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名人孔子故里行
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聚焦山东乡村儒学现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推动“三个转变”,建设质量强省。
征集一批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优秀漫画和动漫艺术作品。
12名学者联合社会力量组成义工群体,走进山东农村,与农民面对面,传播儒学,教化人心。乡村儒学行动从孝道入手,从村民的需求出发,把温暖的传统价值观浇灌回人心。小到家风,大到村风,乡村儒学行动所构建的“民心”工程,功用体现在村民的一言一行中。
这是一场真正的田野调查与实践,试验田是乡土中国的人心。
12名学者联合社会力量组成义工群体,走进山东农村,与农民面对面,传播儒学,教化人心。在简朴的课堂上,学者的金声玉振与村庄的乡土人情碰撞,发生了微妙的“化学反应”。
一年多之后的今天,乡村收获着人心之变,学者们亦有所获。这种收获不仅仅是试验“成果”,更多来自个人价值的实现。
没有科研立项
只有使命感传递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赵法生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在投身儒学研究之前,他曾担任青岛海底世界总经理。从商界跨越到学界,落脚于儒学这门“有关人心的学问”,他表现出独特的行动力。
2012年,赵法生担任尼山圣源书院秘书长时,有了个大胆的构想:中国农村传统伦理崩塌,儒学要走出游魂化的困境,有没有可能从它的发源地再出发,为乡村文明的重建和儒学的灵根再植闯出一条新路呢?
“我们通过儒家思想的传播和教化,志在重建乡村伦理秩序和文化生态。我们将这一理念变成定期化的课程,每半月开课一次,以课程为基础建立一套儒家教化体系,将理念变成农民的生活方式。”赵法生说。
没有科研立项,没有开班仪式,乡村儒学行动在离书院最近的北东野村开始了。每隔一周,学者们从北京、济南、曲阜等地辗转到泗水县圣水峪镇的村庄,时间和精力的付出改变了生活原有的节奏。他们逐渐凝聚成一支团队。
2014年夏,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教师张颖欣收到山东大学教授颜炳罡发来的一条长长的短信,末尾写道:“农村的老人没有退休金,子女是唯一希望,是全部寄托。”看到最后两句时,张颖欣忍不住流泪了。颜炳罡是乡村儒学行动的发起人之一,他认为学者以知识服务百姓,是知识分子的天职。这种使命感极大地感染着张颖欣。
通过乡村儒学行动,张颖欣近距离接触农村,认识到农村生活的真实现状。她在圣水峪镇椿树沟村讲课,有时来的村民太多,只能搬到操场上讲。与在大学校园上思想政治课不同,在村里讲传统的孝道故事,能够影响乃至改变年轻人对父母的态度,直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境况。这成为她坚持往乡下跑的深层动力。
从家风到村风
变化在一言一行
8月12日,泗水县圣水峪镇官庄村活动中心坐满了人。7岁的陈子浩和小伙伴们一起站到讲台的位置,面对村民学背《弟子规》。虽然内容他还背不全,但嘴巴起劲地跟着一张一合。孩子们的认真感染着到场的村民。
乡村儒学行动从孝道入手,从村民的需求出发,把温暖的传统价值观浇灌回人心。
北东野村71岁的村民庞兴昌说,“学习孔夫子管用了”。他有两个孩子,以前在家里动不动就闹腾,“养儿防老”变成了“养儿啃老”。一年多的乡村儒学行动,改变了村风,村民中谁要是不孝顺老人,在课堂上就抬不起头来。今年种花生时,孩子主动跑来给老人帮忙;以前只有来客人才叫老人去喝酒,现在平常的日子也喊着来家吃饺子。
“乡村儒学建设的效果出乎我们意料。半年下来,村民开始品尝出儒学的味道,一年之后,家风和村风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赵法生说。
在官庄村,村主任汤金金对此感受最深。一年多前,村里建起了垃圾池,街上摆了垃圾桶,但生活垃圾仍然随处可见。今年4月,官庄村开设乡村儒学课堂,《弟子规》中讲“事虽小,勿擅为”,乱扔垃圾就是不该做的小事。这个夏天,官庄村的街道明显干净了。不仅如此,村里修了一条四公里的路,占了几个村民的地边儿,虽然有些村民并不是很情愿,但是没有人闹事,没有人骂街,有一家还主动把庄稼拔了。
小到家风,大到村风,乡村儒学行动所构建的“民心”工程,功用体现在村民的一言一行中。村民张口而来的话语时常让学者们惊喜。一次,有人提议年底对好媳妇进行表彰,一位村民马上接口说:“对,《弟子规》上说得好:道人善即是善。”一位学习小组组长看到有人在练毛笔字,顺口就说“你是‘有余力,则学文’”。
北东野村村主任庞德海说,我原本以为农民天生四六不分,是教育不好的,现在看不是这样。汤金金也说,看来没有天生的坏人,关键在于环境和教育。言行变了,风气变了,是因为心理变了。这正是儒学教化的力量。
“从一个学者的角度,乡村儒学行动让我重新认识儒学的价值,重新审视儒学的功能。这是书本上求不来的收获。”赵法生说。
圣水峪镇已经开设了六个讲堂,辐射到该镇一半以上的村庄。每到开讲时,村民们就从四面八方赶来,有拄着双拐的,有眼睛失明让人领着路的,那种扶老携幼的情景令学者们感动,农民心中沉寂已久的力量被唤醒了。
“讲道的兄弟”
收获信任与托付
曲阜实验小学德育教师孔为峰,把从家到乡村儒学课堂的自驾旅程,当做一段愉悦的自省之旅。驾驶中的独处时光,他会吟诵一段经书给自己听。
“投身乡村儒学行动,能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欢悦。这不光是学问的价值,还有个人的人生价值的实现。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在为社会服务中成就自己,这是生命成长的一种方式。”颜炳罡说。
摆脱繁琐的社会事务,面对村民讲述儒学,自己也会再度自我反省。学者们有时聚在一起探讨:儒学,这种知行合一的学问,为什么对人对己这么管用?他们的答案是,那些发乎人心、合乎人性的道理,蕴含着生活之道、幸福之道、和谐之道。
圣水峪镇乡镇干部颜磊是个80后,她参与乡村儒学行动最初是工作需要,但每次在课堂上看到学者与村民的真诚交流,她被感动着,这件事慢慢变成了“我要去做”的事。她说:“不仅听讲的村民有变化,自身也在经历着变化,现在我自己对待父母和孩子都更有耐心了。儒学的道理触动心灵,这是金钱买不来换不来的。”除了颜磊,圣水峪镇的不少镇干部也加入到义工行列。
圣水峪镇一位79岁的老太太,儿子在外打工,三年前失踪,儿媳妇离家出走,留下老太太独自抚养一个孙女和一个孙子。她靠放羊和捡垃圾为生,还坚持带着两个孙儿去乡村儒学讲堂。有一次,她对赵法生说:我实在养不了他们了,你们书院领走吧,领走一个也行!
这话让人震撼——其中饱含无奈,更有对这个乡村儒学群体的信任。颜炳罡和赵法生出钱资助了这个家庭。他们不仅帮助失学儿童恢复学业,而且帮助孤寡老人解决生活困难。经过一段时间相处,村民们看待这群学者的眼光也在变——从最初的新鲜与怀疑,到今天的亲近与托付,村民们看见他们,会热情地招呼“讲道的兄弟又来了!”
“村民的痛苦和欢乐,其实和学者们是一样的。”赵法生说,现在村民和学者们非常亲,彼此成了知心朋友。这也是一种特殊的收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大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初审编辑:余梁
责任编辑: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