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X+Y+Z
时令虽是寒冬腊月,而讨论的热度却丝毫未减。我说:“上周说这一次要谈爱因斯坦的成功公式——‘A=X+Y+Z’,你们也做了些准备,就请小高先讲吧。”
书名:《闲来笔潭》 作者:吴官正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4月
□吴官正
时令虽是寒冬腊月,而讨论的热度却丝毫未减。我说:“上周说这一次要谈爱因斯坦的成功公式——‘A=X+Y+Z’,你们也做了些准备,就请小高先讲吧。”
小高点点头说:“有人问爱因斯坦成功秘诀时,他讲了A=X+Y+Z这个公式。A表示成功,X表示艰苦的努力,Y表示好的方法,Z表示少说空话。对于成功,中国古代有立德、立功、立言之说。现在通常认为,成功就是实现有意义的既定目标。一个人要想成功,先要有个目标,有个努力方向,经过不懈奋斗,最终走向成功。正如美国哲学家爱默生说的,‘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要注意把日常工作和既定的目标联系起来,脚踏实地朝着目标艰苦努力,才会取得成功。”
老茅说:“也不是所有的成功都是预先设定好目标的,有些成功往往开始于偶然的甚至微不足道的起点;有些科学研究的突破,往往是灵光一闪,突然开窍;有些成大事者甚至陷于绝境而后生,因偶然转机而取胜。”
我说:“成功需要有个目标,灵感当然重要,但灵感也往往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结果。个人奋斗目标的确立,必须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联系起来。周恩来少年时代就树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殆精竭虑活到老、学到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受人们的敬仰和爱戴。”
小刘说:“我来谈谈X吧。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艰苦努力的道理不难理解,关键是身体力行,落到实践中。许多有成就的人都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勤奋。霍金说,‘上帝既造就天才,也造就傻瓜,这不取决于天赋,完全是个人努力程度不同的结果’。人们往往只羡慕成功者的辉煌,殊不知成功凝结着辛勤、努力和汗水。创造性的劳动就更需要艰苦的努力。人的智商有高低,潜能有大小,但能否成功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勤奋和努力的程度。高智商的人未必都能做出高水准的成果,相反,许多智商一般的人因为肯钻研、能吃苦反而取得了不起的成就。鲁迅讲得好,伟大的事业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会出现。达·芬奇说,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王国维借用宋词对治学三境界有个形象的表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①可见艰苦的努力也是登上学术高峰的必经之路。”(①这三段词分别见晏殊的《蝶恋花》、柳永的《蝶恋花》、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小何问:“小高,艰苦的努力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动力从哪里来?”小高说:“我认为,人的动力之源可能不同,诸如好奇心、探索欲、自我实现的追求等等,但百折不挠的执着精神最为可贵。这方面,居里夫人堪称榜样,她从小学习成绩优异,历经周折进入巴黎大学后,学习更加勤奋,后来经过12年的实验,遭受了无数次的挫折与失败,才从几十吨的矿物中提取出了镭,并在镭应用于化学和医学方面取得突破,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通向成功的路没有捷径。不经过艰苦的努力,是难以成功的。现在是信息时代,社会越来越开放,科技进步一日千里,知识更新日新月异,不加强学习,连本职工作都难以胜任,更谈不上事业上的成功。人的终身学习主要靠自学,选择科学有效、适合自己的方法,养成手不释卷、刻苦自学的习惯,尤其重要。华罗庚走的就是自学成才的道路,他教育青年人自学要知难而进,镇而不舍。李政道的体会是,一个人想干点儿事业非得走自己的路不可,最关键的是会不会自己提出问题,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开了创新的第一步。”
我说:“是的,读书学习决定一个人的境界、素质和能力。你们都是党员干部,最根本的是要加强理论学习。还要注重学习经济、科技、法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熟悉有关的政策法规,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只要有条件,就要尽可能博览群书,重视对知识多方位、多学科的融会贯通,不断扩大知识容量,厚积薄发。要从实践中学,从书本上学,从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教训中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阔视野,努力跟上时代步伐。”
小陈说:“我谈谈Y。成功只靠艰苦努力还是不够的,必须有好的方法。方法对头事半功倍,方法不对事倍功半。善于思考就是一种好方法,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就是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华罗庚把读书的过程归纳为‘由薄到厚’与‘由厚到薄’两个阶段,先要细研深读,通过加添注解、补充材料使其变厚,然后通过透彻理解内容、抓住要点、掌握实质使其变薄。这种方法,对我很有启迪。”
小高说:“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取得成功的有效途径。德国数学家高斯九岁时就用巧妙的方法算出了自然数从1到100的求和。他用的方法是:1+100,2+99,3+98……得到50个101,结果就是5050。”小陈说:“善于观察也是一种好的方法。经济学家阿克洛夫通过对邮寄小箱子的拖延行为的研究,发现了人的经济行为中的非理性问题;物理学家朱棣文通过观察醉鬼走路,想到了不同激光束作用下的原子,依照惯性应往低的地方运动。”小刘说:“创新型思维是取得成功的重要途径,既不能迷信权威,也不能以权威自居,要敢于质疑既有的结论,包括质疑自己的结论。美国着名化学家理查兹,二十岁时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他大胆对以前的原子量提出质疑,通过改进测试方法,重新精确核定了60多种元素的原子量,并对铅的同位素进行了研究。”
小陈问我:“您能不能给我们传授点儿经验和方法?“我说:“谈不上经验和方法。给你们讲个故事:两个和尚分别住在相隔不远的两座庙里,每天下山到小溪挑水时都见面。后来,甲和尚见乙和尚一个月没来挑水,便去看个究竟。见他正在打拳,好奇地问,这么长时间不见你去挑水,是怎么回事啊?乙指着院里的一口井说,我这五年每天都抽空挖这口井,一个月前终于挖出了水,就不用再挑水了。你们应该从这个故事中受到点儿启发,不能光靠挑水,还要学会打井的本领。学习也是这样,要努力挖掘知识和智慧的源泉,不断激活思想,使才思永不枯竭。小何,你谈谈Z吧。”
小何说:“好。我理解,少说空话实际上是说要珍惜时间。古人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对待时间的方式,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实际上,许多人一生碌碌无为,就是因为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了不切实际的夸夸其谈上。德国着名的文学家歌德非常珍惜时间,把时间看作是自己的最大财产。他的作品极为丰富,有剧本、诗歌、小说、游记,共140多部。他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我的产业多么美,多么广,多么宽!我的财产是时间,我的田地是时间。”我接着说:“1945年毛泽东为七大纪念册的题词就是‘实事求是,力戒空谈’。邓小平曾指出,要‘多做实事,少说空话’。他批评开长会、空话连篇的现象:‘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重复的话要讲,但要精简。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中央倡导全党重视学习,我们都要挤时间读书,密切关注国际国内信息和发展动态,培养研究问题的兴趣;要减少应酬,挤出时间,结合实际,有计划、有目标地自学,争取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小高说:“我还想补充几句。对爱因斯坦的成功公式,要辩证地理解。他天分高又遇到并抓住了机遇。天分和机遇往往可遇不可求,但艰苦的努力、找到好的方法和珍惜光阴,却是通过主观努力能够做到的。公式中的A,是X、Y、Z三个要素之和,虽然公式中并没有标明它们各自的比重,但X排第一,说明勤奋努力很重要。”
老茅说:“小高讲得有道理,关于成功的公式还有不少,诸如:成功=天资+勤奋+机遇,成功=遗传素质×个人努力×环境×机会,成功=99%的汗水+1%的天才,等等。天赋、机遇、环境等等,对一个人的成功也是重要的。三国时期的周瑜就曾慨叹: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杨振宁认为爱因斯坦之所以成为物理学里程碑式的人物,是因为当时物理学处在酝酿突破的前夜,而他的创造力也正处于巅峰,他抓住了牛顿时代以来独一无二的机遇。当然,机遇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我看过一份调查,决定一个人成功的最关键要素,80%属于内因方面的要素,如积极、努力、信心、决心、意志力等。先天禀赋与客观环境固然非常重要,但天道酬勤,事在人为,能否成功的关键,主要取决于勤奋努力和好的方法。”
小高说:“以上我们主要谈了成功,但现实中失败的例子也不少。失败是成功之母。很难做到只有成功,没有失败,关键是如何看待失败。有时候也不能完全以成败论英雄,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是对待失败的不同态度。如果面对挫折和失败,悲观失望,自暴自弃,那就会一败再败。如果把失败看成一种收获,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就会逐渐走向成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终灭了吴国。爱迪生耗时十年,经历五万多次失败,才制造出世界上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说过,我坚持奋斗五十五年,致力于科学的发展,用一个词可以道出我最艰辛的工作特点,这个词就是‘失败’。体育竞赛也一样。比赛有输有赢,但优秀运动员总是把每一次的输看成通往赢的阶梯。”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四个小时过去了,大家仍言犹未尽。我说:“不被挫折打倒的人,是真有理想的人;能够经受挫折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成功者。我们的前进道路上,还会遇到种种艰难险阻,只要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凝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就一定会到达成功的彼岸。影响成功的因素非常复杂,走向成功的途径千差万别。你们在领会这个公式时,要注意结合自己的实际,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2010年1月23日)
本文选自作者《闲来笔潭》一书
责任编辑:刘宝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