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革命纪念馆内感受鱼水情深 沂蒙精神彰显时代特色

2014-10-31 17:26:00来源:大众网 作者:
分享到:

最后一匹布做军装,最后一粒米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今天,“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临沂沂蒙革命纪念馆,共同感受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

10月31日,“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临沂沂蒙革命纪念馆,共同感受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
10月31日,“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临沂沂蒙革命纪念馆,共同感受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
乳汁救伤员的红嫂明德英、拥军模范王步荣、舍子拥军方兰亭、宁死不屈的吕宝兰、永远的新娘李凤兰……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背后是沂蒙母亲、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用生命写就的军民鱼水赞歌。
10月31日,“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临沂沂蒙革命纪念馆,共同感受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
10月31日,“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临沂沂蒙革命纪念馆,共同感受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
10月31日,“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临沂沂蒙革命纪念馆,共同感受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 
10月31日,“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临沂沂蒙革命纪念馆,共同感受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 
10月31日,“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临沂沂蒙革命纪念馆,共同感受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
10月31日,“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临沂沂蒙革命纪念馆,共同感受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
 
  大众网临沂10月31日讯(记者 马俊骥)最后一匹布做军装,最后一粒米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今天,“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临沂沂蒙革命纪念馆,共同感受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
  “朔风吹寒屋,血衣刺心骨。新嫂取新被,洗拆忙翁故。夕阳西山落,温暖如新初。一碗鸡蛋汤,情深透肺腑。”这是展示在沂蒙革命纪念馆内一首反映沂蒙军民鱼水深情的打油诗。最后一匹布做军装,最后一粒米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在沂蒙革命纪念馆,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故事让人为之动容。乳汁救伤员的红嫂明德英、拥军模范王步荣、舍子拥军方兰亭、宁死不屈的吕宝兰、永远的新娘李凤兰……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背后是沂蒙母亲、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用生命写就的军民鱼水赞歌。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指出,“山东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传统、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作为临沂市2013年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沂蒙革命纪念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大师程泰宁先生主持设计,设计方案外方内圆,建筑形式简洁朴实,体现质朴高尚的沂蒙精神;暗红色基座稳扎大地,暗示沂蒙精神的革命根基;两组支座承载建筑上部主体,象征着沂蒙精神对革命胜利果实的重要支撑;中间贯穿上下的红色筒体,寓意着沂蒙精神中流砥柱的强大作用。
  自2014年4月26日开馆以来,沂蒙革命纪念馆累计接待团体近千余批次,接待群众近十万人次。沂蒙革命纪念馆作为全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团体与群众学习红色沂蒙精神、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新时期,临沂人民在沂蒙精神的感召下,继续继承与发扬优良传统,在西部经济隆起带建设过程中,坚持沂蒙精神“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深厚内涵,坚强无畏,奋力拼搏,不断向前。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余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