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家化学品安全控制保驾护航
从无到有到成为国家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领域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科技交流的重要基地,化学品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迈出的每一步都踏实高效。
检测实验室
2007年7月9日,化学品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成为科技部正式批准建设的首批36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2007年12月8日,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通过专家论证;2011年1月18日,实验室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2011年5月10日,国家科技部正式下文通告宣布实验室通过验收,成为第一批通过验收的18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5年的时间,从无到有到成为国家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领域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科技交流的重要基地,化学品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迈出的每一步都踏实高效。
贴近生产需求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与事故防控研究
化工及石化生产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连续作业、链长面广”等特点,属于典型的高危行业,危险化学品事故一直是安全监管的重点。安全工程研究院作为中国石化HSE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及推广应用的主要研发基地,长期致力于化学品危害性研究,在化学品安全控制方面有深厚的专业积淀。化学品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整合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化学品安全领域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中国工程院曹湘洪院士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范维澄院士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安全工程研究院院长、张海峰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室主要针对化工及石化行业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共性和关键性问题、热点和难点问题,以风险评估为主线,形成从危险化学品基本风险识别、致灾机理、事故模拟到工程控制的层次性的研究体系,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应用技术和标准,以不断提升行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张海峰主任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实验室三个主要研究方向:一是化学品危险特性与致灾机理研究:围绕化学品特征危害性质,研究化学品事故的机理、临界条件、关键影响因素、危害后果等;二是化学事故与模拟技术研究:对化学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归纳事故规律和发展态势,选取关键问题进行模拟研究和专题研究;三是化工过程安全与预防控制技术研究:重点开展风险评估技术和风险控制技术研究,形成成套的事故防控技术方案。上述方向互相关联、互为因果、相互促动,共同集成了“危险化学品安全与事故防控”这一总研究方向。
在研究选题方面,实验室以化工和石化生产急需的安全保障技术为研发目标,瞄准学科前沿、实际生产过程中瓶颈问题开展联合攻关,探索新形势下化学品安全领域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新路子,形成独具特色的化学品安全处置及化学反应过程安全控制方面的监管防控技术体系。2011年3月,“中国石化化学品和化学反应过程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由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批准在安全工程研究院挂牌,成为中国石化16个重点实验室之一。
吸引、凝聚国内外专业人士打造危险化学品安全人才库
吸引、凝聚国内外优秀人才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确保实验室跻身国际一流实验室行列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实验室制定了稳定和吸引优秀高水平人才的具体措施和计划,包括加快培养造就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借助外部优势资源,联合培养人才;适时引进科技人才搭建合理科研发展平台;注意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氛围;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加强科研条件建设,提供一流的实验平台,尽最大努力确保优秀人才的科研条件需求。实行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相结合的原则,计划70%的固定研究人员,30%的流动人员;流动人员包括联合培养研究生、访问学者、客座研究人员等;在保证国家利益的前提下,积极为中青年研究人员创造出国留学、进修和合作研究的机会,联合组建跨国的合作研究队伍。张海峰主任告诉记者,目前实验室已经形成了一支充满活力的科研团队,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硕士以上学历所占比例大于45%,大学以上学历占98%,科研梯队层次分明,分工有序,具备开展前沿课题研究的能力。
加强合作搭建开放交流平台
胸怀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推行的是“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化学品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开放课题、国际合作和其他学术交流活动,搭建了完善的开放交流平台。
在研究课题方面,在倡导联合申报课题的基础上,实验室承担的各项课题,除了个别规模较小的研究和特殊情况外,尽可能与国内外高校、科研与生产单位的科技人员进行合作研究;实验室计划每年设立开放基金100万元,用于支持对外开放课题的研究。
在研究环境方面,实验室向客座及外单位研究人员提供必要的计算机、软件以及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权;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将统一管理,实行专管共用、资源共享;实验室人员具体负责仪器设备的管理,并为外来研究人员提供便捷的使用条件。
张海峰主任向记者介绍,自实验室成立以来,用于设置开放课题的经费已近300万元,目前已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10多家国内知名院校签订了开放课题任务书,设置了开放课题近20余项,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与上述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机制。“我们已经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开放交流平台,欢迎科学家们利用好这个平台,和我们一起为化学品安全控制保驾护航!”张海峰主任诚恳地发出邀请。
成果与展望
实验室通过承担近30项国家科技部、财政部以及中国石化的各类科研项目,已初步建成原创性的国家化学品危险性数据测试和评估基地,研发出符合中国化学品管理、系统研究事故要求的各类基础数据库和工程化模型,提出了多种典型化学品事故的致灾机理,有效提升了化工及石化行业的本质安全水平。上述研究成果获得了省部级奖励10余项,形成了10项国家标准、27项行业标准以及8项中国石化企业标准,获得了20余项发明专利,同时发表了一批高质量的论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进入2012年来,化学品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对于国家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工艺管理的技术支撑作用越发突显,先后起草了《危险化学品目录》、《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和《化工过程安全管理指导意见》等国家级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工艺管理相关文件,这也标志着实验室在化学品安全控制领域的研究水平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肯定和认可。
谈到实验室下一步的发展,张海峰主任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实验室将遵循以“安全发展”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理论体系,紧密围绕三个研究方向,对化工及石化安全领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技术攻关,力求实现如下总目标:一是集聚和造就一支能够解决化工和石化企业安全领域共性问题、关键问题及难点问题的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攻坚队伍;二是建立国家化学品原创性数据测试与评估基地,构筑化学品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技术、化学事故综合分析与模拟技术、安全数字化工厂应用技术、风险评估与预防控制技术等研发平台,为国家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安全解决方案;三是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化学品安全控制技术创新、集成与交流中心,安全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学校,引领国家化学品安全技术的发展,持续不断地输出国际水平的安全英才。
责任编辑:梁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