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大省的求索与担当

2014-09-23 08:55:00来源:大众网 作者:王学文 娄和军 张国栋
分享到: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重要讲话。凭借一个“道德大省”对时代道德问题的敏锐感知,借由一个文化大省对当代文化发展的自觉担当,山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敢闯敢试。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重要讲话。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和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山东当有大作为、大担当。

  为贯彻落实总书记曲阜讲话精神,今年6月起,本报推出大型系列报道,先后刊发群众来信、各界反响、创新实践、编辑部文章、系列访谈等作品。报道既展现了群众呼声民意基础,又展示了各地创新之举,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升华、实践指引,从而厘清问题、廓清认识、凝聚共识。

  这组报道,舆论声势宏大,社会反响强烈,全面深入反映了我省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深刻认识和主要成就,奏响了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强音。

  历时三个多月,这组报道所触发的社会大讨论,还将在齐鲁大地持续升温,继续深化。大众日报邀请您从家庭做起,从岗位做起,投身到这场文化热潮中。

  □ 本报记者 王学文 娄和军 张国栋

  这是一种艰苦的求索。一群对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血脉认同、价值认可的孔孟后人,一个历来以优秀传统道德著称于世的省份,在新时期为匡除道德时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进行的求索。  

  这是一个大省的担当。一个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的大省,一个为民族文化长河既贡献源头活水又输入巨流长波的大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国梦而作出的担当。   

  近一年来,以落实总书记曲阜讲话精神为动力,齐鲁大地从城市到农村,从专家教授到乡野妇孺,或口播舌耘,或以身弘道,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在走出一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山东之路。

  泗水尼山圣源书院一带的村庄,最近一二十年来形成一个恶习:老人年纪大了,儿女就在村子闲地盖两间矮小的“老人房”,让老人搬进去住。很多人家都如此,没人觉得不妥。 

  这是发展中的中国必须解决的一道时代课题:改革开放30余年,人民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一些人道德水准却在下降,影响了社会信任,影响了和谐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赵法生,曾对“老年房”现象作过调查。他发现,把老人撵到“老人房”的,大多缺失传统道德教育,孝老敬亲在他们的头脑中不占中心位置。这样的人,又怎能抵挡拜金洪水的冲击?   

  西方国家应对拜金主义,道德防线推出的是宗教伦理。中国故事自有中国风格。我们的做法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泗水县圣水峪镇,是山东乡村儒学的发源地,学者们在这里给乡亲们主要讲授孝道和家庭伦理。然而这里发生的变化却远超出这些:村里骂大街的没有了;村庄卫生改善了;村民对公共事务不再“打横炮”;全镇治安案件同比下降18%。 

  传统文化怎会有如此威力?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颜炳罡认为:首先,传统文化以“孝”为切口,对人进行道德教育,符合真善美的培育规律,符合人性要求和价值取向,自然将人导入求仁向善的境界。  

  其次,群众对传统文化能入耳入心。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建立在这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之上,它所讲的“老理儿”,自然能引起群众的感情共鸣和价值认可。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容上只有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在形式上更多借重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达到更佳教育效果。    

  尼山圣源书院副秘书长陈洪夫,曾陪客人到附近的北东野村调研。一位在路边晒粮食的老人说:“现在日子好了,人们喜欢看个节目、演出的。但电视里演的,不少是离婚的,没法看。还是‘老理儿’好,教人做好人。”   

  这位老人的话反映了当今一个社会现实:当前人民仓廪实衣食足,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旺盛。只有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以时代新风为导向的先进文化,才能最满足他们。优秀传统文化,就像呼吸的空气、喝的水,滋养人的生命。

  凭借一个“道德大省”对时代道德问题的敏锐感知,借由一个文化大省对当代文化发展的自觉担当,山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敢闯敢试。   

  亚圣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人都有羞耻之心,羞耻之心是向善的原点。

  先贤哲人的桑梓后人读懂了他的教导。他们的深入思考是,创造一种机制,将一个人的善行义举广而告之,令天下闻之,让他们有名誉有地位,从而鼓励他们继续向善,同时引导更多人向善;另一方面,在这种广而告之的机制下,将一个人的羞耻之心扩而充之,利用人要面子的心理,让人知耻而后勇,改正过错,就有道而行之。  

  这就是山东善行义举“四德榜”的作用机理。从1983年莱州市郭家店镇朱家村张贴第一张以红纸做成的“孝敬父母榜”,到今年全省已有一万多个村居建起道德榜。上榜内容除了家庭美德讲的孝德,还有职业道德讲的诚德、社会公德讲的爱德、个人品德讲的仁德,由一德扩展到四德,涉及到一个人作为社会人和家庭人的方方面面。

  群众的实践是最生动的。由“四德榜”延伸出去,全省各地生发出许多创造性做法:武城、长清的乡亲,九九老人节这一天,晒老人的被子,比比谁家的新净;曲阜市鲁城街道池涯居委会,每年老人节都要给老人称体重……做法各有不同,实质只有一个:彰显先进,鞭挞落后。

  2500年前,一位老人已是五旬有余,一辆牛车,离开鲁国故里,车轮滚滚,奔波于列国之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甘做木铎教化世人。2500年后,他的一群桑梓后学,以他这种精神,走出书斋,走进乡村,讲孝道,讲道德,对社会发挥建设性作用。目前,全国独一无二的山东乡村儒学现象,已走出它的发源地泗水,不但在茌平、青州等地点燃火种,更在向全省蔓延。   

  《论语》记载,子贡要去掉“告朔”这个礼节上的贡羊,孔子批评子贡:你怜悯那只羊,我看重的是这种仪节。

  形式并不都是形式主义。必要的形式,能加重内容的份量。孔子的桑梓后人,记住了他的教导,将礼仪作为一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手段。莱州武校的学生见面行抱拳礼,莒县有成童礼、成人礼……在人生的重要节点创造性设计“礼”,在人生的每一个新起点上都给“提个醒儿”,懂礼之人将愈行礼义之事。

  这是走向复兴中的中国必须破解的一个时代难题: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中国梦的实现;然而在经济硬实力提升的同时,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还呈弱势,不比国际上的强势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山东在这方面主动作为。

  2014年8月30日,山东美猴动漫公司在美国旧金山举办《<论语>名句故事》、《孟母教子》新作发布与签字仪式,将这两部原创动画故事片在美国市场销售。以产业化操作,将传统文化以生动活泼的现代传播方式,向国内外推行,山东走在全国前列。

  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日前,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落户曲阜,这是山东以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对国家承担起的一份责任,为自己争取到的一个发展机遇。

  然而我们也看到,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刚刚开篇,文峰笔山尚待从头越。

  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些人对传统文化本身就抱有偏见,对文化软实力更是重视不够,对其促进道德建设的作用心存怀疑,或认识不足,对弘扬一事更是热情不高、办法不多。

  有这样一种问题:对一些人来说,传统文化浩如烟海,精华、糟粕一时难分,对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无处下手;而对其面临的内部资源流失和外来文化冲击双重困境,更是束手无策,任其发展。

  有一种情形:许久以来困扰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一些地方或者不愿正视,或者没有勇气、没有办法解决,推一推,动一动,不推不动,口头喊改革,实际不挪窝,制约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问题催生改革,担当在于作为。一个传统文化资源大省正走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大道上,我们正力争与我们的文化大省地位相符合,力争与总书记的希望和期冀相称应。路漫修远,惟有勉力。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徐坤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