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小菊 报道
本报济南讯 10月1日起,我省企业公示信息填报通道正式开启。“我想先等等看,这事儿得慎重。”作为山东酷嗑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娟对于信息公示有着颇为朴素但深刻的理解:以往的不年检,意味着营业执照将被吊销,今后的不年报,进入的是经营异常名录,随着所有企业信息、行政处罚信息的公开,企业的生死将交由市场评判。
这场以信息公示和信用监管为主线的事中事后监管变革,关系到去年以来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成败。该放的已放开,该管的能否管住是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逐渐走向深水区时,面临的新考验。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核心思路是‘宽进严管’,正确处理放开与管好的关系。”省工商局局长牛启忠说。
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在“宽进”变革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继去年6月优化市场环境的“30条”意见出台后,今年3月,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改革实施,企业最低注册资本取消,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今年3-7月,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38.7万户,注册资本(金)504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8%和132.4%,其中新登记私营企业增长1倍。
8月21日,王成的山东成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济南市高新区正式成立,认缴出资6600万元,圆了“创业梦”,成为汹涌创业潮中的一员,他的创业与前人相比,不需太为“钱”发愁——注册零门槛外还有实缴改认缴;无需多为繁琐的注册流程等待——简政放权后还有办事效率的提升。他要做的只是专注主业谋发展、诚实守信闯市场。
王成之后的创业者们还可有新的期待:10月底清理后的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将向社会公布,“先照后证”迈出实质步伐;年底,全省设立政务服务中心的市、县(市、区)将可能实现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一个窗口”受理,统一发放,创业所需时间成本大幅压减。
随着改革带来的活力涌动愈加澎湃,如何实现“放而不乱”?“严管”是关键性因素。而这一次的“严管”,以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制度为开端,将实现的是从传统行政监管手段向注重运用市场主体信用监管手段转变,从侧重规范主体资格向主要规范主体行为转变,从单一部门、单一地区的监管执法向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监管与综合执法转变,从政府包揽向社会共治转变。
简政放权,营造宽松平等的准入环境,放管并重,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场改革,红利已显,仍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