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对“中国梦”时代命题的深刻解读,既充满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又洋溢着豪迈的“中国自信”,为团结凝聚中国人民创造美好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对“中国梦”时代命题的深刻解读,既充满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又洋溢着豪迈的“中国自信”,为团结凝聚中国人民创造美好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追梦开拓的复兴之路,我们要在这条道路上不懈奋斗,不断开创更为光明的民族复兴前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的时代要求
“中国梦”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这样的梦想,需要长期不懈奋斗,需要分阶段推进。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中国梦”相应地呈现出与这一阶段相适应的新要求。
从国家实力看,“中国梦”就是要实现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的强弱,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它满足国民需求、解决国内问题的能力,也在根本上决定着其国际地位和作用。综合国力达到的高度,决定着国民梦想实现的程度。“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自2010年以来,我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并未根本改观,经济科技仍将长期面临西方发达国家占优势的压力。在这样的形势下,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到2020年发展的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这些目标构成现阶段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要求。
从幸福指数看,“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感的进一步提升。幸福指数是对人们幸福感的量化,是人们根据一定价值标准对自身生活状态所作的满意度方面的评价。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有研究认为:当收入水平比较低的时候,人们的幸福指数会随着收入增长而增长。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后,一些非物质因素对人们幸福感的影响就会越来越大,提升幸福指数必须综合考量、统筹兼顾。2011年,我国人均GDP达到5432美元,提升人民幸福指数成为更加复杂的系统工程。党的十八大着眼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在强调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同时,将“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纳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等等。这给“中国梦”涂上了浓重的幸福底色。
从文明形态看,“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文明的进一步演进。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连续不断、传承至今的文明,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中华文明曾经长期处于封建时代,其主要形态是农耕文明。党领导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从根本上跨越农耕文明形态,实现了中华文明质的飞跃。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初步完成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党的十八大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同时,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发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标志着中华文明格局涵盖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坚定不移实现这样的“中国梦”,中华文明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从价值追求看,“中国梦”就是要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中国梦”具有多个维度。实现“中国梦”,不是增强国家实力的单项推进,而是国家、民族、社会、个人的多维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进一步指出,未来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认真汲取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并强调“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必将极大提高“中国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推进民族复兴
今天,我们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和人民具有前所未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但也要看到,实现“中国梦”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习近平同志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要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继续埋头苦干、顽强拼搏。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推进民族复兴。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求真务实的题中之义。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作风,第一位的就是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党的十八大明确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就要求我们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作为根本出发点,深入实际,把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基本情况弄清,把中央和上级指示要求弄清,把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弄清,把改革发展的利弊条件弄清,真正做到贯彻指示联系实际、学习借鉴结合实际、利用优势紧贴实际,防止制定一些超越实际能力的高指标、唱一些脱离实际的高调。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差异和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采取灵活的方法策略,防止搞“一刀切”、“一锅煮”。在那些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项目上狠下功夫,力争率先取得突破,同时对那些尚不具备成熟条件的工作,要分阶段分步骤地积极创造条件、积蓄力量。
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推进民族复兴。求真务实包含着探索和遵循客观规律的基本涵义和内在要求。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作风,必须积极探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自觉尊重客观规律。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作出了深刻阐述,对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作出了准确概括,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按照这些规律治国理政,梦想实现的效率就能最优化,梦想实现的成果就能最大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不仅包括一般规律,也包括具体规律。应在掌握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注重探索和把握特殊规律,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比较,找到深层次的根本规律,防止被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只要我们按照客观规律扎实推进改革发展,就一定能够取得实际成效。
发扬真抓实干的作风推进民族复兴。实现梦想,贵在实干。如果空喊口号、不见行动,或者敷衍了事、马虎应付,“中国梦”就会永远飘在空中。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作风,就要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克服浮躁蛮干倾向,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应把各项建设的目标、要求、责任、措施具体化,把每一项工作都往实里抓、往深里推、往细里做。把事业发展的情况纳入干部政绩评价和考核体系,使真抓实干、取得实绩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使弄虚作假、掩盖矛盾的干部得到批评和惩戒,通过正确的用人导向促使党员领导干部真正转变作风。进一步健全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和追究责任的机制,及时发现并坚决纠正种种漂浮之风和不实做法,从制度机制上保证把真抓实干的作风牢牢树起来。(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林培雄 刘光明)
责任编辑:余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