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百年绸明万历云锦龙袍复制品齐现海润园

2014-05-07 09:10来源:齐鲁晚报
分享到:

山东丝绸历史悠久、闻名远扬,以桑梓、蚕茧为代表,青岛世园会绿业园丝绸之路·海润园为游客开启了一场盛大的丝绸之旅。

  双面绣《梦呓》制作十分精细。本报记者 杨广帅 摄

  海润园里展示用的织机。本报记者 杨广帅 摄

  海润园里的丝制奥地利名画《吻》。本报记者 杨广帅 摄

  齐鲁晚报5月5日讯(记者 蓝娜娜) 国内最大、最精细双面绣织品《梦呓》,融合苏绣、湘绣、蜀绣、粤绣的金丝镇馆织品《吻》,近代下南洋的重要物品——百年山东绸以及明万历云锦龙袍复制品,这些珍贵的纺织作品齐聚世园会丝绸之路·海润园,为游客带来一场丝绸盛宴。

  山东丝绸历史悠久、闻名远扬,以桑梓、蚕茧为代表,青岛世园会绿业园丝绸之路·海润园为游客开启了一场盛大的丝绸之旅。4日,记者走进海润园,四个装着红色、白色、米色蚕茧的罐子首先映入眼帘,由茧出发,一场丝绸之旅启程。

  按照游览路线,展厅分为“悦之源”“悦之灵”“悦之绚”“悦之裳”和“悦之居”五个展区。在“悦之灵”展区,一罐黄金色的天然蚕茧引来游人关注。海润园馆长史利军介绍,这些天然黄金色蚕茧是采用遗传育种的手段,选育出来的天然彩色茧,相比普通的蚕茧,金茧的个头小了一圈,茧层也较普通蚕茧薄一些。

  再向前游览,一卷1900年生产出品的珍贵百年出口山东绸让游人驻足。绸面呈现出特有的纹理,纬粗厚实,手感平挺,柔润光滑,是近代山东绸销往海外的重要商品。

  作为一个以丝绸为展示对象的展馆,闻名于世的苏绣必不可少。“我们展出的《梦呓》苏绣作品,是目前国内最大、最细、最精美的双面绣,价值300万元。”史利军说,这幅绣品是4个纺织人员仿照美国一位知名梦幻水彩画家作品,花费8300个小时绣制而成,作品把对自然的深刻崇敬、内心的自由表达渴望,通过自然风物景象纳入其中。

  游逛展馆,镇馆绣品不容错过,这就是仿照奥地利著名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作品绣制的《吻》。绣品中,人物脸部和皮肤用的是苏绣的平针法,其它部分用了湘、蜀、粤绣的针法来表现,不仅最大程度地表现原作的风格和精神,而且是集中国四大名绣之大成的精品。

  最后,在“悦之裳”展区,一款通匹织捻金“寿”字1045个、捻金线达4000米的龙袍让人赞叹。龙袍通袖长2.4米、高1.32米,织金衬褶袍缎面平挺光润,仙鹤、灵芝和捻金寿字相互呼应、灵活生动,仙鹤、灵芝纹路舒展流畅,形成仙鹤捧捻金“寿”字,灵芝捧捻金“寿”字的纹样,是2009年仿照明万历龙袍复制而成,已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