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峪:忘不了的乡愁守得住的梦

2014-10-28 09:04:00来源:大众网 作者:
分享到:

人们之前对于章丘朱家峪的热衷,往往表现在对其貌美、其样端、其形俊的津津乐道中。如果一种美,历经岁月更迭、光阴浸染而美了太久时日,这种美又沉得住气、稳得住神、hold得住时光、经得起赞扬,那么,透过其形质,对其内里和气韵进行一番刨根问底般解读、探寻,这种一探究竟无论多么迫不及待或者焦灼,也总是给人以自然而然的感觉。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聚焦我省“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大型采访活动将于10月27日至11月1日举行。即日起,大众网推出“‘一圈一带’看山东”系列评论,解析“一圈一带”战略规划实施,解读区域战略发展带来的民生福祉。

  “‘一圈一带’看山东”系列敢当时评之十八

  朱家峪:忘不了的乡愁守得住的梦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丁琪

  人们之前对于章丘朱家峪的热衷,往往表现在对其貌美、其样端、其形俊的津津乐道中。如果一种美,历经岁月更迭、光阴浸染而美了太久时日,这种美又沉得住气、稳得住神、hold得住时光、经得起赞扬,那么,透过其形质,对其内里和气韵进行一番刨根问底般解读、探寻,这种一探究竟无论多么迫不及待或者焦灼,也总是给人以自然而然的感觉。毕竟,当时代梦想、岁月沧桑以一种地域形态将美定格,这方水土便成了传统文化的活化石、翻阅历史的活字典、阅古察今的活标本。

  将600余年放置于历史长河中,只是一段短乎其短的光阴;将600余年归置在文明的创造和文化的创新上,尤其是这种创新和创造历经岁月淘洗而历久弥新,这又承载着怎样的厚重呢?

  这种厚重,留给当代和未来的,是既有乡愁忘不了,又有梦想守得住,还能让漂泊留住根的情感寄托和精神皈依。

  朱家峪历经600余年的沧桑之变。这600余年的林林总总,过去的,延续到了现在,物质的,积淀出了精神,未知的,也早已演变成为已知。由山山水水、家家户户、老老少少共同组合而成的专家学者眼中的“齐鲁第一古村,江北聚落标本”,既概括了600余年的沉淀,又涵盖着当前发展、进步的人文生态。朱家裕600余年的长成,成为美之共性的代言。

  在新与旧、古与今的衔接中,如今的我们找到了更多差异化之间的契合点。我们在追寻国人之梦的同时也在怀念记得住的乡愁;我们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之际,也在思考吃饱穿暖之后的人们还有更多精神层面的追求;我们在搭建起胶州湾跨海大桥的同时也在留恋一清见底的小河沟。当所有这些回望与展望融汇交织在一起,并且碰撞出了以涵盖当下各领域顶层设计、宏观布局为代表的发展谋略、长远规划之时,我们更加明确了怀旧的知新意义,乡愁的溯源寻根之旅。

  循着朱家峪600余年的历史足迹,我们还可以将眼光放置得更远。历史的洪流大浪淘沙,让所有的存在或者无影无踪,或者留下淡淡痕迹,或者成为一种让人趋之若鹜的信仰。每一种曾经的存在都是个体与整体的双向选择。作为山东省唯一一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朱家峪的长成得益于深厚历史,同时也以自身经历书写着历史。在这里,一石一井皆记忆,俯仰之间皆文化。这里的山、石、泉、井和人,无时无刻、随时随地抒发着记录于明代、成形于清末民初以及完善于近现代的人文痕迹。这些,皆得益于朱家峪的精神底蕴是为与不同时代滚滚洪流的主动融入,得益于千变万化中,朱家峪一代代人对天人合一人文情怀的一脉相承。这些,对于今天的我们有着非同凡响的教化——那些入诗入画、入典入册的人、物、事,但凡让人回味再三、念念不忘的世间遗存,总是能够巧妙规避刻意而多一份自然而然,总是懂得顺应规律而就势作为。不因坎坷而愤愤不平,不因崎岖而郁郁寡欢,也不因优长而洋洋自得。

  忘不了乡愁,是让心灵不背井离乡;守得住梦想,是为了尊严得以安放。朱家峪的乡愁朱家峪的梦,提醒着置身时代洪流巨变中的我们保留根基尚能回味,有向往值得亲近,有温情值得追寻。如今的人们对于章丘朱家峪的热衷,依然表现在对其貌美、其样端、其形俊的津津乐道中。只是,置身于“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之中的章丘朱家峪,更多了一份“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张力。有人说当下山东的“一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是得合力之要领、得跨越之本意。其实,合众之力不仅意味着强强联合、强弱联合,更意味着现实对过去的追忆、当下赋予未来的潜力。一个有乡愁忘不了,有梦想守得住的朱家峪,恰恰可以证明,在不断超越和融合发展的路上,唯有实践不能间断。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云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