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海军搜救编队急驰疑似海域

2014-03-26 07:56来源:大众日报
分享到:

由千岛湖舰、昆仑山舰和海口舰组成的中国海军马航失联客机搜救舰艇编队携带两架舰载直升机,经过连续5天多的高速航行,将于26日上午抵达南印度洋疑似海域执行搜救任务。

我海军搜救编队急驰疑似海域
海上搜救中心增加搜寻力量

三舰携两架直升机
今天上午抵达
  由千岛湖舰、昆仑山舰和海口舰组成的中国海军马航失联客机搜救舰艇编队携带两架舰载直升机,经过连续5天多的高速航行,将于26日上午抵达南印度洋疑似海域执行搜救任务。
  根据统一安排,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计划搜索海区位于南纬44度、东经91度附近,被称为咆哮的西风带。针对搜寻海区的特点,航渡过程中,编队海上任务指挥所按照上级通报的搜索区域,调整完善搜救方案预案。与此同时,潜水分队、扫测分队、医疗分队和舰载直升机组也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并多次开展针对性训练。
  编队海上任务指挥员、东海舰队某作战支援舰支队支队长董焱介绍,编队抵达任务海区后,计划以单横队的方式进行地毯式的搜索,充分利用目力、雷达、声纳、夜视仪等观察器材,重点搜寻水面漂浮物、油污、半水中漂浮的飞机表皮、落水人员等目标。编队携带的两架舰载直升机,将根据需要进行空中搜寻。同时启用探测黑匣子的信标探测仪进行监听。
    海上搜救中心
协调商船渔船赴现场搜寻

  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25日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主持召开会议,对马航失联客机海上搜救方案进行了新的部署,强调搜寻工作仍是当前第一要务,要按照明确方向、增加力量、连续作战、整体推进的总体要求,继续搜寻和打捞飞机残骸、寻找黑匣子。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主任何建中介绍,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已经指令“海巡01”“南海救115”加速向澳方公布的疑似海区前进;要求位于南海的“东海救101”转向驶往南印度洋,前往澳方公布的疑似海区开展搜寻工作;协调海军执行亚丁湾索马里护航任务的第17批护航编队(150编队)的三艘舰船向南印度洋方向开展搜寻。
  中国海运集团所属商船“中海韶华”轮在法国卫星发现的疑似点搜寻后,也已继续向澳方公布的疑似海区航行,预计26日下午抵达。中国海上搜救中心还将继续协调商船和渔船赴现场搜寻。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已将中方舰船情况及时通报澳大利亚搜救中心,请其为中方舰船划定搜寻区并做好与搜寻飞机的协调,并已将国家海洋预报中心提供的当地天气海况预告、疑似物体漂移轨迹及建议搜寻范围等信息提供给澳方供其参考。
  据悉,目前在澳方公布的疑似海区现场,除澳大利亚海军“成功”号补给舰外,没有其他水面力量。
    “雪龙”号
在目标位置周边继续搜寻

  尽管由于天气原因,“雪龙”号25日没能前往中国空军飞机最新发现漂浮物的位置,但船上科考队员仍在这一海域的北部边缘进行搜寻,依旧是24小时值班,连夜晚也打开船头的航行探照灯,不停地扫射海面,不放过任何搜寻机会。
  北京时间25日10时30分,“雪龙”号距中国空军飞机最新发现漂浮物的目标位置只有130海里。“雪龙”号搜寻工作总指挥刘顺林表示,26日天气状况好转时,“雪龙”号将在第一时间赶往目标位置搜寻。
  利用国际共享的ARGOS漂流浮标数据,“雪龙”号上的大洋科考队员连夜绘制出南印度洋表层海水的“流场图”,为马航失联客机搜寻工作提供科学数据的参考。
    疑似海域
未来72小时海况恶劣

  记者从国家海洋预报台获悉,未来72小时,疑似发现马航客机碎片海域有两次大风大浪过程,海况恶劣不利于搜索。
  国家海洋预报台表示,第一次风浪过程从25日上午开始至26日凌晨。受西风带气旋锋面影响,搜寻海域有西北风6至7级,阵风8级并伴有降雨,能见度较差。海浪以大浪到巨浪为主,浪高3.0至4.5米,浪向西南。
  第二次风浪过程从27日凌晨开始。受高压后部和低压的共同影响,搜寻海域有东北风6至7级转西北风6至7级,阵风8级并伴有降雨,能见度差。海浪以大浪到巨浪为主,浪高2.5至4.0米。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余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