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母亲"小米汤救活伤员

2013年08月20日 13:53作者:陈美洁来源:大众网综合

“娘啊,我对不起您,我本来应该早点来看您的。”1983年,大众日报社工作人员白铁华,再次来到沂南县马牧池乡,长跪在救命恩人王换于的面前。40多年了,王换于终于见到了那个让她日夜牵挂的白铁华,两个人哭成一团。

沂蒙母亲

  1983年,白铁华看望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沂蒙母亲王换于老人。

沂蒙母亲

  沂蒙六姐妹之一的伊淑英,翻看过去用麻线做的鞋底。

沂蒙母亲

  这幅油画生动地讲述了"火线桥"的故事。

  “一口饭,作军粮;一块布,作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在革命战争年代,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赢得了无数老百姓的拥戴,沂蒙红嫂支持革命、支援前线的故事更是传遍了中华大地。

  一口口糖水,一碗碗米汤,她救活了被敌人严刑拷打、奄奄一息的大众日报社工作人员;为了照看革命家后代的孩子,她创办了战士托儿所,悉心照料革命者的孩子,让他们在前线安心打鬼子,而自己的四个孙子先后夭折;为了保全党的重要资料,她与敌人斗智斗勇,把生死置之度外……她就是被称为“沂蒙母亲”的王换于。

  沂蒙六姐妹的故事同样令人感动。她们披星戴月、不分昼夜,不知摊了多少张煎饼,不知做了多少双鞋子,一天只吃一顿饭,困了在柴草堆里打个盹,用她们的一针一线和一张张煎饼,支持革命最终走向胜利。

  扛起门板跳进水中 ,32位妇女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架起一座坚固的人桥,一个团的部队从这座火线桥顺利通过汶河,夺取孟良崮……

  在沂蒙山革命老区,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沂蒙山老区人民用青春、热血和智慧谱写了一曲动人的乐章。

  保住革命后代,四个孙子夭折

  “娘啊,我对不起您,我本来应该早点来看您的。”1983年,大众日报社工作人员白铁华,再次来到沂南县马牧池乡,长跪在救命恩人王换于的面前。40多年了,王换于终于见到了那个让她日夜牵挂的白铁华,两个人哭成一团。

  1941年11月,日寇对沂蒙山区进行大扫荡 。一天下午,大众日报工作人员白铁华到依汶村查看报社埋藏的印刷物资,不料被敌人包围。

  面对敌人严刑拷打,白铁华宁死不屈,凶残的敌人就用烧红的刺刀烙向他的身体,直到被折磨得休克。敌人以为他死了,把他丢在外面。一场小雨下过之后,白铁华苏醒了过来,爬到路边被当地人救起,送到了王换于的家里。

  “当时整个人都变形了,脸和嘴唇到处都肿得不像样了,身上80% 的地方都被烫伤,浑身乌黑。”王换于的孙女于爱梅介绍说,白铁华曾在她家待过,因而奶奶一眼就认出了他。

  “当时白铁华牙关都紧了,奶奶抱着他,用火镰把嘴撬开,灌了点糖水,这才渐渐苏醒过来。”于爱梅说,“奶奶让爸爸和叔叔自制一个担架,把白铁华抬到了南山山洞里。”当时,白铁华的伤势实在太重了,被烧坏的肉一块块地往下掉,伤口发炎、化脓了,严重的时候还会休克,眼看着白铁华就要死了,“奶奶说她从来没见过这么重的伤员,当时没有药,就四处打听,听说蜂蜜能消炎止疼,就弄来蜂蜜抹,听说獾油拌头发灰有效,就去猎户家里讨,后来还尝试过老鼠油。”

  尝试土方的同时,王换于还到山上采来草药熬给白铁华喝。“烧坏的皮肉有一股特殊的味道,加上伤口发炎、流脓,山洞里充满了难闻的味道,但抹药必须把坏肉刮掉,白铁华始终咬着牙,一声也不吭。抹药时,我奶奶和我妈会把他的衣服剪开,抹好药之后再用大针脚缝好。”于爱梅介绍说,到了晚上,爷爷就来山洞陪着,拿着棍子、石头,防备随时可能来的野兽和敌人。

  由于伤势太重,不仅需要治疗,更需要营养,但起初白铁华根本吃不了东西。于是王换于把小米使劲熬,直到熬出米油,再一口一口喂给白铁华喝。靠着喝小米汤,白铁华渐渐好了起来。两个月以后白铁华勉强可以起床了,大小便也能自理了。到了第二年麦子熟了的时候,白铁华康复后返回了部队。

  贫苦出身的王换于19岁时嫁给了马牧池乡东辛庄于家,到夫家后被称为于王氏,抗战爆发后曾任党的情报联络员,积极抗日,1938年光荣入党,又被选为艾山乡副乡长,但她也总不能没有名字吧,于是将于王氏改为王换于。

  1941年秋天是鬼子扫荡最厉害的时候,乡里的托儿所被迫关门了,可是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八路军第一纵队机关首长的孩子们怎么办?“他们可都是在一线杀鬼子的大英雄,奶奶回家和我妈商量怎么办。”于爱梅说,她的妈妈张淑贞是王换于的大儿媳妇,也是党员 ,任妇救会会长。“我妈就问,我们不管,真的没有人管了吗?奶奶说没有人管了,我妈就说,自己的孩子可以不管,也决不能不管这些孩子。”

  就这样,王换于把这些孩子接到了家里,创办了战时托儿所,最多的时候达50余个孩子。徐向前元帅的女儿小何(乳名),罗荣桓元帅的女儿罗琳,上海市委原副书记陈沂的女儿陈小聪都曾被送到托儿所抚养。

  为了照顾托儿所的孩子们,王换于的四个孙子却相继夭折。

  ■讲述

  生完孩子三天就下地做衣服

  “沂蒙六姐妹”是沂蒙老区的一个拥军模范群体,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沂蒙六姐妹”无私支援前线,她们的故事感动了千万人。

  2011年6月24日,记者在蒙阴县野店镇烟庄村见到了沂蒙六姐妹之一的伊淑英。15岁就入了党,如今87岁的伊淑英依然十分硬朗、健谈。提起当年,她总有说不完的话。

  “日本鬼子真残忍,抓了村民就问谁是共产党,不说就把人吊起来点上火烤,用烧红的铁烙,甚至连小孩、妇女也一起埋。”伊淑英回忆说,被埋的时候小孩就喊:“妈,迷眼,妈,迷眼。”“所以有一口气也要和鬼子干,不能上前线我们就在后方干,不分白天晚上地做鞋子、缝衣服、摊煎饼。”

  22岁那年,伊淑英怀孕了,还是没日没夜地干,困了就找个柴草堆打个盹。眼看要生了,她挺着肚子自己找了个僻静的地方,生下了孩子。“生完孩子第三天我就回来,继续坐在门口做衣服。”

  32名妇女扛门板架起“火线桥”

  在沂蒙山革命老区采访期间,32名妇女搭建“火线桥”的故事,也让记者感动不已。

  故事发生在孟良崮战役打响前夕,人民解放军一个团的兵力要从汶河上通过。1947年5月12日下午,当地妇救会接到紧急命令,晚上9时前要在河上架起一座桥!

  汶河很宽也很深,晚上凉气袭人。村里劳力都打仗去了,只剩下妇女,而且既无桥腿、桥板,也没有钉子、大锤,怎么架桥?“那个时候部队穿的都是棉衣,下水就全都湿了,所以需要架桥。”孟良崮旅游区管委会主任类延成介绍,时任妇救会会长的李桂芳急中生智,让32名妇女带着自家的门板,按照身高,妇女们每两人一组,四个人抬一张门板,就这样没有桥墩用人来做,没有桥板用门板来当。

  部队来到河边时没看到桥,便问:“不是说桥架好了吗?怎么没看见?”这时李桂芳说:“姐妹们,架桥!”32个妇女扛起门板,迅速到河里架起了一座人桥。从女同志的肩膀上踏过,战士们很不忍心。“这是任务,你们赶紧过吧。”就这样,一个团的兵力顺利过河了,妇女们却累得倒在了水里。后来,“火线桥”的故事就流传了下来。

  记者 陈美洁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