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守刚:积极创新大胆实践 切实将“四德工程”引向深入

2014-04-11 13:36来源:山东文明网
分享到:

  山东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群众乐于参与的活动形式和实践载体,推动形成了生动活泼的道德建设局面:日照提出“德润港城、善行日照”,体系化推动各行各业参与道德建设;荣成以政务诚信带动社会诚信建设,带动整个社会诚信环境改善;莱州作为“四德工程”发源地,始终如一咬定道德建设不放松,以道德建设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曲阜提出“人人彬彬有礼,处处干干净净”,实施道德建设“十个全覆盖”。

   

2月10日,全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四德工程建设现场电视电话会议在曲阜市召开。图为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当天在曲阜市蓼河“四德”公园考察。

 

    2014年2月10日,全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四德工程建设现场电视电话会议在曲阜市召开。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出席会议并讲话。

  孙守刚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工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是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紧迫任务。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内容,大张旗鼓地推进"四德工程"建设,努力打造山东道德高地。

    以下为孙守刚在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表达,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与精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知行统一,而知是前提、是基础,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在人们心里播下种子,才能生根、开花、结果,才能转化为崇德向善的实际行动。推动“四德工程”建设,首要的就是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在深化宣传普及、增强认知认同上下功夫,真正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利用一切宣传教育资源,利用一切传播手段和渠道,把“三个倡导”的基本内容讲清楚、讲明白,引导人们牢牢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认知认同不仅要体现在理性认知上,也要反映在情感认同上,这就需要找准宣传教育同人们思想情感的契合点,善于用讲故事的方式,通过舆论宣传、理论研究、文艺作品等多种方式,宣传最美人物、弘扬最美精神,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小故事阐发大道理,做到深入浅出、情理交融。要围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三个倡导”为指针,进一步赋予“四德工程”建设新的时代内涵。具体来说,社会公德建设,要以培育爱心维护公序良俗为切入点,突出爱护环境、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实际内容,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道德规范。职业道德建设,要以诚信建设为切入点,突出忠诚事业、诚实劳动、诚信经营的实际内容,大力倡导爱岗敬业、清正廉洁、诚实守信、不欺不诈、办事公道等职业操守。家庭美德建设,要以孝老爱亲为切入点,突出生活保障、精神慰藉、敬业回报的实际内容,大力倡导勤劳节俭、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等道德规范。个人品德建设,要以涵养正气、履行责任为切入点,突出遵纪守法、正直善良、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勇于担当的实际内容,大力倡导向上向善的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养成自强自立、厚道仁义、见贤思齐的良好心态。宣传润物无声,春风化雨。以文化人,一个“化”字,万千功德。

   积极推动道德实践活动具体化常态化

   公民道德建设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需要人人参与、人人行动。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围绕“四德工程”建设,积极推动工作载体化、具体化、形象化,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活动品牌。实践证明,活动不在多,关键要有效果,离开群众实际生活去搞活动,口号再响、声势再大,最后也是空对空。抓好四德建设,必须坚持不懈地推动道德实践养成,更加注重对象化、接地气,探索创造适合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活动载体,引导人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断增强自觉奉行和日常践行的能力。要进一步深化“四德工程”示范县(市、区)、示范市创建活动,推动由家庭、农村、社区向大中城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共场所拓展延伸。深入推进善行义举“四德榜”建设,规范“四德榜”建立、使用和管理,鼓励和倡导围绕四德内容建立公民道德档案。到今年年底,全省建成善行义举“四德榜”达到3.5万个,村居覆盖率达到50%以上,3000万人上榜,上榜人数占人口总数的30%以上,实现全省138个县(市、区)“四德工程”建设全覆盖。要积极拓展文明创建这个载体,整体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开展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婚丧嫁娶行动,培育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深入实施乡村文明行动,抓好“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一批“乡村文明家园”。要深入开展勤劳节俭教育,继续开展“学雷锋,做山东好人”活动,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努力打造山东道德建设的靓丽品牌。

  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齐鲁优秀文化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山东自古就是道德圣地,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方面资源丰富。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要求内涵丰富、寓意深刻。我理解,创造性转化,就是通过扬弃与继承,做好“结合”、“融入”文章,结合当下思想实际,融入当代现实生活,使中华传统美德更加符合时代要求,更容易被广大群众所接受,从而凝聚和转化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创新性发展,就是通过延伸与阐发,吸收当代文化的新特点、新要求,赋予中华传统美德新的基因、新的内涵,使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河中不断发展、不断前进。推动“四德工程”建设,要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重要着力点,结合“三个倡导”的基本内容,充分挖掘我省丰富传统文化资源,深入阐发中华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大力传承山东人民忠厚纯朴、勇敢坚韧、豁达包容、重诺守信、不甘落后、创新实干的优秀品格,弘扬沂蒙精神,积极培育和弘扬新时期山东精神。最近,中央电视台组织开展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街访活动,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很有意义。现在,我省一些地方包括一些媒体,也采取了一些形式,开辟了一些栏目,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抓好。各级要认真组织开展“传统美德经典诵读”大型主题活动,运用好道德讲堂、“我们的节日”等载体,更好地用中华传统文化滋养人们心灵、陶冶道德情操。

  切实把“四德工程”融入到社会各领域各方面

  思想指挥行动,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职业操守和行为规范。工农商学兵,三百六十行,行行有行规,道德是核心。从实践来看,目前“四德”的内容和形式比较适合农村基层,但城市、机关、企业和现代社区怎么做,还需要我们在推进中积极创新、大胆实践,在结合和融入上下更大功夫。一要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目前我省各类在校师生共1860多万人,占全省人口近20%,人数众多,辐射千家万户。要把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贯穿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采取不同引导方式,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四德建设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深入实施“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教育,开展节粮、节水、节电教育活动,积极开展诚信教育,着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努力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加强德育制度和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好全员全科德育,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既传授知识又为人师表。二要融入经济社会各行各业。以培育社会法人和公民信誉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建立社会征信体系,鼓励人们做一个爱岗敬业的人,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做一个情趣高尚的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和行业规范之中,融入到广大群众日常生产和生活之中,使之成为全社会的基本准则和行为规范。要坚持把抓建设与抓治理结合起来,集中力量对人们反映强烈的道德领域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下大气力解决食品药品安全、社会秩序、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务求取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成效。三要融入社会治理各个环节。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要紧密结合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做好有关政策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都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善于通过科学的立法、执法、司法实践,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用有效的制度机制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引领带动作用

  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是国家行政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服务群众、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责,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个印章、一份批件、一场官司,都直接影响着社会价值观的导向,反映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党员干部在弘扬先进思想道德上作出表率、见诸行动,就是重要的导向和最有说服力的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狠抓作风建设,各级坚持领导带头、党员干部带头,自上而下、以上率下,带动整个社会显现新的气象。推动四德建设,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带头坚定理想信念,保持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时代的先锋、社会的楷模。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能忘记要做正义的化身,要敢于亮剑,抑恶扬善,用实际行动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当前,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融入到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选人用人、基层党建和自身建设之中,进一步加强党性党风教育,加强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社会风气根本好转。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