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国学院院长陈来:中华文化是涵养核心价值观的源泉

2014-11-21 07:24:00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逄春阶
分享到:

去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考察时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陈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 周末人物 2014魅力文化
  去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考察时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在习总书记视察山东一周年之际,11月14日下午,大众报业集团特邀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先生,作了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彩报告,结合报告内容,陈来先生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 本报记者 逄春阶
何谓“优秀传统文化”?
  本报记者(以下简称记):习总书记去年底来到山东,专门到曲阜参观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后来,他又有一系列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话。一年来,各界人士都进行了自己的解读,您怎么看?
  陈来(以下简称陈):与以往我们重在讲中华民族创造了中华文化不同,习近平同志更强调中华文化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所起的关键性作用,体现了强烈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以为,讲话对中华文化的强调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基础和前提是代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
  遗憾的是,现在好多人对一些基本问题还不清楚。比如什么是优秀传统文化?好多人可能觉得,这个问题提得有点儿太简单了吧,谁不知道优秀传统文化呢?可是,真要较真,还不一定能答得上来。很多部门,很多人纠缠于事务性的工作,没有仔细琢磨这个问题,其实,标准答案已经有了,从定义上,那就是“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
   记:习总书记的表述很有文化气息。
   陈:这四句话,也不是具体的,但我发现,他从去年8月以来,一直在将这四句话具体化。一直到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他讲了15个方面,即: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在学理上是站得住的。
  记:今天强调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何深意?
  陈:在古代,中国人有自己的一套价值体系和伦理生活法则。从根本上来说,中国文化不是追求理论的明晰,而是一种实践的智慧。实践是跟我们做事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人注重的道德都是有利于社会和个人的。今天,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去发掘它、维护它,承担起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重大责任。而作为文化核心内容之一的道德与伦理,自然不容忽视。可以说,传统一定程度的断裂与隔膜,最直接地表现在社会伦理生活法则缺失。所以,我们的道德和伦理一定要创造性地转化和发展,譬如怎么对待父母、朋友、师长、陌生人等等。应根植于本土文化资源。
  记:今年3月29日,习近平在德国柏林访问时曾说,我们正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一些重要内容就是源于中华文化。他这是很明确地提出了中华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问题。
  陈:怎么把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和基础?习近平同志今年2月的讲话提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以这六条为中华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中华文化的基本价值观相对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讲话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文化的基本价值观联结起来,对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讲话不仅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而且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转化中得到发展,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意识。
  我们有的同志跟不上习近平同志的思想,对传统文化充满疑虑。这是因为没有很好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长期被灌输的都是自我矮化与妖魔化了的似是而非的论断。有的同志不敢全面肯定传统文化的创造转化在今天的紧迫性及其现实意义。我可以明确地说,“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表述,是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如果按照机械唯物论的观点,就不可能讲出这样的话。我们今天还有好多人这么看,认为儒家文化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工业文明就不适合了。其实,在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都能创造出富有永恒价值的、有普遍性的东西。
中华文化的治国理政价值观
  记: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必须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请您给以梳理。
  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24个字表述,分为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大体也可以这样分。治国理政的价值观,可以算作国家层面。怎么把握中国传统文化里边主流的治国理政理念?价值观、价值理念一般都通过理想、通过对不同事物的取舍和比较建立起来,一个人的价值偏好、如何选择,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
  首先是以人为本,其对立面是以神为本。“以人为本”这四个字是山东人管仲发明的。中国讲的以人为本有鲜明的特色,这个特色就是从西周以来,中国文化就向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全世界古代文明的文化都是以神为本,中国早期历史在商以前也是以神为本,但从西周开始,从周公封于鲁开始,他的思想就从以神为本的文化开始转向以人为本的文化。
  春秋后期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绝大多数都是以人为本的。只不过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又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对人事的发展、协调、整理有不同的理念,但坚持人事优先,这是大家共同的想法。比如春秋的时候,有的思想家就提出,“天道远,人道迩”。孔子其实也讲了类似的话,“敬鬼神而远之”,就是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人事上。
  第二以德为本,其对立面就是以刑为本,强调政令、刑罚的作用,忽视道德的作用,这是孔子反对的。孔子的思想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就是以德为本。
  第三是以民为本,对立面是以君为本。《尚书》中已有“民为邦本”的思想。大家都知道有个故事,就是朱元璋看《孟子》非常生气,因为《孟子》里面有很多地方都是讲民本的,而相对来说把君放在很次要的地位,最典型的话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朱元璋一看,这还得了,找大臣把《孟子》里面的这话都给删去了。他本想把孟子牌位请出孔庙,满朝大臣都跪在地上不起来,说这可不行。这就是政治权威跟道德价值的冲突,《孟子》所代表的是中国传统的道德价值,你现在用这个政治权威把道德价值铲除是不行的,所有的士大夫都不接受,最后只好重新编一个新的《孟子》,叫《孟子节文》,当然这个长久不了,到了明朝后来的皇帝就不太把这个当回事儿了。可见,“以民为本”的思想作为儒家治国思想的一个根基,有很深的历史根源。
  最后是以合为本,其对立面是以分为本。以合为本的合,就是强调统一性,在国家的层面就是统一而不能分裂,它最高的表现就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传统社会基本价值观
  记:如果我们把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近代文化,西方近代的价值观作为一个比较的对象,我们怎么来把握在社会层面的中国传统价值观体系,它的特点是什么?
  陈:中国古代社会,社会价值和个人道德是合一的。不大好分开讲,为了表述方便,姑且分开吧。
  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念跟西方近代相比,有很大不同。第一是“责任先于自由”。而西方,更强调个人自由。中国很强调个人对他人、对社群,甚至对自然所负有的责任。以天下为己任,孟子早就讲过了,己任就是责任。从古代先秦的“君子”,一直到后来历代,都有顶天立地的仁人志士。
  第二是“义务先于权利”。西方近代社会非常强调个人的权利,但我们儒家思想里,强调的是义务。梁漱溟,他在山东邹平县做过乡村建设运动实践,在这个实践里边,给他感触最深的就是中国人和人的关系,义务为先,互相承担义务,这是中国人伦理的一个特色。我们今天讲中国人的伦理,就特别强调义务感。当然这是一个开放的义务感,决不仅仅指一个人的家庭义务。家庭义务是必需的,义务还要从家庭放大,从家庭可以放大到社区,从宗族(就是古代社区),再到郡县、国家、天下。中国人的伦理观念,特别强调义务感,而不是伸张个人的权利。
  第三,“群体高于个人”。西方的人本主义更多的是以个人为本,但是我们中国的以人为本,不是讲的以个人为本,而是以群体为本,所以群体是高于个人的。责任先于自由、义务先于权利、群体先于个人,这是中国人古代价值观的特色。中国人的群体意识非常开拓,不是一个小团体主义,一个地区主义。中国人以天下为己任,很早就超越了地方局限性,是大天下情怀。《论语》里讲,“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礼记》说“以天下为一家”。如果说家是中国人的基本观念,家庭关系是中国人的基本关系,中国人早就把这个“家”的概念、“家”的关系扩大、扩充了。
  第四,“和谐高于冲突”。看看文化史会发现人类的文化里充满冲突,充满斗争、流血。但中国文化更强调和谐。西方的文化强调个人,总以自我为中心,克服别人、占有别人,排斥异教。所以西方历史上的宗教战争非常残酷,但中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宗教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它的根源都是在西方和西方文化。近代日本也是接受了西方的帝国主义文化,在东方侵略。所以我们从价值观来讲,因为中国传统“和”的理念,也体现在处理和周边国家关系上。历史上,当然我们也有个别帝王发动侵略战争,但总体讲,这些皇帝的作为是违反中国的主流价值观的,在主流价值观中是受到批判的。中国是以安土睦邻为先。
  中国传统价值观中责任先于自由、义务先于权利,这个“先于”今天还要坚持,这就是我们的特色,我们没必要跟西方人一样,什么都是个人权利为先,伸张个人的要求为先。但对这一点不能极端地理解:比如责任先于自由,但完全否认自由是不对的;义务先于权利,但完全忽视权利,也是不对的;群体先于个人,但不尊重个人、不关心个人,这也是不对的。如果我们想把传统价值观的传统转化,加以发展,我们要坚持这些“本”“先”,但是同时我们也要关注那些“被先于”的内容。
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和转化
  记:传统的道德观,即“仁、义、礼、智、信”,也叫“五常”,其实,还有好多内容,比如孝悌、忠恕等没列入,您怎么看?
  陈:我国的传统美德形成于西周春秋时代,定型在孔孟荀早期儒家思想。在春秋时代,已经就有很多关于道德的观点产生。这个时期,没有一个主导的观念可以带领各种道德观。但是我们可以说,在春秋后期比较流行的道德,一个是“忠信”、一个是“智仁勇”。当时在整个中原文化里,比较流行的就是忠信和智仁勇。到春秋末期,在孔子思想中,“仁”是最重要的德行,最重要的道德。“义”应该说在春秋的时候也受到重视,但地位不太突出。包括孔子思想里,仁和义也差很多。到墨子时代突出了“义”,这影响到孟子,孟子发展了“义”,跟“仁”并列,形成仁义。所以从孟子开始,仁义成为儒家最重要的道德。孟子又把“仁义礼智”四者并列。经过汉代推崇,加了“信”,成为我们历史上中国人道德生活中最有影响的“五常”,跟五行对应。“五常”成为两千年来影响中国社会至深的基本道德。
  为什么突出“五常”,而没有了孝悌、忠恕等,因为这“五常”超越了特殊的伦理关系,已经变成了一般的人与人关系的准则。而孝悌还是一种特指的伦理关系,是血缘关系的伦理。忠是君臣之间关系的政治伦理。所以,“五常”适用于更普遍的伦理关系。
  其实,在儒家推崇的四书五经里还有一些道德德目,如忠恕、中和、诚敬,他们跟“五常”一起构成了儒家完整的道德体系,它们共同支配着我们中国人的道德思想、道德生活。比如,“孝”不在“五常”里头,可是我们没有人能够否认“孝”在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里面,它是占有重要而且非常突出的地位。
  儒家思想代表了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它有个关键词:“中庸”。朱熹对“庸”字进行解释,认为:庸,平常也。其实,古书上的“庸”不仅有平常的意思,还有恒久恒常的意思。朱熹很强调“平常”,认为平常的东西才能恒久,平淡无奇的东西才能长久。他举例说只有粗茶淡饭可以顿顿吃,天天吃,月月吃,年年吃而吃不出毛病,所以最平常的东西就是最永久的东西。同样,儒家思想看起来都是一些平平常常的道理,但是有永恒性的,已经融化在中华民族每个人的血液里了。
  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层面,是这样表述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有的学者说,好多内容没有涵盖。您怎么看?
  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应该说,还不是终极表述,仅仅反映了人们的阶段性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24个字跟中华文化的价值观怎么无缝对接,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但是,我们实践的时候,不能局限于这24个字。
  我的基本观点是:一方面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一方面注重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离开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实践孤立地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就不能体现习近平同志讲话的要求和精神,不能充分实现道德建设的功能。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余梁

责任编辑:王晓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