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残疾之痛如何解?

2014年01月18日 07:31作者:来源:大众日报

王爱真(右一)与于旋(右二)、王然(右三)和黄淑艳代表在住地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残疾孩子的治疗费、住院费都很高,我希望能在这方面加大一下救助力度,尽可能帮助残疾孩子及家庭过上好生活。

  □记者 李勇 报道  王爱真(右一)与于旋(右二)、王然(右三)和黄淑艳代表在住地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记者 赵君 报道
  本报济南1月17日讯 “我们社区里有个独生子女家庭,孩子一直很健康,上大学后突然患上了精神残疾。现在待在家里,见什么砸什么,连父母也打,父母只能放弃工作,在家里守着她。孩子的父母跟我讲,日子没法过了!”省人大代表、青岛市李沧区永青苑社区居委会主任王爱真告诉记者,短短一年,孩子的父母像老了十几岁,憔悴得不得了。
  作为社区主任,王爱真心里很不是滋味。而这样的家庭,在她的社区里还有十个左右。如何帮助这些残疾人及其家庭过上好生活,一直是王爱真心里的牵挂。在60岁生日之前,王爱真当选为省人大代表,她称自己是“老同志、新代表”。她说,在这次人代会上要为他们发声,呼吁政府和社会加大对独生子女残疾家庭的救助力度。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残疾人‘整体赶平均、共同奔小康’计划,这充分体现了政府对残疾人的关注,给改善残疾人处境带来了新曙光。”王爱真说,“报告还提到了制定‘单独两孩’政策实施方案,这对于缓解独生子女家庭可能发生的失独痛苦和独生子女残疾之痛有很大意义,一个孩子突然死亡或残疾,另一个孩子还能帮着照顾父母和整个家庭。”
  王爱真介绍,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于失独家庭和独生子女残疾家庭的救助力度。对于失独家庭的救助金额,2013年从每年3600元左右提高到了12000元,但是独生子女残疾家庭仍为3600元。“残疾孩子的治疗费、住院费都很高,我希望能在这方面加大一下救助力度,尽可能帮助残疾孩子及家庭过上好生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大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陈凤祁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