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艺节文华奖:27个剧种44台戏轮番上演

  87台文华奖参评剧目汇聚了我国当前最富创造力的编剧、导演、表演等艺术人才,代表了近年来我国舞台艺术创作的最新成果。参评作品包括京剧、昆曲、地方戏曲、话剧、儿童剧、歌剧、舞剧、交响乐、杂技、木偶等艺术门类。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文化部相继出台了扶持地方戏、歌剧、杂技等艺术门类发展的政策措施。本次参演作品中,戏曲共44台作品,涉及27个剧种,除京剧、昆曲、秦腔、越剧等传统大剧种之外,还包括五音戏、平调落子、锡剧、汉剧等地方剧种。这些作品体现了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三并举”。其中,戏曲现代戏19台,占全部戏曲作品的43.1%,显示出民族艺术旺盛的生命力。在音乐、舞蹈、杂技类作品中,呈现出创新、融合、多元的态势。除了歌剧、舞剧、舞蹈诗之外,还有说唱剧、歌舞诗剧、歌舞剧、杂技剧等艺术形式。(查看全文...)

关于“十艺节”

中国艺术节是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艺术盛会,每三年举办一届,目前已成功举办九届。中国艺术节作为国内最高水平的综合性艺术活动,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持社会稳定、振奋民族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第十届艺术节举办时间为2013年10月11日至10月26日,10月11日,十艺节将在济南开幕,闭幕式将在青岛举行。十艺节由山东省17市共同举办,其中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潍坊、威海、泰安、德州、日照为“文华奖”比赛主要城市。

关于“文华奖”

文华奖设立于1991年,是我国政府主办的国家级舞台艺术政府奖。迄今为止已经评选了十三届。二十多年来,文华奖评奖坚持文艺“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提倡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结合,推出一大批优秀作品和优秀艺术人才,为繁荣发展艺术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从2004年第七届中国艺术节起,文化部将文华奖评选与中国艺术节两奖合一。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期间,将开展第十四届文华奖的评审工作。

关于“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距今约有三百六十多个戏曲剧种,从全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中脱颖而出的京剧、豫剧、越剧,被官方和戏迷友人们誉为中国戏曲三鼎甲。其它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昆曲、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河南坠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京剧

简 介:

02.jpg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 (详细...)

代表人物:

梅兰芳,程砚秋,周信芳,马连良、于魁智、李胜素、孟广禄等

参评剧目:

《项羽》《瑞蚨祥》《月照塞北》《楚宫恨》《建安轶事》《香莲案》《飞虎将军》《藏羚羊》《将军道》

昆曲

简 介:

03.jpg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 (详细...)

代表人物:

魏良辅、俞振飞、田瑞亭、王瑾等

参评剧目:

《红楼梦》《牡丹亭》《景阳钟》

秦腔

简 介:

010.jpg

秦腔是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 、宁夏、新疆等地的最大剧种。因以枣木梆子为击... (详细...)

代表人物:

魏长生、马平民、刘箴俗、陈雨农等

参评剧目:

《西京故事》《麦积圣歌》《花儿声声》

越剧

简 介:

011.jpg

越剧发源于浙江省绍兴地区嵊县一带(古越国所在地)的农村。它是以嵊县一带的、民间说唱艺“... (详细...)

代表人物:

施银花、尹桂芳、袁雪芬、徐玉兰、竺小招等

参评剧目:

《柳永》

吕剧

简 介:

01.jpg

吕剧是山东省主要地方戏曲剧种,过去曾叫“化妆扬琴”或“扬琴戏”,系由民间说唱艺术“山... (详细...)

代表人物:

郎咸芬、林建华、李岱江等

参评剧目:

《百姓书记》《李二嫂的新故事》

山东梆子

简 介:

04.jpg

山东梆子又名“高调梆子”(简称“高调”或“高梆”)。其中以菏泽地区(旧属曹州府)为中... (详细...)

代表人物:

窦朝荣、任心才等

参评剧目:

《圣水河的月亮》《古城女人》《两狼山上》

莱芜梆子

简 介:

05.jpg

又名“莱芜讴”,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剧种,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中的奇葩。... (详细...)

代表人物:

陈富美、胡大采、王金富、李长生、李桂英等

参评剧目:

《儿行千里》

柳琴戏

简 介:

011.jpg

柳琴戏俗称拉魂腔,又有拉呼腔、拉后腔等名称,1953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它形成于清代中叶... (详细...)

代表人物:

卜端品、刘长春、王丽英、王传玲、王晓红等

参评剧目:

《沂蒙情》

五音戏

简 介:

013.jpg

五音戏,原名“肘鼓子”(或作“周姑子”),又名“秧歌腔”、“五人班”、“五人戏”。它... (详细...)

代表人物:

邓洪山、曹培菊、王荣花、吕凤琴、王德位、秦建萍、刘爱琴等

参评剧目:

《云翠仙》

黄梅戏

简 介:

07.jpg

黄梅戏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 (详细...)

代表人物:

严凤英、王少舫、吴琼、马兰、韩再芬等

参评剧目:

《雷雨》《徽州往事》《妹娃要过河》

汉剧

简 介:

08.jpg

汉剧,一般指流行于湖北、河南、陕西等地的戏曲剧种,源出湖北地区,旧称“楚调”或“汉调... (详细...)

代表人物:

余洪元、陈伯华等

参评剧目:

《宇宙锋》

桂剧

简 介:

09.jpg

桂剧,流行于广西东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区,明末清初时形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唱昆腔、高腔... (详细...)

代表人物:

尹羲、秦彩霞、筱兰魁、罗桂霞、张树萍等

参评剧目:

《七步吟》

锡剧

简 介:

01.jpg

锡剧,俗称“无锡滩簧”,据文学记载:清代乾隆至嘉庆年间(1736-1820),无锡、江阴、武进... (详细...)

代表人物:

袁仁义、梅兰珍、王彬彬、汪韵芝、姚澄、刘鸿儒、倪同芳等

参评剧目:

《一盅缘》

豫剧

简 介:

02.jpg

豫剧,原称“河南梆子”,也叫“河南高调”,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是... (详细...)

代表人物:

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汤玉英、王清芬、虎美玲、李金枝等

参评剧目:

《天山人家》

晋剧

简 介:

03.jpg

汉族地方戏曲,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又名山西梆子。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 (详细...)

代表人物:

丁果仙、马玉楼、王爱爱、谢涛、郭彩萍、宋转转、栗桂莲等

参评剧目:

《刘胡兰》

评剧

简 介:

010.jpg

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是广大人民所喜闻... (详细...)

代表人物:

李金顺、刘翠霞、小白玉霜、新凤霞、韩少云、魏荣元等

参评剧目:

《赵锦堂》

川剧

简 介:

05.jpg

川剧,是中国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脸谱,... (详细...)

代表人物:

贾培之、周慕莲、张德成、阳友鹤、沈铁梅等

参评剧目:

《鸣凤》

沪剧

简 介:

04.jpg

在上海土生土长的沪剧,富有表现现代生活的能力,音乐比较柔和、优美。主要曲调有〔长腔长... (详细...)

代表人物:

丁是娥、解洪元、邵滨孙、石筱英、王盘声、杨飞飞、汪秀英、王雅琴等

参评剧目:

《挑山女人》

湘剧

简 介:

06.jpg

湘剧,即湖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 (详细...)

代表人物:

谭宝成、徐绍清、王华运、郭福霞、郑福秋、黄福艳、彭福仙等

参评剧目:

《谭嗣同》

吉剧

简 介:

07.jpg

吉剧,流行于吉林省的戏曲剧种。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轻快... (详细...)

代表人物:

刘中、王青霞、隋晶莹、邬莉等

参评剧目:

《鹿乡姐妹》

粤剧

简 介:

08.jpg

粤剧是溶汇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 (详细...)

代表人物:

千里驹、李文茂、邝新华、马师曾、红线女、龙剑笙、梅雪诗等

参评剧目:

《碉楼》

龙江剧

简 介:

09.jpg

1958年,在东北三省协作区会议上,周恩来提出要发展东北地方戏曲后,黑龙江省以二人转、拉... (详细...)

代表人物:

白淑贤、李雪飞、郭杰、张革新、蔡桂英、靳佐英、张国庆等

参评剧目:

《鲜儿》

二人台

简 介:

02.jpg

二人台是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及山西、陕西、河北三省北部地区的戏曲剧种,俗称“双玩意儿”... (详细...)

代表人物:

武利平、冯四、二后生、苗俊英、王掌良、樊二板女等

参评剧目:

《花落花开》

平调落子

简 介:

012.jpg

平调落子产生于明末清初邯郸的武安市,兴盛于上世纪中叶。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 (详细...)

代表人物:

杜银方、房志彬、李淑兰等

参评剧目:

《黄粱梦》

花鼓戏

简 介:

014.jpg

花鼓戏又称卫调,流行于原凤阳长淮卫一带(今属蚌埠)。清中叶以前,凤阳这一带都是先玩花鼓... (详细...)

代表人物:

张廷玉、何冬保、萧重奎、谢莲英、李谷一等

参评剧目:

《平民领袖》

花灯戏

简 介:

01.jpg

花灯戏是广泛流行于中国南方的江西、广西、浙江、湖南、湖北、云南、贵州、重庆、四川,以... (详细...)

代表人物:

史宝凤、熊介臣、袁留安、秦治凤、刘芳荣、邵志庆等

参评剧目:

《枫染秋渡》

采茶戏

简 介:

01.jpg

采茶戏,是流行于江南和岭南一些省区的一种戏曲类别,主要由当地茶农采茶时所唱的歌曲小调... (详细...)

代表人物:

邓筱兰、黎花英、徐荣秀、丁少年、刘日凤、龙红等

参评剧目:

《八子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