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委员联名提案 推进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段复航

2014-03-04 21:08来源:大众网
分享到:

“推进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段复航,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符合国家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3月4日,卞志良、杨文、王树理等多位住鲁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建议国家尽快开展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段复航理论研究,在科学研究基础上,把该项工作纳入国家“十三五”相关规划。

  大众网北京3月4日讯(特派记者 尹玉涛)“推进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段复航,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符合国家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3月4日,卞志良、杨文、王树理等多位住鲁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建议国家尽快开展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段复航理论研究,在科学研究基础上,把该项工作纳入国家“十三五”相关规划。

  据记者了解,京杭运河全线约1800公里,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4省2市。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依附京杭运河实施,已经正式通水,预计“十二五”末京杭运河黄河以南段1050公里将实现贯通。

  京杭运河山东段全长589公里,自江苏徐州入鲁后由德州进入河北,按航道现状条件可分成济宁至鲁苏省界段、黄河以南东平湖至济宁段和黄河以北段三部分。卞志良委员向记者介绍了目前三段的通航情况:济宁至鲁苏省界段,总长度为214公里,全线通航,规划等级为Ⅱ级,年货运量达4000万吨以上;黄河以南至济宁段,总长度为110公里,规划等级为Ⅱ级,预计2014年底前完工并通航;黄河以北段,由位临运河(或小运河)、卫运河、南运河组成,全长265公里,规划等级为Ⅲ级,因上游修建水库造成航运水源枯竭,自上世纪70年代末断航至今。

  委员们调研发现,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段,航道地形平坦,沿线地面高差较小,地质情况良好,所需建设的船闸及其他航运建筑物数量相对较少,有南水北调工程、引黄入卫工程依托,水资源条件良好,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可以支撑并迫切需要加快内河航运建设。推进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段复航,有利于降低沿线地区社会物流成本、转变交通发展方式,同时还是腹地企业降低运输成本的客观要求,对于进一步密切黄河南北经济联系、促进沿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打造运河经济带具有重要意义。

  王树理委员告诉记者,山东省为推动复航做了很多工作。2010年,组织召开了京杭运河黄河以北山东段复航和“穿黄”工程前期工作座谈会,委托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对京杭运河黄河以北山东段河道现状、经济社会、水资源情况作了初步调研。2012年10月,配合国家发改委对京杭运河黄河以北山东段复航问题进行调研,并对沿线各市进行了现场查勘。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委托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就京杭运河穿黄及黄河以北段复航工作进行研究论证。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推动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段复航,委员们建议,国家继续加大推进协调力度,统筹组织沿线相关省市的专家,尽快开展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段复航的理论研究,为科学决策奠定基础。鉴于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段复航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议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把该项工作纳入国家“十三五”相关规划,统筹协调,加快实施,整体予以推进。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魏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