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洁:远宏教授以传统为参照,以超逸为目标

2014-05-06 19:01来源:大众网
分享到:

当今社会所呈现的状态已不同以往,人类的智慧面临着问题多样性与不确定性的挑战,关注艺术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及意义,已成为当下艺术家和艺术批评家们所面临的不可回避、亟待诠释的命题。从本质上讲,艺术创作也含有手艺的成分,也就是说手艺在艺术创作中的价值与意义也不会脱离与时代的必然联系和艺术家本体意识的坚守。

  20世纪90年代以来,追逐西方各艺术流派、风潮的热情逐渐冷却,理性的回归使中国的现当代艺术开始趋于冷静,中青年艺术家们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人性的内在需求及艺术的审美价值。换言之,在当下全球化背景下回到原点重新思考艺术的本质意义和作用,以及对艺术家自身生命状态的审视,艺术家、艺术界似乎表现出较以往日趋成熟的淡定和包容。

  当今社会所呈现的状态已不同以往,人类的智慧面临着问题多样性与不确定性的挑战,关注艺术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及意义,已成为当下艺术家和艺术批评家们所面临的不可回避、亟待诠释的命题。从本质上讲,艺术创作也含有手艺的成分,也就是说手艺在艺术创作中的价值与意义也不会脱离与时代的必然联系和艺术家本体意识的坚守。

  现代陶艺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的时间并不算很久,确切的说真正意义的现代陶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一路走来,不过三十来年。在这期间成长起来的现代陶艺家大多具有上世纪80年代我国几所开设陶艺设计专业的艺术院校的教育背景,在他们求学期间,接受的是我国工艺美术教育体系下“陶瓷设计”的熏陶。同时,也有不同艺术专业背景和接受异国教育的艺术家加入进来。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涌入,考验着年轻艺术家们的理解力和消化力,一时间各种艺术流派开始迅速在中国大陆蔓延,这也使得国内的青年陶艺家们在学校建立起来的“陶瓷设计”观顷刻之间面临被颠覆的境遇。但这也恰好迎合了他们想要摆脱传统及实用功能的约束,而融入艺术领域,伸张自己主张的意愿。

  在各种现代艺术流派和艺术观念此消彼长的裹挟之中,中国现代陶艺经历了蜕变、羽化和再生,从最初的躁动、跟仿,到回归和自省,渐渐走向成熟。在这样的语境里,陶艺家们似乎更加专注于对陶泥和釉彩的物性的美学品质的探寻,以及人与物的交流和平衡,进而达至由技近道的境界。毕竟,“由技近道”和“文以载道”是中国文人始终无法释怀的终极诉求。

  远宏教授十分清楚作为一个当代陶艺家的身份,多年来一直在寻求自我突破。他以传统为参照,以超逸为目标,在传统和现代之间、西方和本土之间反复修正自己的坐标。从他各个时期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始终没有停滞在一个单一的风格样式上。为了寻求语言和形式的突破,他广泛吮吸各种养分,这种苦苦寻找和反复尝试使他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视觉风格,时而粗犷豪放,时而婉约清丽;时而是纯朴的民间风格,时而是清雅的文人意趣,顾盼之间,审慎地经营着自己的艺术领地。反映了一名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艺术家所具有的善思、善究的秉性,以及将艺术的故事真诚、细腻地娓娓道来的功力和才华。

  远宏教授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迷失在种种所谓现代观念的丛林之中,去追逐那些空洞的概念和大而无当的形式,他似乎更加专注于陶瓷艺术语言的探索和个人情感世界的表达。也许是他过于迷恋泥土和釉色在高温中所产生的变化,沉醉于器形和笔趣带来的愉悦,固守民族文化血脉的传承,使他在匆来匆去的观念、流派纷争中,显得异常的淡定与超然。同时,在执着的汲汲孜孜中,不经意间形成了他自己的艺术特点和风格。今天游阅远宏教授的陶艺作品,仿佛远离了世间的浮躁与铅华,陶醉于艺术带给我们的真实与美丽。

  我们有理由相信,远宏教授在艺术上的执着耕耘,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结出越来越丰硕的果实。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魏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