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十航天员乘组结束隔离 畅谈飞天之旅

2013年07月11日 17:53作者:来源:新华网

圆满完成神十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结束医学隔离,11日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员公寓与媒体见面,畅谈神十飞天之旅。

  新华网北京7月11日电(记者赵薇、田兆运) 圆满完成神十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结束医学隔离,11日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员公寓与媒体见面,畅谈神十飞天之旅。
  聂海胜:中国航天员能够适应中长期太空生活
  在神十任务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访问太空时间最长新纪录的同时,两度飞天的聂海胜也成为中国目前飞行时间最长的航天员。回顾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历程,聂海胜对筹备建立中国自己的空间站充满信心,“从我执行两次飞行任务的经历看,我感到中国航天员完全能够适应中长期在太空的工作和生活”。
  作为曾执行神六任务的航天员,担任神十飞行乘组指令长的聂海胜感到责任大、压力也大。“我们要学习和参与两个飞行器的控制和管理,新增了交会对接、组合体在轨维修实验、空间医学实验等大量的控制和实验任务。”
  聂海胜认为,中国航天员要在未来空间站长期工作、生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就是对航天知识和专业技能储备要求更高。“除了要掌握基本的飞行器控制知识和技能外,航天员还要掌握更为复杂的出舱技术和交会对接技术,开展更为复杂的空间实验等。”与此同时,飞行时间的延长使得在轨发生应急与故障情况的概率大大增加,“航天员必须能够胆大心细、果断处置”。
  另一方面的挑战来自对航天员心理素质的考验。聂海胜说,中长期飞行造成航天员较长时间与社会隔离,心理压力增大;而在狭小密闭环境工作生活,还要考虑乘组内成员之间的性格差异、心理相容性、团队意识等方面的心理因素。长期在轨飞行还可能发生的医学问题,要求航天员具有医学处理能力。
  两次出征太空,聂海胜这样解读自己的从容与自信:这是整个航天战线的从容与自信,这份从容与自信来源于全国人民的关心和支持,来源于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也来源于载人航天2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相信,随着国家的发展,我们载人航天发展的步伐一定会迈得更加从容、更加坚定。”
  张晓光:飞天梦将永不停歇
  等待15年终圆飞天梦想的张晓光,在媒体见面会上再次谈起自己的飞天梦:背后有强大的祖国支持,我的飞天梦将永不停歇。
  张晓光说,代表祖国出征太空那一刻,内心非常淡定从容。“都说风雨过后是彩虹的美,但是不要忘记,经历过的那些风雨才是我最值得珍惜的生命历程。”
  为了在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中担任好摄像师的工作,原本是“门外汉”的张晓光在地面进行了无数次的练习。“我不停琢磨,应该怎么站位,要用什么角度,怎样才能很好地完成40分钟的拍摄。”张晓光说,由于在地面进行了充分的模拟与练习,进入太空后的训练进行得相对比较轻松。
  作为太空摄像师,张晓光记录了太空中诸多美好的瞬间:我们喜欢在太空进行“表演”,特别有趣。
  王亚平:首次太空之旅如小马过河
  在距地300公里的太空向全国青少年进行授课后,王亚平更多地被称为“王老师”。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的王亚平表示对这个称谓有点“小惊喜”:教师是神圣的职业,能被人这样称呼我非常开心。
  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中,王亚平向中小学生展示了微重力条件下的特殊物理现象。出征太空前,王亚平说,面对浩瀚宇宙,我们都是学生。这一次神十之旅的奇妙见闻中,“王老师”感到自己在授课的同时,也得到了提高和学习。
  与地面的教师和同学们共同度过的40分钟令王亚平十分难忘。她说,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令自己既激动又幸福,“激动的是他们或稚嫩或认真的声音里,传递着对太空的无限好奇和向往;幸福的是我非常直观地感受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意义,感受到了作为老师的那种幸福。”
  尽管与曾经飞天的同伴进行过无数次的交流,真实的太空体验与王亚平的想象依旧有所不同。她将飞天的经历比作小马过河:“做任何事情都会和想象的有所不同。”王亚平说,“这是一次充满惊喜而非惊险的旅程,在太空中自由翱翔的体验比想象中更加美妙,舷窗外的景色也比想象中更美。我无法寻找合适的语言去形容那样的颜色、那样的轮廓、那样的景色,因为这些在我生命中都是第一次出现。”
  在谈及未来梦想时,王亚平说,她已经找到了一条值得为之奋斗一生的道路,她的梦想就是在这条道路上能够做得更多、走得更远。

    原标题:神十航天员乘组结束隔离 畅谈飞天之旅 

初审编辑:王云峰
责任编辑:余梁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