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沧"雷锋驿站"志愿服务擦亮青岛北站窗口

2014-03-03 15:49来源:青岛文明网
分享到:

“每天都要接受大量咨询,解答问题说得口干舌燥不是夸张……”曲立中、雷国春、孙丕香等志愿者一站就是3个小时,“李沧区文明办在青岛北站安设了30块导向牌,东西广场出入口放置了14条公交线路沿线各站点展牌,再不明白就找咱们‘雷锋驿站’,我们是吃、住、行的‘活字典’!”

  

 

“雷锋驿站”的志愿者正在帮助旅客联系接错站的家人。 

 

  2014年1月10日,新建的铁路青岛北站开通,在迎来春运客流高峰的日子里,每天都有百余位“红马甲”——青岛李沧“雷锋驿站”的志愿者们穿梭在熙熙攘攘的客流中。后海的北风清冽刺骨,刮得他们的脸庞成为清一色的“高原红”……  

  新车站来了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  

  王礼径是“红马甲”中的一位,也是这批志愿者的“小队长”。“家里大小琐事暂且交由家人打理,每天7:30到岗,晚上5:30离岗……自青岛北站通车以来,天天照旧。”2月24日,春运高峰结束,王礼径数了数参加志愿服务的天数,共40多天。  

  铁路青岛北站为国家一级铁路枢纽,预测2015年旅客年发送量将为925万人,目前主要开通东北方向的列车。根据王礼径的介绍,春运期间,每趟车的客流量在千人左右,日客流量近万人,下午是旅客回青的高峰期。  

  “这是一处新建的车站,与地铁等交通设施的衔接部分正在施工,有些设施还无法投入使用,而周边配套建设的东西广场也没建好,旅客对这里陌生,北站周边餐饮、住宿等条件并不具备,这就需要软性服务迅速跟上,尽可能为旅客提供周到服务,让旅客一出站门知道怎么走,在哪里住宿、吃饭……”青岛北站开通前,青岛市李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正是“雷锋驿站”扎根青岛北站的初衷。  

  在李沧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团区委、区妇联、区委区直机关工委等部门的积极倡导下,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招募活动迅即启动。据了解,志愿者主要在青岛北站开展一系列细微服务,例如引导乘客走非机动车道和斑马线,告知乘客乘坐或换乘公交车的线路、出租车搭乘地点、候车厅和售票厅的具体位置等,帮助老人和带孩子乘客提拿行李等。  

  他们像一盏盏灯照亮旅客的心  

  王兴立、张瑞连夫妇是首批报名的志愿者之一。“东广场的扶梯还没启用,我个头大,就和另外三个志愿者在扶梯下面帮助旅客提行李。那天,正是下客高峰,瑞连她们在前面疏导人流,我们4人将一位坐轮椅的老人抬了上去……”王兴立说,“常常能听到旅客说,青岛真好,车站上还安排志愿者帮忙,挺温馨的!听了这些话,我们感到作为一名青岛人很自豪,心里也暖洋洋的。”  

  “目前,青岛北站‘雷锋驿站’设有志愿服务人员百余名,其中有固定志愿者40余位,其余为高校学生、机关干部、医疗人员、社区居民等前来轮岗的‘流动志愿者’。”李沧区文明办主任杨增远感觉,“雷锋驿站”常驻青岛北站,就像是一盏明灯,照暖了不少回家或出门的旅客。  

  今年腊月二十七,乘坐K701次列车回家的陈述(化名)在“雷锋驿站”里感受到了一种触动心灵的温暖。陈述41岁,在外地打理公司多年,谁知查出癌症晚期,他在回青岛过年的路上,离家乡越近越觉得无法向父母启齿,下车后徘徊在车站迟迟不归。他在“雷锋驿站”倒水吃药时,被志愿者发现,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心理疏导,志愿者终于说服陈述,他抹掉了眼泪,决定放下心理包袱回家陪父母过春节。  

  把城市文明的窗口擦得更亮  

  “每天都要接受大量咨询,解答问题说得口干舌燥不是夸张……”曲立中、雷国春、孙丕香等志愿者一站就是3个小时,“李沧区文明办在青岛北站安设了30块导向牌,东西广场出入口放置了14条公交线路沿线各站点展牌,再不明白就找咱们‘雷锋驿站’,我们是吃、住、行的‘活字典’!”  

  2月18日,通化开往青岛的列车晚点,王礼径没有准点离岗,他在东广场延时执勤了一个多小时。“得有一百多人找我咨询,一句接一句,呵呵,忙得我团团转……回家时天都黑透了,但是,想起手提大包小包的旅客因为我在那里一站就少走了弯路,心里骄傲着呢!”  

  有没有统计一下40天的工作量?面对这一问题,王礼径粗算了一下:咨询服务不计其数,大件行李搬运三四千次,为旅客搭把手、换零钱、借电话、退换票、找家属等琐碎事情也得有四五千件,手机甚至成为帮助找亲属的“公用电话”,开展志愿服务不少于6万人次……  

  “王礼径特别敬业。”杨增远说,“1月18日他女儿出嫁,到了中午,老王回去赴宴,下午1:30就赶了回来……4月25日,2014青岛世园会将开幕,我们也将继续招募像老王这样热心公益的志愿者,让志愿服务在主阵地——李沧区遍地‘开花’。”  

  记者从李沧区委宣传部了解到,“雷锋驿站”志愿服务品牌将常驻青岛北站,与青岛北站联合管理办公室形成互动机制,成为擦亮青岛城市文明的又一扇窗口。并且,作为李沧区志愿服务常态化的一块“试验田”,将尝试联合全区其他志愿团队的服务力量,探索建立资源整合、统筹调配的志愿服务格局。(青岛日报)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