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确定2014年经济工作六大重点 办15件民生实事

2014-05-26 22:25:00来源:济南日报 作者:
分享到:

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济南市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以10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为基础,编制全市“产业地图”,以推进简政放权、完善基础设施、激活管理机制、壮大主导产业为重点,强化园区吸附力和发展活力。

  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济南市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在23天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在全面总结今年经济工作、科学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为了让广大读者更深入详尽地了解会议精神,本报就反映会议精神实质的新亮点、新变化做出解读。

  确保经济有质量的增长

  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优化投资区别对待有保有压

  在优化投资方面,明年我市将着力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解决好“投什么”、“谁来投”、“怎么投”的问题。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在传统重化工业、产能过剩和“两高”产业上狠下决心做减法,在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社会事业上下大力做加法。

  同时,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投资领域,创新投融资方式和渠道,提高民营经济和民间资本投资比重。坚持“四抓四不忘”,进一步完善招商机制,重点实施以建链、补链、强链为重点的产业链招商,确保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引资比重稳健保持。

  继续实施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220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强化国土、规划、审批、环保等服务保障,重点推进天岳碳化硅、重汽考格尔、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齐鲁制药、泉城农业公园等一批有规模、有效益、能带动就业的项目,超前研究策划一批储备项目。

  拓展增量消费、出口都不能少

  以拓展增量为导向,全力搞好消费、出口两个市场。更好地发挥省会消费中心优势,打造外贸转型新优势。拓展市外消费增量,充分用好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带来的人流物流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会展物流和专业市场,实施商品市场开放发展战略,整合高端商业资源,打造省会品牌消费时尚和人流物流集散中心。

  拓展农村消费增量,加快城区蔬菜果品等批发市场整合外迁,在城区外规划建设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开展乡镇商贸中心和农产品产地配送中心建设试点,提高农村消费能级。

  拓展新兴消费增量,扩大信息消费特别是基于互联网的新兴信息消费规模,创新发展文化娱乐、教育培训、体育健身等生活消费业态,发挥养老休闲、健康服务等产业消费放大效应,鼓励新能源汽车等节能环保产品消费,推进设立消费金融公司。

  加快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充分利用济南综合保税区、中日韩自贸区、新加坡(济南)国际科技城等平台,推进加工贸易企业由单一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增加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扩大“海外济南”规模,建设重卡、太阳能、铁矿石等八个海外产业和资源基地,在非洲、俄罗斯、东盟等境外地区设立济南产品贸易中心,鼓励优势企业将产品贸易链延伸到境外。

  财源建设

  特别压减“三公”经费

  以财源建设为抓手,促进财税收入持续健康增长。加快优质税源培育,充分运用税收政策、财政支出、政府信用三大杠杆,扶持一批符合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对财税支撑作用明显的企业加快发展。

  认真落实“营改

  增”政策,加强税收征管,力争明年税收比重再有新的提升。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预算动态管理机制,压减一般性支出特别是“三公”经费,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使用方式。控制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

  画外音

  经济的发展总是波动的,不可能一直向上,也不可能一直向下。持续健康的经济发展之路,不能仅仅体现在增长的数字上,还应该放在如何提高增长质量的着力点上。对照上次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13年“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工作部署,“有质量的增长”这一新提法无疑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目标的再优化、再提升。

  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创新餐饮住宿经营模式服务大众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不等于落后产业、夕阳产业,传统产业的转调绝不是简单放弃、另起炉灶,而是要加快改造升级,走高端高质高效的路子,通过创新升级,生产更多的高端产品和提供更好的服务。

  对冶金、化工、建材、纺织等传统工业实施进退并转、分类指导,制定技术突破、产品升级、企业培育、链条配套、产业集聚、淘汰落后等行动路线,推动传统工业由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由制造为主向研发生产营销并举、由产品竞争向品牌质量竞争加快转变,推动产业向价值链前后两端延伸。

  创新餐饮住宿、批零贸易、物流会展等传统服务业经营模式,紧跟市场需求,面向大众服务,加快调整转型。

  重点扶持发展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

  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新兴产业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最富活力与潜力,谁抢占先机,就能不断放大领先优势,掌握发展主动。

  要重点扶持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医药、节能环保、住宅产业化、文化创意、养老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抓好华芯半导体、二机床数字化研发中心等项目建设。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实施数字智能装备、智慧家居、先进制造综合集成等一批重点工程,以信息化促进研发设计创新、业务流程优化和商业模式再造。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制定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规划、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支持在工业园区内按工业用地政策建设物流、研发、工业设计等配套服务业项目。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着重吸引全省特别是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内新兴产业企业来济设立总部。推动金融改革创新,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规范发展民间融资机构,发挥泰山文交所、企业上市路演中心作用,加快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

  培育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着重抓好平台建设、成果转化、完善机制、高端人才四个环节,鼓励各领域、各类群体创新创业。

  依托53个国家级“金字招牌”,重点抓好国家重大新药研发大平台等平台建设,切实发挥创新谷、济南药谷等孵化器、加速器在推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作用,培育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

  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支持高校院所与企业协同创新,打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和管理,强化技术、市场等专业化配套服务。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和高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引进一批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紧缺适用人才。

  画外音

  可以说,“四个提高、四个降低”是济南经济转型工作的强化升级版,既给出了重点方向,又明确了具体任务。增长速度固然重要,但不能“唯速度论”,按照中央要求,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才能既针对性地解决当前问题,更为长远发展“垫底子”。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余梁

责任编辑:孙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