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结构 省长连问7个“能不能”

2014年01月19日 08:35作者:来源:生活日报

“需要我们共同探讨的是,销往海内外的食品,能不能拥有更多名优商标和自主品牌;堆积如山的纸张,能不能转化为高档印刷品和精美包装;铺天盖地的布料,能不能变为服装、内饰和工艺品……”17日上午,省长郭树清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讲到传统产业调结构问题时,连续问了7个“能不能”,这在以往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并不多见。“像今年这样以具体而感性的排比句,把怎么做的问题交给全省人民去思考,很有深度。”一位人大代表说。

■销往海内外的食品,能不能拥有更多名优商标和自主品牌  

■堆积如山的纸张,能不能转化为高档印刷品和精美包装  

■铺天盖地的布料,能不能变为服装、内饰和工艺品  

■多种多样的金属,能不能加工成各种特殊用材和金属制品  

■遍布各地的化工企业,能不能有一些转向生产精细产品  

■规模极大的建材工业,能不能提供更多的优质地板、高级陶瓷和卫生洁具  

■产量高达200万辆的汽车工业,能不能提高中高档乘用车的比例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记者 王倩

  生活日报1月17日讯 “需要我们共同探讨的是,销往海内外的食品,能不能拥有更多名优商标和自主品牌;堆积如山的纸张,能不能转化为高档印刷品和精美包装;铺天盖地的布料,能不能变为服装、内饰和工艺品……”17日上午,省长郭树清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讲到传统产业调结构问题时,连续问了7个“能不能”,这在以往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并不多见。“像今年这样以具体而感性的排比句,把怎么做的问题交给全省人民去思考,很有深度。”一位人大代表说。
  17日上午,省长郭树清代表省政府作工作报告。这份仅23页纸的报告,不仅仅是近年来报告中最短的,而且还是框架结构调整最大的。作为一名连任的省人大代表,王全杰说,两三年前的工作报告,大体是过去工作回顾,当年工作总体要求,还有一块当年要做的工作重点。“而今年的工作报告中,全文共分六部分,专门拿出一部分来阐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省人大代表、烟台大学研究院王全杰认为,“像7个‘能不能’,这样感性的话语,确实是摆脱一种公文式报告的尝试。”
  “这7个‘能不能’通俗易懂,引人深思。我最有感触的是第6个——规模极大的建材工业,能不能提供更多的优质地板、高级陶瓷和卫生洁具。事实上,企业转型跟政府的导向关系密切。”省人大代表、山东金马首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经理汪静说。
  在17日下午德州代表团分组讨论时,郭树清再次提到有关这方面的改革,“我们不能忙活一阵子,搞一些没用的东西。”他说,“过去搞的化工、建材、水泥、钢铁,不能简单地说有用没用,但很多最后成了包袱。”郭树清说,“我们省有自己特有的过剩产能,地炼、轮胎等,所以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调整的思想,一定要深化。怎么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需要思想指导工作上的重要转变。”
  “省长提出的7个‘能不能’看似发问,其实在发问中,同时也提出了破解问题的方法和路径。”省政协委员、山东法策律师事务所主任张法水说。

初审编辑:余梁
责任编辑:高娜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