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剧目逐鹿“群星奖”,十艺舞台尽炫“民族风”
第十届中国艺术界群星奖戏曲类的首场决赛在济南省会文化中心群星剧场鸣锣开赛,来自内蒙古、天津、浙江、河南、福建、山西等地的11台好戏轮番上演。值得注意的是,首场参赛的戏曲中,几乎全是各省市的非遗剧种,而山东琴书的精彩演出,更是赢得了现场一片叫好声。
二人台呱嘴《王婆骂假》反串演员表演夸张、讽刺辛辣 记者 尹海洋 摄
福建南音《我的家乡在厦门》表演 记者 尹海洋 摄
河洛大鼓《劝人要有好心态》演出 记者 尹海洋 摄
山东琴书《亲家亲》演员边弹奏边唱,赢得满堂彩 记者 尹海洋 摄
山东渔鼓《孔子试徒》演出 记者 尹海洋 摄
山西河东道情《借亲妈》演出 记者 尹海洋 摄
大众网济南10月18日讯(记者 尹海洋 马俊骥)二人台呱嘴、鼓曲说唱、湖州三跳、河洛大鼓、山东渔鼓……这些剧种你听过吗?今天晚上,第十届中国艺术界群星奖戏曲类的首场决赛在济南省会文化中心群星剧场鸣锣开赛,来自内蒙古、天津、浙江、河南、福建、山西等地的11台好戏轮番上演。值得注意的是,首场参赛的戏曲中,几乎全是各省市的非遗剧种,而山东琴书的精彩演出,更是赢得了现场一片叫好声。
非遗剧目尽炫“民族风”,奇怪乐器惹人眼
晚上7点半,内蒙古自治区选送的二人台呱嘴《王婆骂假》拉开了群星奖曲艺类决赛的首场比赛。扮演王婆的男演员随着乐点,在舞台上一边扭动,一边嬉笑怒骂,反映人们对制假造假的痛恨厌恶。夸张、另类的表演技法引得现场观众不断拍手大笑。
随后,天津选送的鼓曲说唱《情满社区》、浙江选送的湖州三跳《三张火车票》、山东选送的山东渔鼓《孔子试徒》、福建选送的南音《我的家乡在厦门》、山西选送的河东道情《借亲妈》等精彩曲艺轮番上演。
与其他曲艺比赛不同,本届艺术节,各省市几乎都把各自的“独门绝技”送来了群星奖的舞台。记者在现场获悉,首场比赛中,有十个参赛曲目都是各省市的非遗剧种,山东琴书《亲家亲》更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从未见过的装扮,从未听过的曲调,从未见过的乐器也吊足了现场观众的胃口。
“刚刚她手里拿的是一截竹子吗?这也能当乐器呀?”“他敲的好像是个盘子,哎呦,还真好听呢!”“这服装,一看就是江南的,真漂亮。”“山西人唱的这两嗓子,还真是挺苍凉哩!”每一段表演结束的空档,现场观众就会悄悄讨论一番。
山东琴书获得满堂彩,老曲新词唱出新境界
精彩节目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演员们或质朴唯美、或婉转细腻、或粗犷激昂的演出让观众们津津乐道。
“我喜欢河东道情《借亲妈》,批评社会中的丑恶现象,两个拉二胡伴奏的老先生竟然是主要的演员,不管演的还是唱的都很自然,让人很敬佩这些老艺术家。”观众王祥俊说。
“那个南音实在太美了,演员的声音也美,舞姿也美,有南方水乡那种韵味。”观众李庆华说。
在整场演出中,由山东省济南市群众艺术馆群星艺术团带来山东琴书《亲家亲》可谓获得了满堂彩。《亲家亲》讲述了单身老年人的婚恋问题,诙谐幽默的唱词中融合了“坑爹”等网络词语,不时让观众爆发出一阵阵笑声。4位主要演员一唱一和、边唱边演,表演传神动人,赢得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我得40多年没听过琴书了,今天一听,还真是原来的调调啊!”现场观众评审孟宪芸看完演出后,颇为激动地说。
首场比赛的剧目全部演完后,“群星奖”评委之一、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刘兰芳说,看完首场比赛后,她感觉很兴奋,“全国各地区、各民族大多有自己特有的曲艺形式,各地用自己的方言、和当地特有的曲艺形式来表现家乡的风貌,讽刺社会丑恶现象、歌颂新人新风,表现得很到位。”刘兰芳说,最让她感到欣喜的是,各个曲种都有一定的改革创新,特别是内容,赋予了它新的思想,来表现社会新气象。
责任编辑:刘宝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