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港:强化资本运作 实现“乘数”效应

2014-03-17 13:43来源:大众网
分享到:

刚刚过去的2013年,是日照港集团成立10周年。如果说,生产经营是加法的话,那么“资本运营”给日照港带来了乘法效应,使日照港动力充沛、活力迸发,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全国人大代表 日照港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杜传志

  刚刚过去的2013年,是日照港集团成立10周年。10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特别是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日照港在推动港口生产持续跨越的同时,以资本运营助推战略转型,高效配置资本、资产、资金和各类资源,实现了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的“双轮驱动”,为港口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13年,日照港货物吞吐量达到3.1亿吨,提前两年完成了“十二五”“勇跨三亿”的生产目标,资产总额由集团成立之初的28.6亿元增长到410亿元,成为一个规模居全国沿海第九、世界第十二位的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的枢纽港。

  去年11月1日,日照港10亿元公司债获证监会审核通过。自2006年首发上市以来,日照港不断探索并实施了分离交易可转债、非公开发行、资产注入等,8年8次资本运作总额达70.8亿元,同时,把日照港(600017)打造成了沪深300指数、上证治理指数、上证380指数样本股,成为高品质和高成长性的上市公司。

  去年12月17日,日照港又与山东钢铁、山东国投签署了合资合同,将共同投资55亿元建设30万吨级矿石、7个钢材产成品码头等设施,为日照钢铁精品基地进行配套服务。10年间,日照港坚持“合作凝聚力量、携手创造价值”,建立起融合分享的经营理念和商业模式,以港口资产、资本为纽带,与中石化、中石油、兖矿集团、晋煤集团、新加坡裕廊港等70多家国内外大中型企业,以租赁、参股、合资等多种形式开展合作,共享各行业的先进技术和优势资源,构建起了更便捷经济的物流服务体系。

  过去的一年,日照港共发行各类债券、融资产品45亿元,节省财务费用1.28亿元,相当于创造了一个主力生产单位的效益。10年来,通过研究追踪金融市场前沿,推进产融结合、产融互动,探索形成“信贷股权债权”三位一体的融资模式,实施了包括上市融资,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保险金融资、融资租赁等低成本融资方式,累计融资710亿元,构筑起健康完善的“资金血液”循环系统,使各方共享港口经营的稳定收益和金融资本的“流畅性”收益。

  由日照港重组成立的日照市信用担保公司运行刚一年,就依托港口,为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担保服务,实现盈利1700多万元,这是日照港高效运用港口信息、信用和业务等“无形资源”产生有形效益的例证。此外,日照港还开展了货物质押监管业务,成立了日照港香港公司,开展境外融资和物流贸易业务,在提供增值服务的同时,再造了一个又一个稳定、高收益的“虚拟码头”。

  如果说,生产经营是加法的话,那么“资本运营”给日照港带来了乘法效应,使日照港动力充沛、活力迸发,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求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山东省也加快推进实施了金融创新的若干举措。作为由政企合一转制而来的年轻港口,日照港敢于涉水、勇于突破,探索形成的“双轮驱动”发展模式,不仅有效破解了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难题,而且成为企业发展的“加速器”,成为与先进企业推进管理接轨的“黄金纽带”,使港口实现了1+1>2的裂变式发展,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

  我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包括本次两会提出的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方向,对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将外资、民营资本的活力与国有经济充分融合,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将会进一步丰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起到重要作用。

  日照港将紧紧围绕创新发展、转型升级,进一步深化资本运营,努力推进港口业务整体上市,谋划成立财务公司和外商融资租赁公司,不断提升服务功能等级,推动运营模式创新转型和管控模式改革,努力提升企业的外向度和发展等级,从传统的港口运输企业不断迈向成熟和先进,加速成长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刘宝才

责任编辑:王雨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