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琴》:描写底层人群的城市寓言

2013年10月21日 06:47作者:薄克国来源:大众日报

音乐剧《钢的琴》根据2011年国产电影口碑第一的《钢的琴》改编而成,汇集了著名音乐人三宝、编剧关山等主创人员,于2012年10月24日在广东省东莞玉兰大剧院首演。中国音乐剧研究会会长王祖皆评价称,《钢的琴》是近年来中国原创音乐剧中的佼佼者。

  音乐剧《钢的琴》亮相十艺节。□新华社发

  □记者 薄克国 报道
  本报青岛讯 “我已经下定决心,要亲手造一架钢琴。”10月19日晚,一部描写下岗工人陈桂林幸福又心酸的造“钢”琴故事的音乐剧《钢的琴》,在青岛大剧院进行冲击“文华奖”的比赛演出,该剧也是十艺节角逐“文华奖”剧目中唯一的一部音乐剧。
  音乐剧《钢的琴》根据2011年国产电影口碑第一的《钢的琴》改编而成,汇集了著名音乐人三宝、编剧关山等主创人员,于2012年10月24日在广东省东莞玉兰大剧院首演。故事描述的是一部现实题材非常“接地气”的小人物生活:在“谁能给喜欢音乐的女儿买一架钢琴,女儿就归谁”的逻辑下,一位穷困潦倒的父亲陈桂林为了争夺女儿的抚养权,毅然决定在一个濒临破产的钢铁厂里造一架“钢的琴”,“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父亲”,展现了陈桂林和工友们面对困境的顽强斗志,而这也正是三宝、关山这对“中国音乐剧黄金组合”这些年来所专注的音乐剧类型,“我们的音乐剧一定是致力于现实题材的,只有跟现实发生关联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能够打动人心的,不是才子佳人、轻歌曼舞,而是剧中这帮看起来有些‘二’的工人们表现出来的笨拙的、钝的、夯实的力量。”
  音乐剧《钢的琴》演出现场,音乐声起,一条锈迹斑斑的大门缓缓拉开,一个上世纪九十年代风貌的破败、陈旧的钢铁厂,在灯光的照耀下,逐步显现在青岛大剧院的舞台之上,曾经在这里热火朝天大炼钢铁的工人们,如今为了生计组成了一支婚丧乐队,演奏着前苏联的歌曲。随着剧情展开,乐队队长陈桂林为了与前妻争夺女儿抚养权,有点“二”的他,和工友们在早已破败的厂房中踏上了手工制造钢琴的征途。在退役小偷,全职混混,江湖大哥,猪肉王子一群落魄工友兄弟的帮助下,他们最终造出了一部“钢”的琴。最终,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荒诞任务,一架“钢的琴”,在观众的注视下,在亲情、友情、爱情中淬炼而生。
  《钢的琴》全剧共分为两幕六节。作为音乐剧的重头戏,全剧18个唱段皆为全新的艺术创作,唱段间则选用人们耳熟能详的原苏联歌曲做串场,抒发过往岁月的理想主义情怀;“天大的事儿咱们也要扛着”、“是什么让我们百炼成钢”、“我们自强不息、我们造钢的琴”……一些富含哲理而有口语化的台词或唱段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将熔铸着拳拳父爱与兄弟之情的破旧厂房搬上舞台,则是舞美设计上的亮点,用布景、道具、灯光、音响与现场唱奏完美组合的魅力,去凸显小空间内的大生产与大情怀,将使得音乐剧《钢的琴》饱满而有张力。
  “《钢的琴》表现的是中国工人阶级在困境中的顽强斗志”。该剧制作人雷婷透露说,此前在北京举行的音乐剧《钢的琴》的研讨会上,许多业界专家给予高度评价。中国音乐剧研究会会长王祖皆评价称,《钢的琴》是近年来中国原创音乐剧中的佼佼者。“《钢的琴》是一部难得的、现实题材的、工业题材的、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描写底层人群的城市寓言,是一部贴近时代、贴近群众、有特点、接地气的好的原创音乐剧作。” 

  原标题:一部描写底层人群的城市寓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大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初审编辑:刘宝才
责任编辑:王晓亮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