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油菜花在阴沉的春天里打着瞌睡,这块被拆迁的地,仍然没有盖起新房。他再次回到了这片村庄,抡起锤头,砸向破旧的电线杆,拆点钢筋,换些种子。
冬季的上海十分阴冷,傍晚的寒风能穿透棉衣钻进怀里。这些工人们正在装扮。
她是中石化日照市第31加油站的一名员工,十几小时不间断的服务已经令其疲惫,但微笑已刻入心中。
竹编,渐渐被塑料和金属代替,藏在地下的工作洞穴中,老手艺被朴实的村民的保留了,至于手艺的延续,他们不想再提。
从清晨四点到上午九点,暴雪中的环卫工已工作了五个小时,吞食冰冷的早餐面包,是今天最奢侈的愿望。
初春的大雾频繁地侵袭着港城,虽然看不清前方,但可以一点一点扫清前方的路。
2014年,《大众日报》创刊75周年,它诞生在1939年烽火连天的抗日岁月,战争年代,大众日报牺牲了578位员工,160多位乡亲为掩护报社社员和器材献出了生命。
面对四面穿梭往来的车辆,她无所畏惧;置身漫卷飞扬的尘埃,她顽强坚守。因为心里装着百姓的安全,怎能不让我们感动。
德州西长庄有几户村民每天都骑三轮走外出5里地“借水”吃,风雨无阻,村民王德成和李女士就是其中的两户代表。面对困难,他们勇往直前,从未退缩,王德成还喜...
中国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养老事业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对于老年人的关爱,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在医院、住家中,也有一位“天使”在奉献,他们是半个儿子,半...
“五一”小长假,烟台南山公园,游人熙熙攘攘,但有些人却仍然在辛勤的劳动着。公园门口,糖画艺人演绎着舌尖上的诱惑;检票处一丝不苟的门卫及汗水湿透外套...
担在肩上的,不只是厚厚的楼板,更是对家庭的责任。
一年之计在于春,哗哗的水流从管道中汩汩而出,唤醒了新的生机,也带来了一年忙碌的开始。愿现在的辛勤能在秋天有个好收成……
不少人都会看到睡在路边的环卫工,但当我看到他的睡姿时心情复杂,甚至生怕快门声把他惊醒。
铁路是港口的“咽喉”,这样的动作李明俊每天要重复数次,因为直线的铁轨,就意味着港口“畅通”。
“五一”期间奋力工作的劳动者。
孙梅英今年60岁,老伴遭遇车祸后常年卧床不起,生活地重担一下压倒了她的身上。孙梅英卖过冰棍、冷饮,但最后选择了修鞋这个行当,一做就是20多年。
火车停站,一个老伯正在对暂时停用的铁轨进行例行检查。他说,他只是一个普通工人,一只铁道上的螺丝钉。
作品简介:农忙时节,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河山镇窦家官庄村,村民们开始了一天的辛勤劳动。
南方,春季早来。天光中,一位农民正在劳作。这个时代,农民群体数量逐渐减少,但仍有人耕作在田野中,宣告春天的到来
一位老环卫工人熟练地扫起巷里巷外的垃圾,这已经成为其生活最日常的一部分。
五一劳动节前,电焊工人正在为节日主题活动的展架进行最后的焊接,建筑起节日梦幻的欢乐。
烟台边防支队首支市区女警巡逻队在2014年5月1日成立,全副武装的女警第一次巡逻防控,在滨海景区形成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挑山工肩挑石板行走在以“奇”闻名的黄山山道上,无暇顾及身边的景色,一步一个脚印向山顶攀登,他们是黄山景区最美的人。
青岛启动市内三区管线普查,这是庞大而繁琐的工程,全需工人们一步一步的检测、绘制。
张秀美说,除了在站台上帮忙外,她还需要兼顾着候车室、服务台、进出站口、售票厅的巡视。遇到问题她就先记录下来,再让其他工作人员去解决问题
记者来到坤升集团的南定煤矿跟随工作人员体验了一把煤矿工人的工作。
滨州市滨城区三河湖镇河东付村刘丙章,擅长木工活。七十多岁的刘师傅,看上有些驼背;泛白的头发上顶着干活时留下的木屑。喝茶、吸烟是他在闲杂时间爱好。年...
无棣县碣石山镇的刘凤图,已是83岁高龄。14年来,他凭借一己之力把村里三纵四横10000多米道路开辟和修建完成。如今,他每天都会时不时的骑车巡逻察看,每遇阴...
列车呼啸而过,车站工作人员的信号灯承载着整辆列车的安危,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让我们肃然起敬。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下班的人归心似箭,为了生计游走于市井之间的小贩们摆上街头,靠着自己的双手撑起家庭的责任,在家庭的层面他们是社会最基层的美丽劳动者。
2014年5月1日,山东省日照市,位于世帆基地的兴业喜来登广场建筑工地,建筑工人正在施工。(日照站 李佩强摄)
2014年5月1日,山东省日照市,贴着“福”字的渔船整齐排列,一位渔民正在海边,准备出海。(日照站 李佩强摄)
2014年5月1日,山东省日照市,一渔民背着虾网正在行走。虾网如同一个大簸箕,高达5米多。(日照站 李佩强 摄)
胎工刘宝粮一天拆修补换货车各型轮胎达二十余条。
在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依然有许多岗位不能被机械所替代。装配工王哲、成宁、曲亚宾三个年轻小伙正在合力将钢轴推入机器之中。
地铁工人 青岛大众网李欣 摄
这是门老手艺,师傅经历了从脚踏到电动的代步演变,为骑行提供着急需的方便,看到行者推着修好的车子再一次上路是老王最大的幸福。
在济南和泰安交界的山村,山地的耕种不同于平原,超过3分的平整土地都算是上天的恩赐。在这片山区丘陵上耕种只能使用小型的耕耘机作为人工劳动的补充。由于韩...
每对新人的婚纱照都是在摄影师各种高难度姿势下拍出来的杰作。
2014年5月2日,济南西部新城济水上苑项目工地一片繁忙景象,五一放假期间战斗在建筑一线的工人们挥汗如雨,忘我的工作着,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最美劳动者。
不论是新闻工作者,还是摄影爱好者,城市的激情、运动员的奔跑、现场的各种精彩瞬间,都在他们呢的镜头下定格成永恒。
蔚蓝的海水里,成群结队的鱼群中,她们自由穿梭其间。一个优美的转身,色彩艳丽的鱼尾搅动着海水,引来观众的阵阵惊叹。她们是“美人鱼”,充满童话色彩的名字。
84岁的寿光侯镇老人宋树信是一个追了一辈子风筝的人。他自幼跟随祖父学习扎制风筝的技艺。扎风筝不但是个体力活,更是个考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活。作为宋...
46岁的毕玉魁虽然双目失明,但从事了20年的推拿按摩,从他手上康复的患者有六七万之多。
骆遂,33岁,面塑师,十几年的酒店美工生涯使得他练就了一身独门绝技——面塑雕刻。
30日中午,在东四路附近,刘志广正用撬棍吃力地将一个重80斤的橡胶井盖掀起。当日实时温度高达30摄氏度,而作为淄博市自来水公司张店分公司城东营销中心的一...
她叫田霞,来自德州,是一个快乐的90后女孩,毕业于德州学院计算机专业,做过话务员、销售员,现在是德州市新语特教培训学校最年轻的特教老师。2011年以来,...
章丘市绣惠镇的一户葱农和雇佣来的帮手一起收葱。大婶高兴地说:“一年之中,收获的时节最快乐!”
这是一支来自柳埠镇的工程队,其中的多数人在50岁以上。王师傅是其中比较年轻的,刚刚50周岁。他们从去年10月份来到这里,开修羊头峪东沟街经十路至文化东路...
他们有的以前开过大车,有的当过兵,也有的干过建筑工人,林林总总,为生活奔劳。虽然有大型养路机械设备,但那更适用于比较大的工程,人工方便快捷,机械不...
她们身穿沾满泥土的工作服,戴着围裙、套袖,面对堆积如山的大葱,每天成千上万次地重复着弯腰、拣选、剥皮、搬运的动作,有人称她们为“剥皮族”,她们依靠自己...
毕培砚提前来到初村边防派出所双岛警务工作站与前一天值班的人员进行交接,穿戴好单警装备,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初村边防派出所双岛警务工作站扼守山东烟台、...
“现在修鞋的人越来越少了。”在济南羊头峪西沟街经十路口,50岁的常立东已经半天没有生意。于是向记者诉说起自己的故事。十几年前他不愿意在老家潍坊昌乐种...
“只要高速公路不封,我每天都得出发!”五一劳动节是劳动者的节日,但对于很多劳动者说,这一天与往常没有什么不同,该干的活还得干,不能因为过节就不干了...
早上5:30,济南长途汽车总站南区的售票员马越就坐到了窗口前。。趁清晨人还不多,她先拿了三瓶水放在桌子旁,自己带的润喉糖先含一颗。“这一上午会不停说话...
“警察真威风!”五一小长假第一天,很多市民和游客在济南泉城广场、车站等地都看到了手持微型冲锋枪、防暴枪巡逻的警察。记者了解到,五一期间,济南巡警将...
他们是普普通通的电焊工,他们一天要焊接无数根钢条,他们身上随处可见被溅出的花火烫伤的痕迹,他们忍受着电火花强光的刺射,忍受着难闻的气味,焊出了坚固...
重体力,高薪,建筑工地——这些标签都属于城市里的建筑工人。他们的辛苦众所周知,他们的生活却不一定为人熟悉,一个美丽的城市始筑于他们的双手。他们不怕...
在枣庄市薛城区泰山路矿务局宿舍的一面墙前,81岁的修鞋老人张家田,头戴一顶破旧的工人帽子,鼻梁上顶着两个镜架腿不一样的老花眼镜,身穿蓝色布外套,胳膊...
早晨四点,天还未放亮,大多数人可能还在睡梦中。穿着橘红色工作服的卜庆云、赵素花夫妻俩开始了一天的清扫工作。夫妻俩的工作区域是黄河二路渤海五路五四转...
在济锅集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走进该集团的膜式壁厂、重型容器厂等车间内,在焊花四溅的膜式壁半成品边,用镜头记录了这一批可爱又可敬的工人师傅们。他...
行走25000多米,翻越1032米的大山,检查沂山转播台的主供线路,确保山东省中东部5个多市的电视及广播转播的供电安全,这是潍坊临朐县供电公司供电所李怀成、...
任铭善,71岁,临沂沂水人。来青岛闯荡生活已经18年,从事收购废品工作长达10年。虽然废品可半收半捡,但每天步行穿梭小区二三十里路,却只能换得四五十元的...
2014年2月14日是中国传统佳节元宵节,大众报业集团临沂新闻大厦把连夜包好的汤圆送给环卫工人,感谢他们为城市的干净整洁做出的贡献。
当下正值时令蔬菜开始丰收的季节,兰陵县作为山东的“南菜园”,是个蔬菜大县。4月11日,在兰陵县蔬菜交易市场不少群众正忙着把蔬菜装袋,往全国各地输送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