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网络媒体山东行
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网络媒体山东行将于10月27日举行。
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网络媒体山东行将于10月27日举行。
当国歌响起,当国旗升起,满满的爱国情怀在心中激荡!
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征集一批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优秀漫画和动漫艺术作品。
山东济宁,是孔孟之乡、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作为一个煤炭资源型城市,在西部经济隆起带建设中,济宁面临着打造转型升级和经济文化融合发展高地的重要挑战。通过实施工业、农业、服务业系列“三年行动计划”,济宁市正在努力建设成为鲁西科学发展高地、中华儒家文化传承创新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城市和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10月29日下午,“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济宁新闻发布会召开,济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次忠就济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主题发布,济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弢主持新闻发布会。记者 王宗阳 摄
10月29日下午,“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山东诺博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走进奇妙的“机器人世界”。图为能打乒乓球的机器人引起记者们的围观。记者 王宗阳 摄
10月29日,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了济宁市汶上县义桥镇唐庄村。经过2013农村环境整治,唐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3年以来,该村投资650余万元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土地置换挂钩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施镇驻地村庄单楼独院别墅式改造,对保留村庄实施成片环境综合整治。
10月29日,“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了济宁益海嘉里(兖州)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实地参观金龙鱼产品的原料引进、加工、包装等安全生产重点环节,共同见证了金龙鱼的过硬品质。图为采访团记者参加益海嘉里(兖州)座谈会。
大众网记者 马俊骥
山东济宁,是孔孟之乡、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作为一个煤炭资源型城市,在西部经济隆起带建设中,济宁面临着打造转型升级和经济文化融合发展高地的重要挑战。通过实施工业、农业、服务业系列“三年行动计划”,济宁市正在努力建设成为鲁西科学发展高地、中华儒家文化传承创新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城市和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10月29日,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山东济宁,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硬支撑”、高新科技产业的落户、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都彰显着济宁市在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破题发展等方面作着不懈的探索。
高新企业生产机器人“大脑”,资源型城市谋求华丽转身
走进位于山东济宁邹城的诺博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一条条灵巧舞动的机器人手臂第一时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10月28日下午,在诺博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演示区,机器人或者雕刻、或者切削、或者焊接、或者喷涂,活动自如、灵活精巧,“多才多艺”的机器人引来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记者们的一阵阵惊呼。
山东邹城诺博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工程服务和机器人自动化生产解决方案的大型系统供应商,公司技术人员介绍说:“严格来说,我们不生产机器人,我们生产的是机器人的‘大脑’,机器人按照什么模式动,怎样满足生产的多种需要,都需要我们来编程,才能赋予机器人‘生命’和不同的‘才艺’。”
作为一个知名的资源型城市,在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中,济宁市将打造转型升级和经济文化融合发展的高地,建设国家采煤塌陷地治理示范基地和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积极发展以京杭运河为依托的园区经济和以内河港口为依托的优势产业集群。支持济宁市在带动西部加快隆起、转型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改造提升能源、化工、造纸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商贸流通等特色产业,进一步彰显济宁市现代产业新城、文化旅游名城、生态宜居水城的特色魅力,打造区域性产业、交通、商贸、物流、文化、金融“六大中心”,建成鲁西科学发展高地、中华儒家文化传承创新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城市和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针对煤电产业“一业独大”的情况,济宁市加快发展持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在全市启动了28个转型发展突破点,筛选确定了100家转型升级重点企业重点扶持,以诺博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的比重已达到24.5%。
美丽乡村融合“美丽产业”,文化旅游名城“破题解困”
济宁是孔孟之乡,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在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中,济宁发挥这一优势建设中华儒家文化传承创新区,打造文化旅游名城的战略规划格外引人注目。济宁市将经济文化融合发展,深入实施文化突破曲阜战略,加快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儒家文化、佛教文化、水浒文化三大产业聚集区初具规模。
“济宁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和孔、孟、颜、曾、子思五大圣人的故乡,全国人文景观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拥有‘三孔’和京杭大运河济宁段2处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6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8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8个。文化旅游独具特色,东有三孔四孟、西有水泊梁山、南有微山湖湿地、北有中都佛苑,形成了“东文西武、南水北佛、中古运河”的文化旅游格局。”中共济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次忠介绍说。
文化旅游名城的打造不仅依靠深厚的文化底蕴,还需要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济宁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五城同创”为牵动,实施“碧水”、“蓝天”、“增绿”工程,实施湿地保护修复20万亩,治理采煤塌陷地2.1万亩,建成省级生态示范县6个、示范乡镇28个。
整齐明亮的两层小楼、平坦开阔的文化广场、干净宽敞的街道,加上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留守儿童课堂、高大上的智能社区管理系统……让人很难相信置身于一个农村。在济宁市汶上县义桥镇唐庄村,采访团成员了亲身感受到了济宁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文化融合发汗的取得的成果。
唐庄村是首批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之一,除了村容村貌和硬件设施的提升完善,根据济宁市生态文明建设、经济文化融合发展的规划,坚持“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富农”的原则,打造“人文景观游”和“生态苗圃养生游”,倾力打造“森林人家”旅游品牌,充分发挥乡村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把乡村旅游业培植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新亮点。唐庄村还充分利用村内闲置庭院,积极打造面食制作为主的麦作民俗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增强村庄造血功能,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一片田野到500强企业,工业农业服务业三年“涅槃”
“六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一望无际的田野,六年后,这里已经是济宁市唯一的500强粮油加工企业。”10月29日下午,益海嘉里(兖州)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向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的记者们介绍说。
作为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益海嘉里(兖州)粮油工业有限公司落户济宁,发挥产业带动作用,立足鲁西南优良小麦产区,率先创立了订单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成立了生产协会,组成了“公司+生产协会+农户”的产业链条,不仅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还极大地带动了周边物流业、餐饮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公司自2009年投产以来实现利税2亿多元,拉动就业5000多人。
为了打破煤电产业“一业独大”的限制,济宁市启动实施了工业、农业、服务业系列“三年行动计划”,打造济宁经济升级版,益海嘉里(兖州)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我们坚持‘科学发展、争先进位’总基调,推动工业化、城镇化‘两化并进’,实施新型工业、城市发展、县域经济、文化产业、生态建设‘五大突破’,完善提升民生保障‘十大体系’,全市呈现出经济平稳增长、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局面。”中共济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次忠介绍说。
目前济宁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超过190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4%,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近10家,4家企业上榜中国企业500强。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862家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到283万亩。去年服务业完成投资930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501.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302.2亿元,均居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第41位。今年以来,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9.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4%,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余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