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向上向善的山东正能量 乡村儒学全国关注

2014-11-21 07:06:00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李占江
分享到:

每天乘坐公交车上班,公交站牌附近“二十四孝”“勤俭节约”等公益广告,总让威海市民徐露露忍不住多看几眼。巧借新生入学这个关键节点开展道德教育,是该县推行“道德仪式化”模式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一个缩影。

  初冬时节,漫步齐鲁大地,一股蓬勃生长、向上向善的新风扑面而来:一幅幅公益广告夺人眼球,一群群志愿者活跃街头,一座座儒学讲堂乡音袅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2013年12月,中央颁布《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我省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与《意见》精神过程中,以构筑山东道德高地为目标,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齐鲁优秀文化为立足点,以实现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突破口,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打造起“美德山东、文明山东、诚信山东”建设品牌,努力在道德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

  示范引领

  好事就上榜,好人有好报

  无棣县海丰街道三里村82岁的老人余修怀,见人就夸自己的儿子。但就在前不久,这位老人还迈着蹒跚的步子到法院状告3个儿子不孝。

  老人没想到,县法院立案庭庭长林建敏没有立案,而是请来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庞玉录调解。庞玉录讲了“百善之行孝为先”的故事,3个儿子面红耳赤,当场签订了每月付赡养费500元的调解书。

  庞玉录是无棣县人民法院请来的18位“道德模范”之一。请来“道德法官”,组成“道德调解室”,将道德因素引入司法调解,让“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现身说法调解家庭纠纷,由“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出面调解经济纠纷 ,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在无棣,群众逐步形成有了矛盾纠纷先找德官再找法官,先进德庭再进法庭的习惯。

  探索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山东人孜孜以求。自2007年起,我省启动实施“四德工程”。家庭美德突出“孝德”,职业道德突出“诚德”,社会公德突出“爱德”,个人品德突出“仁德”。公民道德规范具体化、生活化,说的是群众贴心入耳的话,树的是群众触手可及的杆,让善行义举上榜,为凡人善举立传。

  一个“德”字,功德万千。为普通群众树碑立传,在我省各地形成了“人人做好人,好人做好事,好事就上榜,好人有好报”的浓厚氛围,如今,“上榜”已成为最时髦的词。截至9月底,全省80%以上的村庄、社区等建起善行义举四德榜,先后有3000多万人次上榜。

  为更好地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我省广泛开展了先进典型、道德模范、“山东好人·每周之星”推荐评选活动,建立村、乡、县、市、省五级典型群体,把重点典型、最美人物、身边好人宣传结合起来,形成明星闪耀与群星灿烂的先进群体结构,产生覆盖全面、远近皆宜的示范效应。

  用好一个“榜”,抓好一个“推”,正是提倡从群众身边好人好事学起,一个带动一群,一点影响一片,星火燎原,形成声势。去年以来,全省涌现出县以上道德模范典型1万多名、“山东好人”941名。 蔚然成风的志愿服务,涌现出一批响亮的公益品牌。国家电网山东电力系统的“善小”、青岛的“微尘”、济南的“泉城义工”等,在齐鲁大地家喻户晓。

  以文化人

  弘扬传统美德,践行当代价值

  矗立在泗水乡间的尼山圣源书院,汇集了德高望重的学界前辈、年富力强的大学教授和初出茅庐的青年才俊,是一座由四面八方的学者自发建立起来的文化大讲堂。他们不计报酬,扎根农村,用开坛讲学的方式把儒学教育带回孔子的诞生地,使当地的社会风气为之一变,形成了一种令人欣喜的“山东乡村儒学现象”。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期许。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

  在有孔孟之乡之称的济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脚步坚实有力:曲阜“彬彬有礼道德城市”“厚德任城”“端信兖州”“德行微山”“爱满泉乡·幸福泗水”“诚信金乡”“大义梁山”等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道德建设品牌逐步打响;泗水县“乡村儒学讲堂”、曲阜市一村一名儒学讲师等,在全省、全国引起广泛关注。在鲁北小城宁津,诚信社会建设虚功做实,对涉及公职人员、村民、市民、企业的诚信标准逐一细化,划分等级,全县40多万个人、近2万家企业建起了诚信档案,富民强县的道德根基越扎越深。

  回归文化起点,唤醒文化基因。目前,我省正着力构建孔子及儒家思想研究传播体系,打造世界儒学研究学术高地。研究方面,仅从重点科研项目看,今年立项的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中,传统文化研究就有196项,占了近一半。传播方面,则实施古籍发掘整理、东夷文化溯源、齐鲁文化重大题材艺术创作、孔子及儒家思想展示“四大文化传承展示工程”,以此为引领,用多种形式挖掘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今年以来,我省还广泛组织开展“弘扬传统美德、践行当代价值”主题活动,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创新民俗文化样式,建立和规范礼仪制度,实施中华传统美德进校园,在大中学校开展成人礼教育,打造“中华泰山成人礼”“孔子文化月”品牌,探索建立青年优秀传统文化研习院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青年研讨、学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润物无声

  让核心价值观融入工作生活

  每天乘坐公交车上班,公交站牌附近“二十四孝”“勤俭节约”等公益广告,总让威海市民徐露露忍不住多看几眼。

  在威海市,从市区主干道到次干道,从人民广场到各大公园、社区广场,从户外墙体到小区宣传栏,从医院到学校,从公交车站点、机场、汽车站、火车站、码头到写字楼,城市的大街小巷、公共场所都能见到“请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厉行勤俭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等内容的公益广告牌,成为流动的“文明宣传员”。

  核心价值观只有让人们在生活中处处感知、时时领悟,融入社会生活,才能真正被接受、被践行。我省各地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坚持联系实际,融入群众生产生活,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效果。

  “莒城西,浮来山,莒鲁结盟在此间。浮来山,定林寺,有棵千年银杏树……”10月9日,一阵朗朗的诵读声从莒县第二实验小学的活动室中传来,一批刚入学的小朋友们纷纷穿上了典雅、庄重的汉服,参加了隆重的“开笔礼”仪式,迎接自己的读书生涯。

  “开笔礼”仪式上,学生们诵读了《莒文化》《弟子规》,举行了正衣冠、朱砂启智、击鼓明志、启蒙描红、感恩鞠躬等仪式,一张张稚嫩的小脸上满是神圣、庄严。一个个紧凑的仪式环节,使学生们在第一堂课就学会懂礼仪、明志向、心怀感恩。

  巧借新生入学这个关键节点开展道德教育,是该县推行“道德仪式化”模式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一个缩影。像莒县一样,我省各地结合重要人生节点和重要工作节点,把核心价值观与成童礼、成人礼、新婚颁证礼、医务人员授帽礼、新驾驶员颁证礼、诚信纳税礼等多种仪式相结合,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各行各业,融入人们的工作,融入大众生活,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大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余梁

责任编辑:王晓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