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鲁北崛起动力 打通"一圈"最近出海口

2014-10-29 22:39:00来源:大众网 作者:
分享到:

滨州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北临渤海湾、西接省会济南,恰是山东省“一蓝”、“一黄”两大经济区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交汇处,同时也是“一圈一带”规划确定的“滨淄济聊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特殊的区位优势,滨州紧紧抓住前所未有的叠加发展机遇,在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硕果累累。10月29日,“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山东滨州,探访这座跨黄河而居的城市在“一圈一带”发展规划的推动下,将迎来怎样的发展机遇,焕发出崭新的勃勃生机。

29日下午,“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在滨州召开新闻发布会。

29日下午,“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滨州市秦皇河公园。大众网记者 王长坤 摄

29日下午 ,“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网路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滨州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园莲华书院。一片片白墙灰瓦的徽派建筑,一层楼高的老戏台,蜿蜒的回廊带着大家通往粗布艺术馆和星云大师一笔字书法展堂。大众网记者 王长坤 摄

29日上午,“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走进山东民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图为采访团记者正在采访山东民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法民。大众网记者 王长坤 摄

  大众网记者 樊思思

  滨州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北临渤海湾、西接省会济南,恰是山东省“一蓝”、“一黄”两大经济区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交汇处,同时也是“一圈一带”规划确定的“滨淄济聊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特殊的区位优势,滨州紧紧抓住前所未有的叠加发展机遇,在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硕果累累。10月29日,“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山东滨州,探访这座跨黄河而居的城市在“一圈一带”发展规划的推动下,将迎来怎样的发展机遇,焕发出崭新的勃勃生机。

  做足“水”文章,生态共建打造旅游新格局

  10月29日,“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记者来到滨州秦皇河湿地公园,饱览河两岸楼阁掩映、曲水环弯之美景。作为滨州市城市规划和生态共建的特色名片,秦皇河湿地公园吸引了众多关注。公园位于滨州经济开发区东部,总规划面积为113.6公顷。整个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依托该区域自然地形,保留原生树种,以匠心独运的设计,将生态开发、环境保护和旅游融为一体,形成了大量的生态岛景观。

  一路边行边赏,采访团记者来到了景观别致的荷兰风情园,矗立在河畔的巨大风车格外引人注目。清风过处,五颜六色的风车徐徐转动,一瞬间记者仿佛置身风车之国,体味别样的异域风情。不时有市民在秦皇河畔散布、嬉戏,更给整个公园增添了几分悠闲浪漫的气息。置身美景中的外地游客恐怕很难想象,就在20多年前,秦皇河还只是一条杂草丛生的灌溉渠,由于缺乏治理淤积严重,曾长期影响着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2011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滨州经济开发区正式将秦皇河公园工程建设提上日程,经过前期多次规划,当地政府确定了“一河清泉水、一道风景线、一条产业带”的思路,把秦皇河公园建造成集水利、文化、旅游、休闲、实用为一体的综合水利风景区,分为河畔居城、郊野公园、沙洲湿地三大景观区,并于2013年9月正式向游人开放。

  秦皇河湿地公园的华丽蜕变只是滨州生态文明共建的一个缩影。作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辐射圈层的重要节点,依托依河傍海的城市特色,滨州正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建设北部滨海生态旅游基地,重点提升“四环五海”工程建设。以生态共建“大圈”带动旅游产业“小圈”发展,滨州这座位于渤海之滨的城市将做好“水”文章,做出“水”特色,深入挖掘整合黄河文化与海洋文化资源,创建全新的生态文化旅游品牌。

  “中国风”与“高精尖”相印生辉,滨州产业升级结硕果

  白墙灰瓦,雕梁画栋,莲花盛放,诗意盎然。一路畅游,穿过“莲池月夜”景点向南,一片水墨画般的房屋倏然入目,近旁一朵造型为盛开莲花的巨型建筑尤为抢眼,这便是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园中颇具特色的莲华书院。老房子,大戏台,高门楼,11栋保存完好的南方徽派建筑仿佛在述说滨州城千百年间的风雅。如今,这里已成为滨州市吸引优秀人才集聚、融合科技和文化、交流文化艺术的重要场所。作为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亮点,滨州市致力于打造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高地,在全省规划的滨淄济聊大产业带上熠熠生辉。

  “建设文化产业高地是滨州整个产业升级链中的一抹亮色,除此之外,滨州传统工业向‘高精尖’产业的全力转型升级,正在为我们的经济增长注入更强大的力量。”滨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确定的两条产业聚集带,滨州将毫无疑问成为“滨淄济聊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做好这一环节,滨州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在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纺织家纺、油盐化工、装备制造基地,全省重要汽车零部件和食品工业基地的同时,坚持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努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力争成为“滨淄济聊产业带”上的经济新增长点。

  山东民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采访团记者走进宽敞明亮的实验室和标准化的聚葡萄糖生产车间,参观普通原料变为“高精尖”产品的全过程。作为一家集生物制品、功能糖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民强生物积极探索高端生物产品的研发推广,顺利实现传统化工行业到新兴生物制造业华丽转身,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之路上稳步前行。

  民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法民向采访团记者介绍,为在世界上掌握话语权,将产品推向世界,民强生物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自身生产、发展需要,建立了完整、有效的管理机构,并配备了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满足生产、技术发展与质量管理的需求。公司采取措施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已申请专利20项,三项科学技术成果已被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北区崛起新动力,打造省会经济圈最便捷出海通道

  作为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因素,“两区一圈一带”四大区域战略正在现实中影响着滨州的经济地理走向。滨州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北临渤海湾、西接省会济南,恰是“一蓝”、“一黄”和“一圈”的交汇处。紧抓区域发展机遇,以北海新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发展临港产业,推动北部沿海经济快速崛起,成为滨州在经济地理上的战略选择。

  滨州北海新区位于我省最北部、渤海湾西南岸,近海拥港、未利用地资源丰富,生产要素成本低,发展优势十分突出。去年10月,随着一艘艘巨轮落锚停靠位于北海新区的滨州港海港码头,滨州港海港港区起步工程——2×3万吨级散杂货码头成功试通航,标志着滨州“海港梦”成为现实。与之相呼应的是济滨高速、德龙烟铁路、黄大铁路等干线道路的积极建设,条条大路通港口,力争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打造最便捷、高效的出海通道。

  长期以来,滨州始终面临着“临海不见海,沿海不靠海”的困境,北海新区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种尴尬。据了解,新区成立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2%,GDP年均增长34%,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2%。从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开发建设来看,建好滨州港、规划好临港产业发展,对今后滨州乃至全省的发展意义重大。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