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王志民:省政协原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齐鲁文化研究,是国内齐鲁文化研究的资深专家。
□ 本报记者 赵 琳
齐鲁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主干
记 者:海内外华人来齐鲁大地拜孔,几千年络绎不绝。那么齐鲁文化是怎样从一个地域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主干、核心文化?
王志民:傅斯年先生在《夷夏东西说》曾提到,从春秋到西汉末年,中国上层的文化只有一个中心,便是齐鲁。我认为齐鲁文化从一个地域性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主干或核心,主要经历了起源、春秋战国、秦汉大一统时期这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中华文明从起源开始,山东就是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在探索中华文明起源时,考古界最早探查的地方之一就是山东。特别是20世纪发现了龙山文化,普遍认为龙山文化是中华民族踏进文明门槛的标志。
第二个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周因于殷礼,殷因于夏礼。”影响中华文明此后几千年发展的制度的主要奠基在周朝。齐和鲁这两个诸侯国在周朝八百年统治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周天子分封诸侯时,当时部队的最高统帅姜太公被分封到齐国,“五侯九伯始得征之”,意思是姜太公可以代表周天子来管理东方的诸侯;最重要的辅政者周公被分封到鲁国,带来了大量的典章、文物、书籍、制度和象征国家文化的资料宝器等,可以在鲁国行“王礼”。
第三个阶段,秦汉大一统时期。正是在大一统之后,齐鲁文化才从地域文化上升为中华文化的主干核心地位。特别是汉武帝大兴董仲舒的儒术,吸收了阴阳五行、黄老道家、方术等,这些都兴盛提升于齐国的稷下学宫,实际上也是齐鲁文化的融合。
承担起历史重任
记 者:齐鲁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在中华文明发展中有特殊的地位。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山东应当有什么样的历史担当?
王志民:在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中,齐鲁文化始终处在核心、主流的地位。历史上,山东人用他们的文化实践,担当起了主流文化创造者、实践者、传承者的责任。当今,山东人当然也要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走在时代的前列。
《易经》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刚健有为、奋发有为的精神,在齐鲁文化中、在山东人身上体现得特别突出,是齐鲁文化的一种重要精髓。春秋战国时期,齐鲁之人争强图霸、奋发有为;秦汉以后,山东人像潮水一般涌入关中地区,焚书坑儒当中的儒生,主要就是山东人。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山东人的一种文化精神,就是想有作为。
现在都说山东人实在、诚信,形象、声誉好,实际上这就是传统的美德传承和保留得好。山东人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根基,在历代山东人中,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家庭传统,这对我们今天来说仍值得传承弘扬。所以弘扬齐鲁文化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完全一致的,而且山东人应该做得更好。
丢了文化传统就丢了根本
记 者:从实践层面,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因子?
王志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讲清楚”,其中一个就是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丰厚的文化滋养。我认为,有中国特色首先必须是民族的,就是要建立在优秀的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如果丢了民族的东西,也就是中华文化传统的东西,就丢了根本,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就没有中国特色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但与传统文化是很难割裂的。比如说核心价值体系24个字,其中就有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的精华,尽管我们不可能从经典典籍中找到一一对应的字句,但是在传统文化中却有类似的表述。
比如诚信,从古到今的涵义基本没变。古人讲诚信,我们现在仍然应该讲诚信。诚信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个准则,尽管时代变迁了,但是这个准则不能变。有些传统文化是一脉传承的。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厚的文化滋养,并不是把几千年前的东西全都照搬过来。现在弘扬传统文化,是在弘扬一些精髓、理念、根本,而不是具体做法。比如“仁义礼智信”的“礼”,过去说是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拿到今天来说显然不能完全适用。过去讲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就是要忠于皇帝,现在则是爱国,国家的代表是人民。随着时代的变化,“忠”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孟子提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现在要从“忠”里吸收爱国的思想,从“民本”里吸收民主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