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童行-点点荧光让爱同行
首批向小学生发放1万件爱心荧光衣,各地市相继展开发放。
首批向小学生发放1万件爱心荧光衣,各地市相继展开发放。
创造国内领先的营商环境,助推山东民营经济发展。
四年一度的球迷节日来了,准备好了吗?一起狂欢一起high吧!
征集一批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优秀漫画和动漫艺术作品。
邹城市规划建成了大学科技创业园、启迪(邹城)科技园、深圳留学生创业园邹城分园、民营经济产业园等一批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孵化基地。任城转型升级迈上快车道 市场风云变幻莫测,济宁市众多民营企业则能靠掉头快转型早而处变不惊。
一场推动民营经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高潮正在煤城济宁拉开大幕:去年6月,召开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动员大会;7月,市委书记马平昌带领50名骨干民营企业家赴江浙考察学习民营经济发展经验;今年初,市财政拨出1亿元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实施企业管理提升和人才素质培训的“双百千万”工程,开设“民营经济大讲堂”,培训企业人员18000余人次;深入开展“金融助推千家中小企业发展计划”,入库企业已达2475家,获得支持资金375.4亿元……
□ 李文明 于杰
民营经济拓出邹城产业新格局
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邹城,通过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逐步摆脱了对资源的过分依赖。
今年1月,以煤炭起家的山东宏河矿业集团作出重大决定,与太阳纸业共同投资160亿元建设200万吨造纸项目。宏河集团总经理刘玉丰表示,依靠煤炭资源发展的鼎盛时期已经过去,这个项目将有效避免宏河矿业“煤竭企衰”的悲剧。
邹城市煤机制造企业有200多家。现如今煤机不好卖,但兖矿黑豹矿业公司每年3—5个新产品的开发速度让它连续6年保持25%的增长。
“目前,公路、隧道、交通运输等机械设备市场空间很大,跨行业开发创新产品是重要的转型路径之一。”山东兖矿黑豹矿业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宋如海说。
传统产业由地下走到地上,新兴产业则加快膨胀。正在建设的邹城智能机器人产业园中,中关村智能机器人、尤特尔生物科技等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项目相继生根发芽,成为邹城经济转型的新引擎。
同时,邹城市规划建成了大学科技创业园、启迪(邹城)科技园、深圳留学生创业园邹城分园、民营经济产业园等一批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孵化基地。目前,这些基地已经落户100家高新技术企业。截至今年4月份,邹城全市民营经济户数达到4.6万户,从业人员25.9万人,实现营业收入479.4亿元,实缴税金10.4亿元。
民营经济大发展推动了邹城经济的升级转型,拐点开始出现。邹城市市委常委、副市长李晔介绍,目前,邹城非煤产业占邹城经济总量的比重,由原来煤炭占80%—90%降到30%-4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未来可由现在的10%—20%提升至65%以上。
企业创新能力更强
在济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当地的民营企业几乎都挂着省市级的“一企一技术”的奖牌和与高校和科研单位联合的产学研基地的匾牌,许多企业还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以及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不创新,毋宁死!”这是济宁市市长梅永红对产业发展的鞭策,也是期待。
近年来,济宁市面向企业需求,立足市场导向,构建起了较为完备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体系。这些平台有力地推动了济宁民营经济的发展。
山东卡松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卡松科技”)是一家成立只有9年的企业,占地不足10亩。但2013年,这个企业却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
让水基润滑油逐步取代矿物润滑油,一项在业内人士看来“不靠谱”的项目,却在卡松科技变成了现实。2011年,该公司启动并研发成功了产业化进程的“水基润滑油”项目,替代石油比达到95%,使用寿命提升5—9倍,降低设备磨损率和能耗近30%,生产工艺节能20%以上,新产品投产后,每年可替代石油资源3万吨。这项新工艺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试生产期间即已成功夺得美孚、壳牌等国际大牌企业垄断下的市场份额。
“这是矿用绞车运输监控装置,有了它,矿上监控室对坑道内所有的情况都能一目了然。”谈起创新,山东世纪矿山机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化雨如数家珍。该公司研发的“矿用绞车运输监控系统”,彻底解决了煤矿企业长期存在的绞车运输过程中的伤亡事故。
该企业近三年来完成37项新技术项目,获得国家专利16项,有四项产品被国家安监总局列为国家千项推广新产品。
山东金科星机电有限公司是2002年成立的生产煤矿设备的民营企业,但跟随公司董事长魏成会走进车间,笔者却看到车间墙壁上赫然写着“做世界级的多晶硅企业”。魏成会告诉笔者,2011年意识到煤炭行业将遭遇又一次寒冬之后,公司果断出手投资了多晶硅切割液回收、金属粉末制造和无纺布生产3个项目。
“目前多晶硅切割液回收利用率在90%以上,3年后就能实现产值10亿元。”魏成会介绍,公司计划再上一条1万吨的无纺布生产线,届时产能将达到1.5万吨,销售收入预计达到1亿元左右。
任城转型升级迈上快车道
市场风云变幻莫测,济宁市众多民营企业则能靠掉头快转型早而处变不惊。
“今年第二季度以来,机械行业进入寒冬。3月份,我们的销售量还能保持在900台,但4月份却锐减到不足100台。”济宁宁润文正锻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文臣涛说。尽管如此,文臣涛对未来依然充满信心,因为在2012年底机械行业行情下滑之后,他们就果断淘汰用工量大、生产效率低、质量控制不稳定的老设备,新上了3条国内同行业最先进的锻造生产线。
文臣涛介绍,用上这些生产线,产能增长三分之一,但用工量却减少了近一半,而且这些机械手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是人工无法比拟的。随着效率质量的提高,这笔3000万元的投资3年就能回本。
文臣涛介绍,他们还给产品打上了追溯编码,一旦那件产品出现了质量,就能按照编号找到生产这件产品的企业、班组和个人。因为有了这个质量追溯系统,产品质量迅速提高。
济宁蓝格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凭借一流的设备和高端的专业技术人才,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形成了以研发、生产、制造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使用新型及外观专利70多项,产品荣获“绿色环保推荐产品”“质量、服务、信誉AAA级企业”“国家权威检测合格达标—国家质量检查合格建材产品”等称号。企业迅速成长为同行业规模较大企业之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大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初审编辑:余梁
责任编辑:王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