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网络媒体山东行
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网络媒体山东行将于10月27日举行。
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网络媒体山东行将于10月27日举行。
当国歌响起,当国旗升起,满满的爱国情怀在心中激荡!
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征集一批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优秀漫画和动漫艺术作品。
一位建筑学家曾说:一座优秀的城市总是内外兼修的,一个城市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取决于城市发展的变革张力。滨州,既是“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主战场,又被划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两大战略叠加共振,机遇难得。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聚焦我省“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大型采访活动将于10月27日至11月1日举行。即日起,大众网推出“‘一圈一带’看山东”系列评论,解析“一圈一带”战略规划实施,解读区域战略发展带来的民生福祉。
“‘一圈一带’看山东”系列敢当时评之五十二
滨州:竞合融入 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中借势崛起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高仁建
一位建筑学家曾说:一座优秀的城市总是内外兼修的,一个城市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取决于城市发展的变革张力。滨州,既是“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主战场,又被划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两大战略叠加共振,机遇难得。主动对接、全面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实现新突破,是滨州未来几年发展的必然趋势。
“花香自有蝶飞来”,滨州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必须要有自身的特色存在于这个区域中,最根本的还是要做强自身。因此,首先要立足“一圈”的大坐标,找准发展大定位,练好内功,提高吸引力和竞争力。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城市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就应该是“顶层设计,规划先行”。在定位上,当好济南配角,依托济南、服务济南、发展滨州;在运作方式上,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在工作指导上,以观念接轨为先导、以产业接轨为核心、以企业接轨为重点;在目标上,突出功能配套、产业互补、融合发展,积极打造济南卫星城。最重要的是立足比较优势,进一步明确滨州在经济圈的功能定位,发挥港口优势,为经济圈提供港口物流服务;发挥未利用地优势,为经济圈提供“飞地”服务;发挥特色农业优势,为经济圈城市“菜篮子”工程服务;发挥工业基础优势,为经济圈提供产业配套服务;发挥生态资源优势,为经济圈提供旅游服务。总之,通过推进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打造经济圈产业转移首选之地,经济圈优质农产品配送基地,经济圈便捷出海通道,经济圈滨海生态休闲区,努力把滨州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辐射力的城市。
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共建共享才能共赢。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不是一种简单地合作,而是需要参与各方深度融合、全面互补,真正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这就要求滨州在发展中要有区域一盘棋的视野,要有主动融入、主动服务经济圈的观念,要有共同构建经济圈的主动作为。要充分看到,圈内各市之间有竞争,但更多的是协作配合、共同发展。特别是作为欠发达地区来讲,更要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借助科技资源、金融资源、基础设施资源,用其他地区的长处补齐滨州的“短板”。应建立协商交流机制。成立专门组织协调机构,鼓励滨州与其他圈内地区民间、企业进行经常性交流,强化主动融入意识,加快同济南的实质性经济协作,建立共同繁荣、协同发展的规划协调和优势互补机制。探索实施与周边地区举行定期会晤、发展恳谈等举措,举行经常性交流磋商,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建立友好关系,形成经常性协调机制。应搭建对接互通平台。依托滨州优势资源,通过招商会、洽谈会、推介会,定时收集发布圈内城市相关产业发展规划、企业投资信息等,切实找准努力方向和发展重点。积极借助济南品牌优势和高位平台,广泛吸引海内外大企业、大财团到滨州投资兴业,不断促进人才流、物资流、技术流、信息流加速向滨州集聚。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加速滨州市与城市群经济圈内各地之间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努力在区域内打造一个整体大市场,形成合理分工、差异发展的良好局面。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滨州市的地缘优势,力争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空间发展、人才引进等方面,先行先试、率先突破。依托综合交通走廊,积极承接其他地区产业带动辐射和服务功能外溢,争做对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桥头堡”。
内外兼修,竞合融入,还必须树立环境品牌意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坚持在环境创优方面出新举措,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争取形成品牌优势,营造一流的政策环境、一流的政务环境、一流的法治环境、一流的宜居环境、一流的人文环境,真正把滨州打造成创业宝地,投资福地。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下,中国城市不再“单打独斗”,而是携手发展,迎来合纵连横的新时代。开放推动发展,合作促进共赢。构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大幕已经拉开,必将给生态美丽幸福滨州建设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和空间,也将有利于加快实现全省区域经济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的融合与崛起。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