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山东考察
认真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汇聚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
认真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汇聚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
作为春晚总导演,冯小刚将为观众们奉上什么样的"年夜饭"?
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用极限人生书写人生极限。
人代会17日开幕,会期6天。政协会16日开幕,会期5天。
她叫于书博,是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2010级舞蹈编导班学生。她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舞蹈家。她的人生,本应在舞台上、聚光灯下。然而,2011年的一次舞蹈排练课上,她忽然倒地,后被诊断为外伤型脑梗,左侧肢体一级瘫痪,舞蹈梦被判“无期”。
编者按:中国梦,我的梦,习总书记用“五个意味着”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要与当代中国价值观紧密结合,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中国梦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在为中国梦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梦想。从即日起,大众网刊发“记录追梦人”系列报道,书写工、农、商、学、兵等一线工作岗位上的普通百姓、中坚力量的梦想,反映他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奉献、自强不息、勤恳工作的精神风貌。希望这些梦想能够成为我们为之奋斗的精神源泉,让我们为这些梦想而努力前行。
记录追梦人(3)
折翼舞者于书博的别样光芒 让舞蹈康复人生
大众网记者 张利然 见习记者 张翊
于书博对未来充满期待。
引子:
她3岁与舞结缘,6岁习舞,16岁以舞蹈专业排名全省第一的成绩被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录取;
她获10余项省级大奖,代表学校赴韩参加国际现代舞艺术节演出,获得国际友人的真切赞赏,参加北京舞蹈学院编创剧目独舞《梦的移动》,深受北舞教授称赞
……
她叫于书博,是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2010级舞蹈编导班学生。她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舞蹈家。她的人生,本应在舞台上、聚光灯下。然而,2011年的一次舞蹈排练课上,她忽然倒地,后被诊断为外伤型脑梗,左侧肢体一级瘫痪,舞蹈梦被判“无期”。
但是,她不言放弃,从最基本的翻身、拧镙丝练起,一步步走向康复。如今,她已经能够起舞,虽然肢体动作已不如从前顺畅,编舞时却融入了更多对生命的理解。
她说:我和这个世界有过争吵,而最终和解。爱,会让一切变得温暖。我只是提前谢幕,舞蹈生涯仍将继续。我现在的梦想,是做一名舞蹈治疗师,让舞蹈帮助更多的人康复。
追求舞者的完美,荣誉掌声接踵而至
“播下飞舞的梦想,追逐在阳光的大道上,想要拥有蓝色的天,便需要一双勤劳的翅膀。”从小习舞的于书博在日记中这样写。她说,每当穿上舞蹈鞋和练功服,她就有一种要飞翔的感觉。
上大学以后,她让勤奋成为习惯和常态:多次代表学校参加省级比赛,斩获大奖无数。专业上的出色似乎不仅仅是于书博的追求,她在其他方面也追求完美:16岁时,作为大学班级里年龄最小的学生,她成为2009级艺术学院唯一一名女班长,她投身于社团联合会的调研工作以及拉丁舞社团的建设,时常担任校迎新晚会、音乐专场的舞蹈编导,刚满18岁就光荣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在舞出梦想的道路上,她享受着舞者生命的旅程,飞扬在梦的海洋。荣誉、掌声,亦伴随着她的努力与追求,接踵而至。
突发外伤型脑梗,舞蹈人生惨遭折翼
2011年11月23日的一次舞蹈训练课上,于书博像平时一样,极尽对自己身体的雕琢,然而就在一瞬间,头部重重地摔在了地上。经诊断,于书博患外伤型脑梗,导致左侧肢体一级瘫痪。她突然完全丧失了自理能力,她被医生预言“站起来就是奇迹”,她的舞蹈梦基本上被判“死刑”。
说话、吞咽都成为问题,最简单的动作是从翻身学起,说话不清楚,笑起来嘴都不会咧开。一天又一天,她不断重复康复训练的过程,拧镙丝、拣豆子……让肢体恢复知觉。而每当闭上眼睛,全都是舞台上、练功房里飞舞的自己。
于书博虽然悲伤,但她没有眼泪,更没有绝望,她接受着一个18岁的女孩不可承受的生命的思考。
4个月后,于书博出院了。那时,她仍然无法支配自己的左侧肢体,但她的心理很平静,她说:“舞者本身对肢体有一定的了解,我相信这个训练的过程不会太短,但我一定会坚持。”渐渐地,于书博左侧肢体越来越有劲儿了,对于舞台的渴望又重新在心里燃起。
在威海市立医院肢体康复训练之余,于书博坚持到舞蹈培训班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北京舞蹈学院等级舞蹈考试。医患联谊晚会上,她坐在轮椅上展现了源自内心的作品《梦之礼》,她说:“舞蹈依然是我生命中不可替代的唯美和高贵”。当众多患者为这曲舞蹈感动落泪时,于书博认识到,舞者,并不仅仅是在舞台上起舞,在聚光灯下飞翔。当她在编舞中融入一定的阅历、融入对生命的感知和思考,会激励和感染更多的人。
战胜命运重塑梦想,让舞蹈帮助更多人康复
如今的于书博仍在康复中,如果你仔细看,会发现她走起路来两侧身体动作很难一致。但即便是在下雪的冬天,她也拒绝搀扶,坚持自己行走。有时,她还会在校园里骑自行车,因为下车时左腿先着地,她摔倒了无数次。有时,她还会跳舞,但过去对她来说轻而易举的托举等动作,如今却很难实现了。
即便如此,于书博已经很知足了。“当我在康复中心看到那些病人,无论哭与笑,都只能发出一声‘啊’的时候,我由衷地感觉到健康的意义。”于书博说。
于书博,你该怎么办?当她身边的许多人问这个问题时,于书博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一个新的梦想在她的心里生根:做一名舞蹈治疗师。
于书博说,她能康复到如今的程度,很大程度上缘于自己是一个舞者,因为舞者懂得如何支配自己的身体,对于康复训练的配合程度,远高于普通人。如何用舞蹈帮助病人康复?于书博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了舞蹈治疗师这个职业。
舞动治疗师,是以现代舞的康复治疗为切入点,拓展身体艺术对医学治疗的参与,根据舞蹈对肢体的康复运用,为处于疾病中的人们提供辅助治疗,把舞蹈的艺术价值重返生命价值。
“假如我不曾倒下,我可能一直是个舞者,光芒来自舞台。而如今,我想用舞蹈帮助更多的人。”于书博并未埋怨曾经的伤痛,反而有一种“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的霍达与平和。
为此,于书博也在努力着。在老师的指导下,她撰写的论文《试论现代舞训练与表演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康复作用》,获得了医学博士的认可,获第十三届挑战杯校级三等奖;她自学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2013年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她以学习成绩、综合排名均年级第一保送山东大学(威海)研究生。
于书博说:“如果命运可以预知或改变,我依然会这样走。”她相信,自己有足够的勇气面对生活中的无奈和失意,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意义。
人物简介:
于书博,女,山东威海人,21岁,中共党员,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2010级舞蹈编导班学生,已保送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研究生。
2009年以全省舞蹈专业排名第一的成绩被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录取。
2010年4月,独舞《乡愁无边》、双人舞《执手百年》获山东省师生技能大赛表演一等奖;
2010年5月,原创独舞《扇愫》获得获山东第五届舞蹈大赛表演一等奖和编创一等奖;
2010年赴韩参加第八届国际现代舞节,担任独舞演员和群舞领舞。
2011年11月在一次舞蹈训练课上突然倒地,被诊断为外伤型脑梗,左侧肢体一级瘫痪,现仍在康复中。
于书博梦想宣言:
假如我不曾倒下,我可能一直是个舞者,光芒来自舞台。而如今,我想用舞蹈帮助更多的人,我梦想做一名舞蹈治疗师,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意义。
花千芳,1978年出生,原名宁学明。初中毕业,外出打工十年,之后返回家乡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务农,养鸡、种地,从事网络写作,成为抚顺市作协会员。代表作有网络连载小说《我们的末日》、《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博文《是谁扭曲了你的信仰》和《击溃抹黑中国的这条战线》等。
济南章丘市刁镇,有一位1989年出生的农村小伙柴会龙,在大学毕业后选择回乡创业,而他创的业与别人不同,是一般大学生都看不上的种韭菜。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成立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用所学的知识改变着村庄,颠覆了传统的种植模式,引领着村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他的梦想就是用知识改变农村,让“农民”成为干净、体面、高尚的职业。
初审编辑:陈凤祁
责任编辑:余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