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责任、精神—知识分子的破浪利器
烟台市牟平区委党校 冯聪
知识分子,我认为应该是智者、仁者、勇者,就像孔子所讲的: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马克思指出,“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就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这是一种大胸怀,是至善、人间大爱。一个合格、成熟、勇于担当的知识分子,不仅需要有专业的知识积淀、敏锐的理解能力、宽广的视野,更需要有使命感、责任感、社会良知和健康的生活态度。
首先,知识分子应具备三种使命感:第一是历史使命,作为知识分子,知识不仅来源于当前,更要来源于历史积淀,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所贡献,是每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第二是学理使命,因为知识分子是进行学理探究,那就要尊重并严肃对待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接续和传承这种文明,将中国的经验智慧贡献于世界,丰富人类文明。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接受外来知识,人类文明的精髓,然后要为人类文明做贡献。第三是以思想的方式和理论的方式来把握社会实践,从中国实践提炼理论问题,以理论批判的方式审视社会现实,引领社会变革、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被赋予使命的同时,知识分子更应该承担的是责任。第一,理论责任,即为中国社会提供饱含时代精神并延续着人类文明之理想图景的思想、理论模型。当我们构建理论体系时,不仅要关注中国本身,还要关注世界的发展,我们和人类的整体发展密切相关。第二,国家责任,即对国家忠诚,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促成理论认识根植于现实土壤,并对改善现实有所助益。第三,社会责任,即服务于人民,依据现实社会的理想图景,提供进行实践的可行路径,投身实践。第四,个人责任,即维护知识分子的品格,维护思想的尊严与高贵。
中国有句老话,人活一种精神,使命与责任在肩,精神便成为前进的强劲动力。第一,坚守科学精神,信服客观事实、遵从事物的内在逻辑,既不主观臆断也不人云亦云,不贪天之功,实事求是。第二,追求生活真理,承认真理的相对性,践行平等原则。不接受霸权、不接受强权,不管是在我们的国际关系当中,还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平等是人类的基本诉求。第三,体现社会良知,为现实社会实践提供建设性批评与革新。第四,饱含平民情感,以一种平等的现代健康心态、饱含平民情感来体现常人关怀。第五,真正热爱生活,以感恩的心对待生活。
懂得了使命,了解了责任,拥有了精神,接下来我想就怎样去做谈几点体会。
第一,要提高学习能力。我们生活在一个学习型社会,要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首先是要认真学习我们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我们的立身之本。真正的知识分子都是有专长的,但是专长并不意味着我们眼界宽广;不仅要精,还要博,要搭建知识框架,要有自己的知识体系。与此同时,还要投身实践,掌握社会知识。其次就是要严格遵守学术规范,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名誉。信誉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讲至关重要,一个人能够让自己的信誉得到别人的尊重、认可,那么就有了一个坚守的基础。再次要做到学以知新。用新奇的眼光和心态去观察、去倾听、去阅读、去思考,培养问题意识和理论触觉。世界在发生变化,关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可以让我们的新思想、新成果与世界共享,而它的前提就是我们能够有这样的探索能力。学以润身,要滋润身心,促进人格完善。就像蔡元培先生所讲,“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被教育者的人格完善。”还要学以致用。中国的知识分子向来有改造自己、改造社会的心愿,我们学习知识,目的就是和社会需要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追求知行合一、投身实践。
第二,要加强自身修养。唐文治说:“欲成学问,当为第一等学问;欲成事业,当为第一等事业;欲成人才,当为第一等人才。而欲成第一等学问、事业、人才,必先砥砺第一等品行。”所以,加强自身修养非常重要。自身修养,有两个方面是大家都应该关注的。一方面是作为人的修养,我们要善待生活、善待自己、善待他人;作为中国公民,我们要涵养公心、公德,担当公共责任;作为世界公民,我们要对世界未来和人类负有公民责任。另外一方面是作为士的修养,也就是中国传统中的士子精神,我们要养浩然正气,担当历史使命。
第三,抱持理想情怀。我们相信,社会国家的大问题绝不是轻而易举能够解决的。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对人类有信心,相信人性之美,相信人类进步,把成为一流人才作为终身的追求。社会可以平庸,但是你自己必须要追求卓越。就像爱因斯坦讲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最近清华大学出了一本书,叫《红发安妮》。书中一句话我觉得特别好,它说:“想象是人生的翅膀,可以带着我们超越平庸芜杂的物质世界,在心灵的天空歌唱。”
第四,常怀感恩之心。古人云:“有恒产者有恒心”。中国处在变革的昂扬时代,堪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为我们每个人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我们这些知识分子提供了丰沛的资源。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亲友的关心、组织的培养。人,要有感恩之心。常怀感恩之心,常思报国之事,才能超越自我,从而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