的标志。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天体化学系主任蒂莫西·斯温德尔说,神十任务是实现下一个太空探索重大目标的绝对必要步骤,它向建立一个真正的空间站又迈进一步。他还表示,相信神十任务会顺利开展,“我将怀着极大兴趣继续关注”。
热议合作
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中国项目主管顾克冈指出:“美国国会禁止美国航天局与中国方面开展合作取得了反效果。”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战略上,这都对美方没有好处。实际上,它很有可能损害美国的战略利益。顾克冈说,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国会采取更建设性的政策,鼓励美中航天专家更多的接触与合作。
顾克冈认为,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分为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两个阶段实施,这一决定反映了中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方面一如既往的谨慎和耐心,并且标志着中国没有与其他任何国家开展太空竞赛,而是系统地为载人航天及太空驻留更长时间而努力。
马戈教授也希望,中美两国能开展合作推动太空探索和科技进步。斯温德尔教授则表示,探索太空道路艰辛,更多国家合作探索太空将让科研人员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路径。此外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航天局局长查尔斯·博尔登说,“一定程度的接触”对美中两国都有利。
而欧洲航天局载人航天项目主任托马斯·赖特不久前透露说:“我们正在寻找利用中国空间站的可能性。首先我们将与中方开展一项交换试验,目前欧洲航天员中心的一些同事已经开始接受中文培训。”(完)(执笔记者栾海,采访记者郭爽、邵海军、魏梦佳、林小春、刘石磊)
新华网北京6月13日电(宗兆盾、赵薇)北京时间6月13日16时17分,神舟十号航天员成功开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舱门,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以漂浮姿态进入天宫一号。
新华网北京6月13日电(记者赵薇)6月13日16时17分,告别首批访客360天后,于2011年9月发射的天宫一号再次迎来故乡来客。在顺利开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舱门后,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3名航天员成功进入中国人的太空之家。
新华网北京6月13日电(记者 任海军)神舟十号飞船13日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继神八、神九之后,神舟飞船第三度在太空中“拥吻”天宫一号。其成功表明,已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中国正自信地走在和平利用太空的道路上。
责任编辑:余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