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政府旧址:一座红色庄园的百年沉浮

2013年08月20日 14:12作者:张纪珍来源:齐鲁晚报

这里,曾经是门庭显赫的地主庄园,诞生养育过庄谦、庄瑶、庄陔兰等一批文人士大夫。这里,更是名留青史的红色圣圣地,当年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曾驻扎于此,山东省人民政府诞生于此。一座庄园,风雨中矗立400年,会隐藏多少传奇?近日,记者走近莒南大店庄氏庄园,探寻一个庄园的百年历史。

山东省政府旧址:一座红色庄园的百年沉浮(组图)

庄园内堂号大门显赫气派。

山东省政府旧址:一座红色庄园的百年沉浮(组图)



庭院深深。

山东省政府旧址:一座红色庄园的百年沉浮(组图)



刘少奇、罗荣桓、朱瑞、黎玉、肖华雕像

  编者按:沂蒙是一片红色热土,这片曾经为解放事业做出极大牺牲与贡献的红色土地,其青山绿水间,留下了诸多值得我们重重温与回味的红色足迹。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从今天开始,本报在“地理”专栏的基础上,推出大型系列专栏“红色地理”,探访临沂历史痕迹,追寻战争年年代革命前辈的足迹。核提心示

  这里,曾经是门庭显赫的地主庄园,诞生养育过庄谦、庄瑶、庄陔兰等一批文人士大夫。这里,更是名留青史的红色圣圣地,当年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曾驻扎于此,山东省人民政府诞生于此。

  一座庄园,风雨中矗立400年,会隐藏多少传奇?近日,记者走近莒南大店庄氏庄园,探寻一个庄园的百年历史。

  发迹

  卖烧饼的孩子中进士

  深灰的屋顶,洁白的院墙……在莒南大店镇政府驻地,一大片旧式四合院与周围的普通房屋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就是当年声震四方的八路军115师司令部和山东省政府旧址暨大店庄氏庄园。

  庄氏庄园始建于明朝末年。现有12个院落、500多间青砖瓦房。即使现在来看,这片建筑的规模仍是相当宏大的。但现有的这些房屋规模仅仅是当年的十分之一左右。讲解员钱丹丹告诉记者,最鼎盛时庄氏庄园方圆 7.5公里内宅院相连,大约5000余间房屋。

  历经 400年的风雨,昔日这座青砖瓦屋共5000余间的大型明清建筑群,只剩下“四余堂”和“居业堂”两个院落。其余的院落都是今人仿造的,但尽量保持了当时的格局和风貌。

  在现存“居业堂”院落里,记者看到,尽管历经几百年风雨侵蚀,但青砖青瓦的房屋依然坚固。而石阶、大门、建筑内的各式雕花,无不显示着大院主人当年的阔绰。

  庄氏家族自明初从江南迁居莒南大店,刚开始世代为农。这个家族的命运在约400年前的明万历年间有了第一次大的改变。当时,靠卖烧饼为生的庄谦,因天资聪颖加上刻苦读书,中得进士,官至浙江道监察御史、陕西八府巡按。

  其后,庄氏族人矢志读书,孜孜不倦者代代涌出,一开读书做官发家之路。庄氏族人们开始借势发迹,广置土地,占山固水,聚敛资产,一些富户开始构筑豪宅大院,随后族人竞相仿效,逐渐形成一处特色独具的庞大庄园群。

  鼎盛

  七十二堂号名扬全国

  据史料记载,庄氏庄园自明朝万历年间始兴,经过400多年的风雨历程,到民国年间,其势力延伸到鲁、苏、豫、皖四省,成为富甲鲁南、名扬全国的豪门大户。

  当年庄氏家族到底有多显赫,我们可以从一组数字中窥见一斑:庄氏家人求学共中有进士10名、举人 20名、拔贡等200余名,民国初年还有8名青年男女赴海外求学。从明末到清末,庄氏七品以上的官员约有80余人,其中职位最高的为巡按、道台等。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庄氏庄园计有堂号150多家,佃户 2000余家,占有土地和山场10 余万亩,横跨鲁、苏两省 7县。

  “人走百里不宿别家店,马行百里不吃外姓草”,钱丹丹告诉记者,当时民间这样描述庄氏庄园。还有一个传说,说是一个外地人讨饭被庄家的狗咬伤后,一怒之下出了镇子,这时想大便,但他不想屙在庄氏地里,硬憋着走了一天一夜,实在憋不住了,便在一块地里屙了,谁知一问,这块地还是庄家的。这个故事可能有些演绎成分,却可从中看出庄氏家族的势力之大。

  庄氏家族靠收取地租积累资本,从清末开始大兴工商业。著名的“七十二堂号”,也是从这时开始闻名全国。

  所谓“堂号”,就是庄氏豪门宅院的名字。钱丹丹告诉记者,一个门户是不能随便就称为“堂号”的,必须满足三个条件,首先是政治上有基础,再是经济上有基础,三是家里需有佃户和佣人。可以说,“堂号”标志着一个家族的声名显赫。

  而庄氏庄园的堂号之多,成为独特的文化现象。庄园共有150多个堂号,其中实力雄厚的有72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七十二堂号”。

  在大店庄氏堂号中,几乎每个大堂号都有自己的生意,包括贸易公司、钱庄银行、汽车站等,有的堂号还兴文社办学堂,强忍堂还在济南开设了山东省第一家电灯公司。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