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一家五口合影。(摄影:陈心同)
人民网济南3月27日电 (刘颖婕)因为一个期盼的眼神,19岁的她把非亲非故半身不遂的邻居老爷爷接到了自己家中抚养,这一养就是35年。又因为一份承诺,54岁的她承受住失去丈夫的痛苦,和儿子一起履行这份养老到底的诺言。她就是房泽秋,山东济南市一名普通的下岗女工。
一个期盼的眼神 邻居爷爷接回家中
3月26日一早,记者来到了位于济南市公交花园小区内房泽秋的家中,一入家门,就被阳台温暖的阳光和满地的绿色植物吸引,而96岁的李玉柱老人带着帽子,十分精神的坐在安置于阳台的床上正喝茶看报,无论是床铺还是老人家的衣着都干净利落,丝毫没有异味。当记者走近与他问好时,老人家虽然听不清楚,但也热情的扬起手同记者打招呼。他床头前的桌上有茶杯,药品以及草莓和山楂片等零食。
房泽秋今年54岁,是济南丝绸厂的一名下岗职工,而李玉柱原来住在一个工地上看门,他俩原来是住在曲水亭街附近的老邻居。1979年,61岁的李玉柱突发脑血栓住院,并落下了半身不遂的毛病。他一生未婚,无儿无女,也没有亲人,医院就把消息送给了房泽秋。“都是老邻居,我就经常跑去医院看他,那会儿看到他身上都招虱子,又没人照顾觉得可怜,所以就每周五都去医院。一到周五,病房的人都说李爷爷一整天盯着门看是不是我来了,老人那种无助期盼的眼神触动了我,不去不忍心,所以每周都去。”
房泽秋告诉记者,他和爱人于海的结合也由于照顾李爷爷而促成的,“我和对象两人是一个厂里的同事,他往医院跑的次数比我还多,他上三班,我是长白班,所以于海就去帮助老人洗澡、理发和一些力气活,而我就洗衣服洗床单。”也是于海的这份热心和诚恳,打动了房泽秋。
那年19岁的房泽秋,连自己家中的老人也没有这么细心照顾过,而她看来,对李爷爷的照顾是一种责任,你不管他就没人管他,不去照顾既不忍心又挂念着。老人出院后在工地住了一段时间,可是每天去照顾他的路上光骑自行车来回就是两个小时,母亲和奶奶看着房泽秋和于海跑来跑去很辛苦,于是在住房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同意房泽秋把老人接到家里照顾,这一照顾就是35年。这些年来,每一次搬家房泽秋都会带着老人,已然成为了超越血缘关系的一家人,直到现在房泽秋还称呼李玉柱是“二爷爷”。
一个突然的变故 两代人接力坚守承诺
1982年,房泽秋和于海结婚,就将老人接到了借的房子里一起生活。1984年,房泽秋的儿子于霄宁出生,四口人住到了一间27平米的一室一厅,1990年,房泽秋下岗。回想这些年来,房泽秋在难熬的时候也会哭,于海鼓励房泽秋挺过去就可以了,既然接过来就负责到最后,所以一直没放弃对老人的照顾。而令房泽秋最难熬的是,1998年4月份老人骨折住到山东省中医院,需要做牵引卧床离不开人,已经在外创业半年的她,却毅然放弃工作回家,白天她和弟弟照顾,于海夜里去医院陪床,住了两个多月的院,老人回家后又卧床三个月不能动,“当时房子又小,老人不能动拉尿都在床上,看病花了那么多钱,那时的天气又闷又热,真是我度过的最难熬的一个夏天。”房泽秋讲道。
同年10月份,李爷爷又得了心梗还要住院,房泽秋没有工作,丈夫于海是济南公交的一名维修工,工资也并不宽裕,却给老人打了3天的进口药物救命,一针就是600多。本身家里没钱又借钱,大夫一下催款单就着急,这些年一直是借钱还钱,直到现在房泽秋家中还有没还完的债务。也因为这一次住院,老爷爷全身瘫痪,唯一能动的只有右手。
2010年,一家四口搬进了如今两室一厅的新房子,于霄宁这一年才有了自己的床。2011年,于霄宁和媳妇王娜结婚了,本以为一家人幸福的日子就要开始,没想到2012年6月,于海在工作时发病倒下,一句话也没有留下就去世了。房泽秋感到天都要塌了,白天要去给于海出殡,晚上要强忍着悲痛给老爷爷做饭,洗衣服,洗脸,为怕老爷爷伤心,至今都没有告诉老爷爷于海去世的消息。很多人都劝房泽秋,自己都顾不了自己,把老人送走吧。但是她却一直坚守着和于海的承诺,于海去世前总念叨着李爷爷都95岁了,等把老人养老送终后就和房泽秋一起出去旅游,可就在退休的前一年,于海走了,房泽秋一家人还是执意要坚守住照顾老人的承诺。
7月,儿子于霄宁就将房泽秋和老人接到了自己的家里,接过了照顾老人的接力棒。于霄宁回忆道:“小时候都是看着父母照顾老爷爷,基本也不让我帮什么忙。等父亲去世后,我又从头学了一遍给老人的简单护理,现在爷爷上大便都得我带上手套扣,尿管一个月要去医院换上两三次。”
一个新生命的诞生 五世同堂乐观面对生活
儿媳妇王娜是快结婚的时候才知道李爷爷和家里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但她却并不在意这件事,“于霄宁才出生30年,可是老爷爷已经在家里35年了,完全就是一家人,所以知道后也没有什么想法。”王娜表示,她和于霄宁结婚的时候,家里就一个房子,外面还有债务没钱买房子,方泽秋和于海为了让儿子儿媳结婚不给添麻烦,非要搬出去带着老爷爷租房子住。王娜告诉记者:“家里的家具都是我娘家人买的,但这房子是我公公的宿舍,所以听说公婆要搬走心里很难受,决定一起住。可是公婆没告诉我们俩,就自己带着老爷爷突然搬走了,我和于霄宁就想努力工作挣首付在附近买个房子,两家人住的近一些。可惜这个想法还没有实现,2012年公公就突然进医院了……”
2013年,孙子于昌瑞出生,成了一个五世同堂的大家庭。现在,一家人专门把阳台和客厅打通,在宽敞的大阳台上给老人安了床, “本来觉得让老人睡阳台不好,但是主要这里阳光好,打通之后很宽敞,还可以看到外面的光景,照顾起来也方便。”王娜说道。阳台上种满花花草草生机盎然,在老人床上就能看到客厅里的电视,虽然老人家听力不好,但是就喜欢看电视,家里的电视为了给老人解闷,几乎是24小时都开着。
为了照顾老爷爷,家里必须要留人,老爷爷一会儿看不见人就要喊人,有时候他会喊“云啊,云啊”,这是房泽秋的小名,有时候还会喊于海的名字,但是等人过来之后就说没事,后来家里人才明白老爷爷就是想要看到人,王娜怀孕的时候,甚至都睡在老爷爷旁边的沙发上。“我和于霄宁很少能一起出去,两人一起逛街都是不可能的,如果要去个超市,就在黑板上写字说去上街买菜,一小时回来,老爷爷就看着表,如果回来晚了,还会抱怨一下。除了耳朵听不见,老爷爷思路还是很清晰的。”王娜告诉记者。
在于海去世之前,儿子于霄宁一直是从事全职工作的,但是后来接替了父亲照顾老爷爷的责任,由于没有更多时间工作,他辞去了原来全职的工作,找了一份可以在家工作的兼职,收入比起全职时少了一半多,媳妇怀孕后也没有出去工作,“为了让母亲保持原来的作息规律,回家能吃上热乎饭,等媳妇给孩子断奶后就出去工作,我退一步,一家人都过得方便。”于霄宁说道。
如今,房泽秋在做一份销售家具的工作,她每天早晨6点起床,给老爷爷洗脸洗手,锅上蒸上包子,弄好稀饭,有时候冲上营养餐,伺候老人吃饭,直到8点都在不停忙活,然后就出去上班。中午儿子儿媳在家里伺候老人吃饭,由于老人牙口不好了,下午给打点水果汁补充营养,老爷爷年轻的时候喜欢喝酒,所以晚上吃饭时还喝点啤酒,睡前喝酸奶还有螺旋藻等营养品也要吃上。一家人虽然收入不宽裕,还有孙子的费用有些压力,却从未降低老爷爷的生活质量。
在见到房泽秋之前,记者以为她会是一脸愁容,或许因为劳累有些弯腰驼背的人,而见到她后,才发觉岁月似乎并未在她脸上留下任何痕迹,可以说是一个洋溢着幸福和美丽的女人。她表示:“虽然这三十五年生活中失去了点点滴滴,但是得到了更多的幸福。就像我爱人于海说的,感觉就是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也算是传递正能量了。”
在儿媳王娜眼里,婆婆是个乐观坚强的人,“上初中的时候婆婆的父亲就不在了,为了弟弟上学,她便自己辍学工作了。19岁又把老爷爷接去照顾,一辈子不停的操劳。婆婆生于宵宁的时候大出血,要输700毫升血,因为家里经济困难竟给硬撑过去了。而公公也是一个从来不多说话,却是非常热心无私的人,所有人都说他是个好人。”
在采访过程中,房泽秋一家人多次强调,其实照顾老爷爷是他们一直都在做,而且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也接受过一些媒体的采访,但总觉得没有做很多,无非就是35年这个时间长一些,回想之前难熬的时候确实有,但是都过去之后就忘记了。
老爷爷有的时候也会说“没有云,我活不到今天。”老人是家里的一个“宝”,孙子有时候在家中乱爬,每当老爷爷看到孩子有些不稳的时候,就急着喊“看孩子!看孩子!”。孙子一见到老爷爷也总是笑,生活还是会眷顾善良的好人,看到一家五口乐观如阳光一样的面对生活,希望这份孝心可以感染社会中更多的人加入到孝敬老人的行列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