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不改临沂本色 沂蒙精神缔造的北大荒奇迹

2013年08月19日 15:35作者:朱鹏 宋瑞高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半个多世纪前,一批来自沂蒙老区的拓荒者,发扬沂蒙精神,扎根北疆荒原。2002年9月,“华冠科技”股票A股在上海上市,成为黑龙江首家农业板块上市股票,付华廷亲手敲响开盘锣声,把兴十四带入了一个新的天地。

  人民网临沂8月16日电 半个多世纪前,一批来自沂蒙老区的拓荒者,发扬沂蒙精神,扎根北疆荒原。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在“头雁”付华廷的带领下,苦干、实干、巧干、拼命干,不断创业、创新、创造新辉煌,打造出一个各业兴旺、人民幸福、和谐富美的“龙江第一村”。一曲荡气回肠的拓荒人之歌,令人震撼……

  盛夏时节,我们慕名寻访兴十四村。

  从齐齐哈尔市向西行车约100公里,看到一块高悬的“富华国际生态产业园”招牌,就进入闻名遐迩的兴十四村了。

  天空湛蓝,空气异常清爽。汽车沿着兴十四村宽阔的富华大街驰行,两旁闪过一幢幢花园式别墅、白玉色的办公楼和奶黄色的公寓楼,与其他城市一样,都是政府机关、沿街商店或居民区,不同的是个个设计精美,尤其是在居住区的广场,一头挺背低首的拓荒牛更是生动别致,不远处“让父老乡亲过好日子”九个大字镌刻在一块石头上,迎着日头,闪闪发亮。同行的村干部马洪军说,这是兴十四的“村魂”石。

  兴十四村面积4.2万亩,其中耕地2.4万亩、人工松林1.5万亩,人口10000多人。兴十四村实行村企合一,村办的富华集团拥有35家企事业,总资产18.1亿元,2012年总收入15.2亿元,利税8800万元;2012年人均纯收入6.58万元,比富庶的长三角、珠三角农民还富裕。

  兴十四村光环缠绕,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受到国家、省、市各级表彰奖励500多次。1979年受到国务院嘉奖;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称号。兴十四村的富华集团2004年被认定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兴十四村党总支书记、富华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付华廷,先后当选为第五、六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代表,多次被授予全国农村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层干部标兵、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共和国经济建设功勋人物、全国乡镇企业家终身成就奖、全国生态文明十大楷模、全国三农模范人物等荣誉和称号,受到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鼓励……

  步入“兴十四展览馆”,我们仿佛走进57年前那片荒凉广袤的荒原,听着那一声振聋发聩的呼喊:“让父老乡亲过好日子!”与勒紧裤带、白手起家的沂蒙垦荒者一起,挥铁锨、睡草棚、迎风雪、战洪灾、整土地、广造林、办企业……当我们了解了原生态的兴十四村和它走过的艰难创业路程,就愈发感到“奇迹”二字的分量之重了。

  苦干!党员带头把根扎

  兴十四村,原属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兴隆乡一片渺无人烟的荒原,从东向西数,打一个木橛子叫“兴一村”,再打一个木橛子就叫“兴二村”;“兴十四村”,就是第十四个木橛子。

  1956年春天,山东沂蒙老区来了438个闯关东的移民。这些从当时的临沂洪瑞区和汤河区五六十个村子来的沂蒙儿女带着上级对兴十四是“大片富饶的黑土地,拖拉机耕种,都是电气化”的美丽描述,满怀憧憬,被马车拉到临沂县,上汽车送到兖州,再坐闷罐车,七天七夜后到了齐齐哈尔。 一人发了一床薄棉被,三个面包,卡车送他们到甘南县城。再用马车从从甘南拉到到兴十四。终于踏上了这块让人“神往”的土地,可眼前的一切让他们呆若木鸡。

  第一代拓荒人、81岁的张维良老人向我们追忆起当年的情景,感慨万千:“来的那年,我刚24岁。那时的兴十四村,就是个大荒原,见天刮冷风,不知道啥时候就起雨。住的地方就是用玉米秸和高粱秆搭成的草架子,483个人挤在6间草架子里,头碰头、腿通腿地睡觉,第二天起来沙土落了一身。”

  承诺的美丽图画成了海市蜃楼。是留是回?大家争执得面红耳赤。最后,8个共产党员把拳头高举过头,向着这片从未开垦过的处女地喊出了心里话:留下来!他们带领着亲朋好友、大人孩子共36人留了下来。因为有了他们,1956年的春天,兴十四这个婴儿在大地母亲的怀抱中诞生了。1957、1958年,又相继有92名投奔亲友的临沂移民来到兴十四村,这128人成了兴十四村第一代“拓荒者”。

  艰苦开荒,艰苦创业。没有牲口,人拉梨;没有住房,挤草架子;吃的是高粱渣子、冻土豆、豆角皮,甚至外出要饭、挖野菜。

  那时才9岁的付华廷细脖子上支楞个大头,做梦都流着口水去拿锅里的窝窝头。他的母亲和村里所有妇女一样,把糠皮窝头给了男劳力,自己得了浮肿病,三寸小脚肿得穿不上鞋,更下不了地,走路都打晃。

  吃不上饭,付华廷就去邻村讨饭。一次饿得实在受不了,就从附近农场的马槽里抓了饲料往嘴里填。“饲料有毒啊,”社员拉他进屋,没有粮食,只能拿没掺东西的马料给他吃 ,付华廷一边哭,一边往嘴里塞。

  付华廷回忆说,最困难的时候,全村人的口粮只有用8斤玉米面混着甜菜渣、草根蒸出的240个窝窝头,那时候因为饥饿,全村几乎人人都得了浮肿病。但是,革命老区人民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的沂蒙精神,支撑着他们,凝聚着他们,逐步改变着这北大荒的面貌。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