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八年圆“上天入地”梦
5月30日清晨,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将迎来“职业生涯”中的首个航班,中国又添一座国际化大机场。新桥国际机场的启用拉近合肥与国内外都市的距离,助力合肥从“云端起飞”。
“大湖名城 创新高地”之“变”:
从“古城”到“大城”
——合肥八年圆“上天入地”梦
5月30日清晨,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将迎来“职业生涯”中的首个航班,中国又添一座国际化大机场。新桥国际机场的启用拉近合肥与国内外都市的距离,助力合肥从“云端起飞”。
2005年,改变合肥面貌的大建设启动,八年后的今天,巢湖并入合肥,合肥坐拥八百里巢湖,成为中国唯一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城市;城市人口达760万,大城格局初现;52公里的高架桥即将全部建成,市区1000多条道路也基本完成修建,轨道交通建设搭起框架,高铁南站打造省内最大的交通枢纽。合肥正在快速前行,实现从“古城”到“大城”的华丽转身。
区划调整:坐拥“大湖”名城格局初现
撤销地级巢湖市;撤销原地级巢湖市居巢区,设立县级巢湖市,由合肥市代管;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2011年8月22日23时至23日1时,随着“零点行动”展开,行政区划调整在纷飞秋雨中实现对接,合肥乃至安徽登上了建设与发展新的起点。行政区域调整后,合肥市原辖4区3县调整为4区1市4县。合肥面积增至1.14万平方公里,人口达760万,坐拥八百里巢湖,大城格局初现。
“行政区划调整是有一定风险的,但合肥敢于在全国第一个‘吃螃蟹’,在全国成为一个典型案例。”安徽省省委常委、合肥市市委书记吴存荣在行政区划一周年时形容行政区划调整是“一场大的考试”,而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和实践,合肥已经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409亿元的巢湖水综合治理“八大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城市空间及巢湖生态发展规划全球招标,环巢湖综合治理生态农业项目启动,环巢湖大道、合裕航道整治建设完成,合肥港通江达海打造皖中地区最大的水路货运集散地……在资源整合中,一系列规划建设迅速推进,加快了环巢湖地区融入合肥的脚步。
区划调整给合肥带来的,不仅是增加的四千多平方公里的版图和两百万的人口,更重要的是为省会合肥铸就了“大湖名城”的胸襟和气度及发展的使命与机遇。“在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基础上,把合肥打造成为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朝着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方向迈进,充分发挥合肥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核心辐射带动作用,为建设美好安徽多作贡献。 ”吴存荣说,区划调整以来,合肥人加速了追逐梦想和开辟未来的进程。
现在的合肥享有“中国唯一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城市”的荣光,同时也肩负着保护好、治理好、开发好巢湖的重任。合肥市改革管理模式,改“多龙治水”为“一龙治水”。成立了副厅级建制的安徽省巢湖管理局,由合肥市管理,一改过去两地各管一块、多个部门职能交叉等问题。启动实施了总投资409亿元的巢湖治理“八大工程”,计划用3-4年时间,扎紧“污染口”,激活整湖水。颁布全国最严格的水环境保护条例。2012年年3月1日起施行的《合肥市水环境保护条例》,要求对违法排污行为零容忍,并首次明确了乡镇街道负有水环境保护职责等。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成为安徽“生态强省”的战略支点和一个标志性工程。
从骆岗到新桥:合肥从“云端起飞”
5月30日清晨,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将迎来“职业生涯”中的首个航班,而陪伴合肥人民36年的骆岗机场将成为历史。新桥机场一期工程航站楼面积为10.85万平方米,跑道长3400米,飞行区技术等级指标为4E,站坪客机位27个,设计年旅客吞吐量为1100万人次,成为中国的又一大国际大机场。从骆岗到新桥,合肥从“云端起飞”。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是国内4E级枢纽干线机场,距合肥市中心31.8公里。机场总共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航站楼面积为10.85万平方米,跑道长3400米,设计年旅客吞吐量为1100万人次。新桥机场服务于合肥以外,还将惠及淮南、六安、巢湖、桐城等合肥经济圈城市,并辐射皖南、皖北、皖西南、皖东、豫东南等地区。
新桥机场建成后,合肥将打造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综合交通枢纽。
。未来合肥将加强北京、西安及广州等方向的干线航线,同时丰富省内支线服务。在货运方面,合肥将积极吸引龙头快递公司进驻,争取成为区域乃至国家级航空转运中心。增建至西安、南昌和郑州的客运专线。
国际空中交通也将更加便利,除了至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国际航线外,借助新桥机场的起飞,合肥也会开通至欧美航线。力争开通合肥-北京-法兰克福航线,以及合肥经停上海飞往美国的航线。届时,合肥人去欧美无需到北京、上海等地转机,在家门口就能坐上飞机了。
高铁经济: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合肥1小时到南京、2小时到武汉、3小时到上海、4小时到北京……”如果说合蚌高铁的通车,让合肥从高铁经济的旁观者变为实实在在的参与者,那么2014年,高铁南站建成通车后,合肥必将在“高铁时代”这趟幸福列车上加速前行。
在合肥徽州大道与庐州大道之间,一片工地上正热火朝天地施工。再有一年多的时间,这里将诞生一座省内最大的交通枢纽——合肥高铁南站综合交通枢纽。
“全新的高铁站建好后,合肥也将成为基础设施完善的枢纽城市。”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表示,建成后的合肥高铁南站,将是省内最大的铁路枢纽,也是国内一流的站点。高铁南站位于徽州大道与庐州大道之间、合宁高速北侧,由合肥高铁南站站房、南北广场、线下场站、长途汽车站等几大功能区块组成。地铁1号线、4号线、5号线将在此交会。建成后,不仅接入合宁、合武线,还将串联起合蚌与合福铁路。可与南京南站、上海虹桥站、杭州东站相媲美。合肥成了全国铁路交通的重要枢纽,也进入了“全国化”经济发展的一盘大棋中。
针对东向的长三角地区,合肥将通过加密高速公路的方式,实现更通达的东向通道,强化长三角联系。针对西向交通,合肥将增强高速铁路的辐射力度。按照规划,将增建合肥至西安、南昌和直达郑州的客运专线。预留合武、合宁铁路由时速200公里提级为350公里条件。
八条轨道打造城区地下枢纽
截止到五月份,合肥52公里的高架桥即将全部建成,市区1000多条道路也基本建成,在360平方公里的主城区范围之内,大的道路交通设施基本完成,合肥大建设随之转入地下。随着胜利路段进入火热施工阶段,合肥离2016年地铁元年渐行渐近。
2012年,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实现全面开工,并完成了司机招生等前期准备。地铁1号线的开建仅仅是合肥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一个开端,未来的合肥轨道交通将会四通八达。2013年,合肥制定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加快1号线建设,全面推进2号线建设,今年轨道2号线所有车站、区间及场站的土建工程将全线开工。此外,3号线的前期准备工作也有计划逐步展开,按远期规划未来合肥将共建8条轨道交通线路,一列列地铁将开进合肥东西南北各大区域,未来5~10年合肥大建设将围绕轨道交通而展开。
几年之后,当合肥历史上首列地铁满载1460名乘客,以平均33km/h的速度在合肥地下南北向穿越时,此举对促进合肥经济崛起意义不可限量。轨道交通工程惠及的是工薪大众,其不仅是一项市政工程,更是一项惠民工程。
六年开出九朵“高架之花”
城市的畅通还需要空间的利用,从2006年第一座高架桥——金寨路高架的开工建设,短短六年时间里,九朵“高架之花”在合肥上空绽放,空中路网格局呼之欲出。
近几年来,合肥高架建设发展迅猛,市民也感受到了空中路网发展带来的便利。目前,阜阳北路高架与铜陵路高架建设正齐头并进,这两条高架计划5月份竣工通车,就意味着合肥的高架桥基本建成了,届时,金寨路高架、长江西路高架、裕溪路高架、南北高架、合作化路高架、铜陵路高架、阜阳北路高架、包河大道高架、包河大道高架等高架桥,在合肥全部崛起。合肥大建设迎来九大高架缤纷齐放的盛况。
据不完全统计,合肥高架建设历时约6年,总投资120多亿元,建成主线桥50多公里,包括支线桥将达90多公里。
今年,合肥完善城市骨干路网的步伐仍将继续:打通望江西路,启动繁华大道东延、铜陵北路、肥西路等主次干道建设。
“畅通环线”实现城区快递通行
开车绕着合肥的老城区外围绕城一圈参观城市风景,需要多长时间?18公里的路程只需要20分钟。2007年,合肥历时最长的一项系统性交通改造工程——畅通一环正式启动,在全长17.2公里、环绕面积19.2万平方米的合肥一环路上,没有一处交通信号灯,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畅通,让合肥老城区由此进入一个全新的快速路网时代。合肥欣然迎来一个交通格局新时代,在这座城市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3年,合肥市启动“畅通二环”的建设,将合肥的城市快速交通能力再次提升。重新规划后的合肥二环路全长达42公里,接近北京三环的长度,但在通行能力方面将远远超过北京。“畅通二环不求快速,但求畅通。 ”合肥市市委书记吴存荣给“畅通二环”未来的车速定了个标准——“控制在每小时60~80公里”。
(张晓嵘)
责任编辑:刘宝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