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印记,永不尘封的现实旁白

2014-09-19 17:28:00来源:中国山东网 作者:丁琪
分享到:

在艺术舞台上,旁白较之舞美、画面、场景、音效等表现手法,是一种最为风轻云淡的叙事方式。恰恰是这种不起眼的舞台形式,往往是以画龙点睛的方式出场,不动声色却又力拨千斤地推动着剧情、交代着高潮、转换着场景。

  在艺术舞台上,旁白较之舞美、画面、场景、音效等表现手法,是一种最为风轻云淡的叙事方式。恰恰是这种不起眼的舞台形式,往往是以画龙点睛的方式出场,不动声色却又力拨千斤地推动着剧情、交代着高潮、转换着场景。

  如果以中华5000年文明的历史基因为背景,以绵延不绝的文化脉络为舞台,今天的我们所看到的那些依然矗立着的历史遗存——人物对精神的讲述,典故对风骨的刻画,实物对时光的打磨,是与现实对接时的生命力所在,就好比是对这幕生生不息、活色生香的舞台大剧无所不在的默默旁白,不疾不徐又跌宕起伏的声音表情里面,蕴含了太多的一片疆域的长久和里外。这种讲述,在齐鲁大地的山水之间,在齐风鲁韵的吟叹之间,勾勒着中华文明以古喻今、以今律古的样板。

  如若“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找寻一个更为贴切的时代回响的话,这个贴有齐鲁标签的样板中的样板,蓬莱阁景区应该算得上是一个颇具代表性的呼应过去、筹谋未来的现在。

  钟灵毓秀之地往往是受上苍特别眷顾的地方。得天独厚、自然天成之美与地利人和、诗情画意之美相互映照,与其说这是大自然对彼时此地的馈赠,不如说这是先人懂珍惜、善思忖基础之上的创造。毕竟,历史传承和文脉绵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现有资源的开发利用。八仙之所以在蓬莱过海,各式各样的神话故事之所以诞生于本土,一方面体现了齐鲁劳动人民非凡的智慧创造,另一方面恐怕就成了《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的例证。从探察物体而获取知识,从已知知识里面探寻更多的未知。一个地方之所以能够达成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过去与现代得以呼应,就在于想象基础之上的创造。美,永远都是基于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如果把蓬莱阁的得天独厚之美视为形式上的,那么她由历史、人文、民风、精神格局、文化意韵共同构成的地域底蕴,则成为支撑物换星移、时光流年中无以替代之美的“内容”。纵观世间所有内容与形式统一的美,正是因为对文化的朝圣之路未设终点,美才如此纯粹、如此绚烂,才得以地老天荒、不可复制。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前提,想象让我们有了上天入地、纵横千里的力量。遥想当年,出于对美好人生的想象为世人留下的三仙山历经千年而不倒,出于对正义、自由的想象借八仙寄托情愫而成为千古奇谈……这些因自然而激发、由探物而明理的传说,时至今日,成为不断对事物保持探索姿态,以寻求新的更大真理的实践。在蓬莱景区以自身历史文化优势成就现代文化旅游之理想的同时,虽久远却清晰的种种人文历史诉说,在今日蓬莱欲将其优胜之处“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探索中,依然夺人耳目。

  早在2005年,当地政府对蓬莱水城进行的保护与综合整治工程项目便荣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如今,蓬莱阁景区周围居民对本地将积极发展旅游业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思维,表现出了极大热情和事无巨细地积极配合。如果说千百年来蓬莱阁景区的日益长成得益于官方思维的利益取舍,如今蓬莱阁日益成熟的格物致知精神代表着对当下的一种旁白。这里面既蕴含了世代人文滋养对一个自然景观生命力的赋予,更意味着这个经历过岁月、长成于时光的带有生命力的静止对现实的反哺。构建人与物对话的,就是各个时间段累积下来的文化印记,它就是这样勾勒着现实、旁白着进步,笔触和语调不动声色,润物、化人不疾不徐。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华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