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鲁谷社区党工委书记崔章程:社区改革让群众满意
这是个“老兵”。18载戎马生涯,其中14年在新疆,4年在西藏阿里。纵使条件极度艰苦,他说,“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过不去的路”。“卸甲”之后,成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的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鲁谷社区的建设。自2003年以来,他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多项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始终将群众满意与否当作衡量准绳……
崔章程(右一)到便民工程调研。
本报记者 魏 薇摄
这是个“老兵”。18载戎马生涯,其中14年在新疆,4年在西藏阿里。纵使条件极度艰苦,他说,“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过不去的路”。“卸甲”之后,成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的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鲁谷社区的建设。自2003年以来,他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多项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始终将群众满意与否当作衡量准绳……
他就是崔章程,现任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社区党工委书记。
鲁谷社区位于京城西部,常住人口10万人,下辖22个居委会。看上去似乎和其它地方没有什么不同,但它却是北京市首个“街道级”社区。在这里,有着被居民称作“小人大”、“小党代会”等各项制度。党的领导、依法办事、居民自治三者在此紧密结合。
2003年,鲁谷社区在全市率先成立街道层面的群众自治组织——社区代表会议制度。为让社区代表真正体现民意,每一个参与竞选的代表都要发表竞选演说,并且还会在社区内进行公示。囊括了各个群体、单位的233名代表被最终直选出来,之后还产生了37人的社区委员会,建立了便民工程征询会、听证会、代表提案等制度,初步构建起居民自治新机制。
一经建立,社区代表会议就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在当年年底的“2004年十大便民工程”的征询意见会上,18年没有得到解决的永乐西小区的路灯问题被放到“聚光灯下”。据了解,该小区产权单位有120多家、居民5000余人,全部装上路灯大约需要150万元资金,产权单位在这笔钱的分担上一直未能达成一致。
工作非常复杂,但社区党工委没有回避,崔章程带着同事们积极协调各产权单位关系、寻求市区市政建设部门支持。不到半年,永乐西小区的路灯终于照亮了居民回家的路。
崔章程说,自2003年成立以来,每年的社区代表会议都是如此,群众倾心反映问题、街道倾力解决问题。10年里,数百项便民工程全部由居民代表会议决定,极大地改善了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居民满意率高达98%以上。
为了使党的建设与之相配套,崔章程于2004年主导建立了社区大党委模式,通过召开党代会选举产生社区大党委,打破“所管”与“所辖”界限,把居民区党组织、驻区单位、“两新”组织等单位全部整合进来,形成共驻共建、共建共享的良好工作局面。
“党的力量在于组织,组织的生命在于活动”,他还主导设计了一系列精品党建载体,“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一进十联”、“党员双带”、一支一精品、党员互助圈等系列活动。
10年来,鲁谷社区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等数百项荣誉。面对纷至沓来的成绩和褒奖,崔章程一直保持谦和,一如在改革初期面对质疑时的态度。
“别人的不解、质疑都是正常的,改革就是要付出。”崔章程说,鲁谷社区成立之初,大家就对机构设置存在着质疑,不沿袭街道的工作机构设置,如何能架得住基层事务性工作繁重的压力?崔章程深入居民调研,与区属各个部门召开研讨会、座谈会,明确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精简机构、剥离职能的原则,把以往街道的17个科室,调整为三部一室,社区代办职能转出28项,公务员编制缩减57%,仅有39名。社区工作衔接加快、效率提升,更加符合了“小政府、大社区,高效率、大服务”的要求。
他常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用实际行动强化民主作风、发挥集体合力,促进机关内部形成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良好氛围。他还把建设一支高效队伍作为推进改革创新的关键,健全培养、选拔、考评等工作机制,创建“编外书记”模式,设计了“双推一审一考一定一建档”党组织书记队伍培养模式,建设了一支政治坚定、素质过硬的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
“正人先正己”,崔章程一直秉承严格求己、认真对事、真诚待人的原则。这10年来,他往往都是第一个到达办公室,手机更是24小时开机,大年三十从未在家中度过。面对居民,他掏心掏肺;面对同事,他更是爱护有加。
自崔章程从军到今天为止,他几乎把所有精力都奉献出来,很少陪伴在妻儿及父母身边。在母亲病重去世的时间里,他经常“连轴转”,白天工作、夜晚病床陪伴。“部队出身的人,为人民服务的信仰坚定不移。经受住艰苦的锻炼后,所做的一切我都心甘情愿。”
崔章程已经58岁,还有两年就将退休。“只要在岗一天,我就会负责任一天。即使退休了,只要社区还需要,我就会尽最后的光和热。”
《 人民日报 》( 2013年06月18日 06 版)
责任编辑:刘宝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