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刘增文:应充分利用青岛与克莱佩达友城平台

2014-12-16 19:22:00来源:大众网 作者:余梁
分享到:

当地时间12月7日下午, 山东省新闻采访团一行六人来到位于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的中国驻立陶宛大使馆采访,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刘增文介绍了中立关系近年来的最新发展和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深化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的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应充分利用青岛与克莱佩达友城平台

——访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刘增文

  

  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刘增文介绍了中立关系近年来的最新发展和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深化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的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大众网记者 余梁

  当地时间12月7日下午,山东省新闻采访团一行六人来到位于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的中国驻立陶宛大使馆采访,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刘增文介绍了中立关系近年来的最新发展和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深化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的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刘大使,您任中国驻立陶宛大使以来,中立双边关系在中国与中东欧合作的框架内取得了哪些新发展?在推动双方政治、经贸、文化、教育、地方合作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请问您眼中的中东欧与中国关系近年来有何发展?

  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刘增文:两国建交24年来,双边关系总体上发展顺利。中国重视发展同立陶宛的友好合作关系,加强了解、增进友谊、促进合作是双方的共同愿望。我相信,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精神,彼此照顾对方核心关切,双方将会进一步增进政治互信,扩大并深化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立方重视并积极参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今年多位部长和副部长亲自率团出席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框架下的各项多边活动。双方在地方交往方面也有新进展,除原有的3对友城外,今年考纳斯地区与浙江省嘉善县、阿里图斯市与浙江省宁波市均签署了友好交流协议。我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立关系和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一定会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记者:去年11月,李克强总理出席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时强调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互利合作,将2014年定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投资经贸促进年”,请问一年来中国与立陶宛在互利合作方面有哪些进展?

  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刘增文:今年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投资经贸促进年”,在这一年里,双方举行了多个部长级会议、专题研讨会、论坛,商品展等,通过从政府到民间的一系列各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彼此的投资经贸合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立陶宛是中国在波罗的海地区最大的经贸合作伙伴,双方经贸合作多年来一直保持平稳增长势头。据中方统计,1-9月,两国贸易额为14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12.8亿美元,进口1.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1%、2.1%、31%。同时,我也高兴地看到,包括山东省在内的一些中国地方和企业看重立的区位优势,已积极行动起来开始深入考察并在立投资建厂等。

  记者:中国-中东欧1+16国家领导人2013年在布加勒斯特会晤达成共识,发表了《布加勒斯特纲要》。在《12项举措》中,中国提出“设立总额100亿美元的专项贷款”和“发起设立中国-中东欧投资合作基金”。您如何评价《布加勒斯特纲要》对促进各方的务实合作的作用及一年来的实施成果?

  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刘增文:《布加勒斯特纲要》明确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合作共赢”三项原则,涵盖了双方重点合作的六大领域,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首份纲领性文件,为双方合作更加积极、平稳地向前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纲要》发表一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投资经贸、金融、互联互通等各领域合作都取得了积极进展。

  记者:作为大使,您的日常工作中的侧重点有哪些?您最看重取得的哪些成绩?您认为如何进一步促进中立双边关系和地方合作?

  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刘增文:作为大使,我更希望看到中立双边关系能够得到稳定、健康、顺利向前发展,不断夯实两国友好合作的基础,有利于双边长远发展及互利共赢。中立两国相距遥远,但阻挡不了两国人民期望扩大彼此交往,增进相互了解的愿望。使馆主办和参与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如出版两国摄影家作品画册、举办图片展览、参与维尔纽斯亚太节、支持孔子学院举办交流活动等,均取得了良好效果。从这个角度讲,文化交流是促进双边关系的重要渠道,它可以带动其它更多领域的交流。地方合作也是这样,双方你来我往地交往多了,彼此了解各自优势,合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记者:目前立陶宛市场对中国有何机遇?山东资本和企业在立陶宛有什么机会?如何更好地开拓立陶宛市场?

  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刘增文:立陶宛投资环境良好,是波罗的海三国中最大的国家,也是欧盟经济发展最快的新成员国之一,其稳定的国内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商前来投资,具有较好的商业环境。当然,任何合作开始都会经历一个相互熟悉和相互磨合的阶段,在看好合作前景的同时,也应客观地看待投资过程中的风险。立国家较小,市场规模有限。要客观分析立市场特点,充分利用当地辐射欧盟和独联体国家的区位优势,选择合理的特别是立方重视的投资合作领域,如设立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组装基地或物流中心等,避免盲目投资。青岛与克莱佩达是友城,业已奠定了合作的良好基础,应充分利用这一平台。

  记者:很多中国人对立陶宛的了解都是始于篮球、爵士乐等。您如何看待双方人文交流在加强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中的作用?您认为立陶宛最吸引您的地方有哪些?您对山东的印象如何?

  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刘增文:应该说,人文交流在促进两国友好关系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立陶宛篮球水平非常高,在今年的男篮世界杯上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立著名篮球教练约纳斯还曾执教过中国国家队和广东俱乐部球队,中国球迷和广大民众也通过篮球认识了立陶宛,对这个国家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

  立陶宛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而且不仅我本人,每一位来过立陶宛的中国游客都毫无例外地赞叹立陶宛美丽的自然环境和历史遗迹。

  山东是我的故乡。山东是中国的经济大省、人口第二大省、中国温带水果之乡。同时,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厚的文化底蕴。可以说,山东人既有内陆地区的保守与豪情,又兼具了沿海地区的开放与豁达。

  记者:您对立陶宛媒体非常了解和熟悉,请问您认为两国新闻媒体之间如何加强交流与合作?

  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刘增文:两国的新闻媒体应成为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两国务实合作的桥梁。希望今后双方加强人员交流,多相互走动,了解彼此的合作意愿,形成良性互动。我本人和中国驻立使馆将积极推动两国新闻媒体建立联系,并愿提供必要的协助,让两国媒体能够开展更多有利于发展两国关系的工作。

  记者:立陶宛拥有世界上领先的上网条件,请问中立两国在网络等高科技合作方面有何前景?

  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刘增文:立陶宛拥有较为完善的教育体制,培养了大量受过良好教育、具有高素质的劳动力,为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85%以上的立公民能够熟练使用电脑和网络,这不仅为立发展高附加值产业、提高本国经济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成为立吸引外资的主要优势之一。立政府高度重视生物技术、纳米、机电、激光、信息等高科技科研及产业的发展,其激光和通讯居世界领先地位。应该说,两国在高科技和创新领域尚有很大合作潜力可挖。

  谢谢!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刘宝才

责任编辑:毛德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