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沂蒙精神之根本:军民鱼水情的现实启迪

2013年08月26日 15:04作者:朱秀英 孟宪琴来源:光明网

沂蒙山区作为革命老区,承载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史。“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构成了沂蒙精神统一整体,它们来源于“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家人”的鱼水深情。

  作者:朱秀英 孟宪琴 德州学院

  沂蒙山区作为革命老区,承载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史。忆往昔,战争中的将士们与沂蒙人民共同用献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军民鱼水情谊铿锵有力的悲壮赞歌,涌现了一批批战斗英雄和支前模范,他们用血肉之躯垒砌了群众路线的钢铁长城,捍卫了人民生活的幸福家园;他们用可歌可泣的事迹构筑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塑造了拥军爱民的大爱精神。

  一、军民鱼水情谊深

  沂蒙地区有着著名革命老区之称,沂蒙人民承继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沂蒙山区作为中国共产党组织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在1926年就建立了党的组织,积极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开展系列革命活动。如打着工农红军游击队的旗帜,先后爆发的日照、沂水、苍山等革命暴动,影响山东甚至闻名全国。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党、我军先后在沂蒙地区创建了滨海、鲁中、鲁南革命根据地,开创了沂蒙党政军民团结一致、共同革命的历史篇章。当时的沂蒙已经小有名气,成为我党华东和山东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华东局机关和山东的党政军机关,曾长期驻扎在沂蒙。山东省政府的前身———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在这里诞生,《大众日报》在这里创刊,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在这里创建。八路军的第115师和第一纵队、新四军、华东野战军长期在这里转战南北,取得最终的胜利。刘少奇、罗荣桓、陈毅、徐向前、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片热土上工作和战斗。

  革命战争时期沂蒙山根据地有420万人,120万人次拥军支前,21.4万人入伍参军,10.5万名革命烈士血洒疆场,献出了宝贵生命。当时的沂蒙真正称得上“乡乡有红嫂,村村有烈士”。如:用乳汁救活伤员的“沂蒙红嫂”:明德英。她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两岁时因病致哑。全国抗战爆发后,她在家乡目睹了共产党八路军坚持抗战、一切为了民众的实际行动,从而对共产党八路军怀有深厚感情。1941年冬,大批日伪军包围了驻沂南牧马池村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11月4日八路军一名小战士在反“扫荡”突围中身负重伤,被明德英机智救下,为他包扎伤口。当搜捕的日军走后,伤员因失血过多,缺水休克,在周围没有水源的情况下,正在哺乳期的明德英毅然用乳汁救活了伤员。随后,为了让小战士早日养好伤,她又和丈夫李开田倾其所有,杀了仅有的两只正在下蛋的老母鸡,为小战士熬鸡汤补身子,使小战士很快养好伤康复归队重返战场。而为了保护小战士明德英的小儿子却被日本鬼子摔坏了脑子,因弱智而生活不能自理。1943年,她又从日军的枪林弹雨中抢救出八路军山东纵队军医处香炉石分所13岁的看护员庄新民。明德英救护八路军战士的情节,后被写入小说《红嫂》,编入京剧《红云岗》、舞剧《沂蒙颂》,明德英也被公认为沂蒙红嫂的生活原型,赢得了人们的敬重和爱戴。

  再如:为了中国革命奉献了无私无畏之爱的“沂蒙母亲”:王换于、祖秀莲等。王换于193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被选为村妇救会长和艾山乡副乡长,她的丈夫、两个儿子和大儿媳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9年夏,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八路军第一纵队机关、《大众日报》社等先后驻东辛庄。她见罗荣桓、王建安、胡奇才、陈沂、艾楚南、江华、朱则民、朱献辉等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的子女和一些革命烈士子女无人照顾,便主动帮助把上述20多个无人照顾的孩子安排到附近可靠农户抚养,免除他们后顾之忧,以集中精力反“扫荡”。1941年冬,日军对沂蒙山区进行大“扫荡”。山东省参议会副参议长马保三把一本《山东省联合大会会刊》交给王换于保存,并嘱咐“全省所有抗日领导机构和干部名单都在这本书上面,要千方百计保藏好。”她牢牢记住这句话,将这本书保存了38个年头,1978年上交,存入山东省档案馆。1941年11月,《大众日报》社发行科的毕铁华遭日军逮捕,身上多处皮肉被用烧红的刺刀烙焦,后经群众掩护脱险,被送到王换于家安置。这时毕铁华已面目全非,全身溃烂化脓,奄奄一息,用民间验方,经过40多天的精心治疗调养,毕铁华终于恢复了健康,重返工作岗位。1939年初,年近50岁的祖秀莲参加了本村妇女救国联合会,她和青年妇女一起,磨军粮、做军鞋,积极参加抗日活动。1941年11月6日,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侦察员郭伍士在执行侦察任务途中,突与一队日军遭遇,被敌击中数弹倒地,后日军又趋前连击两枪,并用刺刀乱刺其腹部,认定郭已死后离去。郭伍士苏醒后,被祖秀莲发现,立即扶回家中抢救。为防日伪军搜捕,祖秀莲一家在西山沟里挖了个山洞,将郭伍士转移到山洞里,每天送水送饭,并采集中草药,天天为郭擦洗伤口。为了使郭早日痊愈,祖秀莲自己一家吃糠咽菜,用纺线卖的钱买回米、面做给郭吃。经过1个多月的精心救治,郭伍士的伤口一天天好转,后转部队医院治疗,痊愈后重返前线。1942年10月,日伪军再次对沂蒙山区进行“扫荡”,祖秀莲不顾个人安危,帮助抗大一分校掩藏文件和物资,并同妇救会其他人员一起积极救护和疏散八路军伤员。

  还有孟良崮战役的支前拥军模范、妇救会会长李桂芳,组织红嫂以瘦弱之躯扛起门板架起火线桥;还有陈毅同志亲自起名的拥军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公方莲);还有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中国抗日第一村”渊子崖村,等等。

  在沂蒙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一幕幕催人奋进、荡气回肠的军民团结一家人的革命故事,至今让人无比动容,这仅仅是全中国军民鱼水情意的缩影。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为人民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而人民为掩护和挽救战士的生命而丧失自己和亲人的生命,为抚养和保护部队的后代而丧失自己的孩子。如此等等,这种党、军队、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不值得后人学习、继承和发扬吗!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