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当前的主题是“转型升级”,内驱动便是“创新”。当前,改革的声音回荡在神州大地,很多人对创新的认识却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在全面性和深入性上都存在不足。
笔者以为,我国在深化改革上的全面布局,可以为企业的升级创新提供经典范本和权威指引。一定程度上,国家可以看作一家大型企业,企业也可以看作一个小型国家,运作和发展有着极大的共通性,都需要一致的价值认同、完整有序的组织体系和良好的经济运行机制。国家的改革涉及管理、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企业的改革同样应该如此,“技术”只是经济层面的要素。如此,才能是全面改革,才能够深化改革。
据笔者了解,山东的很多企业进行了不少积极的探索,可以作为参考和提供启示。
澳柯玛集团董事长李蔚在谈到转型升级时,感触最深的是员工的观念还停留在过去,没有认识到企业所面临的危机以及转型升级对于企业生存发展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他认为“转变观念”是极为重要的第一步。这就需要在“教育培训”上进行改革,山东对此贡献了诸多有益经验。比如举办“形势任务教育活动”,开展基于市场和企业形势变化的危机应对教育;针对年轻员工开展“每月为母亲寄1000元”活动,培养员工孝道意识的同时,促使他们为多挣出1000元更加积极、勤奋地工作,直接促进企业的生产。这些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推动着企业的发展,本来是改革创新“冷门”的教育培训,成为了山东的“亮点”。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和企业当前的改革重点落在经济领域,这不代表文化领域的改革不重要,而只是进一步的工作重点。建筑施工等行业的企业与转型升级的联系相对较弱,山东的有关企业却没有就此止步,他们转而将重心放在了企业文化建设上,以文化建立认同、凝聚共识、激发斗志,有力保障着生产和促进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反而将“劣势”变成了“领先”。他们的做法,在顶层设计层面首先是进行充分重视,然后对企业精神、使命、宗旨、价值理念和核心价值观等进行准确和明确制定;在实际落实上有印制精美手册、开展专题宣讲和主题教育活动、举办各类员工文化活动等众多切实举措,力求将企业文化播种到每一名员工的心里。这种对企业文化的高度重视是目前市场上所欠缺的,这种重视对企业发展产生的有力推动更不多见,毋庸置疑也是一种“转型升级”。
“人才”是发展的根本已成为共识,企业改革的一大原则是市场导向,在引进、留住和管理人才上如何更好地和市场对接、实现用人机制的革新,是一个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的课题。山东一些企业交出了自己出色的答卷,他们认为越是高端的人才便有着越大的自我实现需求,市场的高度发展又为他们提供了更多施展自我的机会,留住他们就变得具有难度,解决这一难题只有有效借鉴市场模式、充分照应人才需求并与企业自身需求和发展相结合。他们的做法是为高端人才搭建个人平台并提供各项资源,在成果上采取类似“合作”的模式,于是有效化解了问题。有的企业认识到宽松的环境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采取了对研发人员“只奖励不处罚”等有效举措,使人才获得了他们最为看重的尊重,从而对企业更加具有归属感、更加具有干劲。可以看到,这些举措鲜明的市场化特色和耀眼的人文光辉,堪称创新的典范。
以上只是山东企业全面创新、深入改革的几个侧面,山东的成就远不止于此。不难发现,创新上的遍地开花和改革上的日渐全面深入,正愈来愈明显地呈现为奔涌在齐鲁大地上的潮流和趋势,当前的变化和成就,仅仅只是开始。(文/单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