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强省之基在于强县。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创新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唯有不断深化改革,勇于创新求进,才能增强动力,迸发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深入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十次党代会、省十届七次、八次全委会精神,以改革创新要求,抓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工作,尽快培育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影响较大、引领作用明显的“领头雁”、标兵县,对于促进县域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持续健康发展,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抓好县域试点工作,形成推进区域战略的重要支撑。目前,全省形成了科学完善的“两区一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省委、省政府提出“面上推开、点上突破、融合互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全省137个县(市、区)是点上突破的重要内容,只有县域经济发展科学、发展健康、发展有动力有活力,实现点上开花,面上才能结出硕果。县域是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突破口和重要支撑力量,在县域经济整体提升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搞好科学发展试点,将从根本上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加快打造发展新亮点,共同增创发展新优势。
二是抓好县域试点工作,为县域科学发展破难题创经验提供借鉴。2012年省委、省政府关于以市为单位整体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决策部署,对推动我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去年,全省县域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4.7%,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4个百分点。有2个县域单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过50亿元的18个,过30亿元的41个。但是必须看到,我省县域产业结构不够优化、资源环境压力较大、质量效益不高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未得到较好地解决。进一步激发和释放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实力和活力,迫切需要以改革创新的手段、勇于实践的精神,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县在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和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率先突破、先行先试、争创一流,为破解县域经济发展难题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引领带动全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转型发展。这是我省县域发展战略在新形势下的延续深化和实践创新。
三是抓好县域试点工作,促进强县更强、好县更好。我省正处于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推进“四化同步”,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凤凰涅槃、腾笼换鸟”,保障改善民生,重点和难点都在县域,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特别需要一批综合实力强县的支撑。但与先进省市相比,我省强县不算强、带动力亟待增强。去年江苏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过60亿元的县域(仅包括县和县级市)达到9个,比我省列入考核的县域多5个,其中昆山、江阴、张家港分别为244亿元、182亿元和154亿元。可以说,我省缺少像江苏昆山、浙江萧山、广东顺德、福建晋江等在全国叫得响的标兵县。差距是发展的潜力,也是努力的方向。通过科学发展试点,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先进县抬标杆、上水平、创新路,将快速增强、全面释放强县的示范带动效应,加快形成发达县率先升级、中间县加速突破、欠发达县跨越发展的新格局。
二、试点工作的总体设想和要求
前面已经谈到,我省县域经济整体上已经步入了质效同升、加速发展新的历史阶段。新阶段新形势下,开展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就是要强化优势,补齐短板,统筹兼顾,鼓励支持这部分县域先行先试,促进三年再上一个新台阶,全面增强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
为此,《方案》提出开展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鼓励试点县围绕省委、省政府以市为单位整体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决策部署,以富民强县为目标,以加快“四化同步”为方向,以创新驱动、提质增效、统筹发展、优化环境为着力点,努力实现率先突破,为全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提供示范借鉴。
在试点工作指导上要把握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坚持改革创新的原则,创新发展理念和模式,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充分释放改革红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活力;二是坚持转型升级的原则,强化质量效益导向,促进优势资源高效转化,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三是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确保试点工作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成效明显;四是坚持主动作为的原则,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统筹推动、先行先试,完善政策、加大投入,为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环境。
三、试点的主要任务目标
(一)关于试点任务
试点任务的确定,我们经过了大量调研,立足全省发展布局和重点,综合考虑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领域、关键环节、瓶颈制约等多个方面,最后确定了6项试点任务,旨在通过试点拉长优势,补齐短板,走出新路、创出经验,科学释放各类资源潜力,尽快突破县域发展的难题。这6项分别是城乡统筹、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园区经济、镇域经济、民营经济。
第一项确定城乡统筹试点的目的是,引导县域把发展的着眼点、立足点集中到保障改善民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上来。目前,我省农业人口占全部人口的近60%,这部分人口如何享受到相应的待遇和服务,是城乡统筹的关键和难点、重点,按照十八大提出的“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要求,试点县要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区域资源均衡配置、产城融合发展,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
第二项确定转型升级试点的目的是,鼓励各地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转方式调结构为抓手,充分依托政策、区位、科技、产业集聚等综合优势,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总部经济、循环经济、现代服务业等,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提高质量效益,加快实现“凤凰涅槃、腾笼换鸟”。
第三项确定生态文明试点的目的是,要求各地贯彻主体功能区理念,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立足生态资源优势,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努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既增强发展活力,又确保“青山、绿水、蓝天”。
第四项确定园区经济试点的目的是,推动各地围绕培植和壮大县域产业综合竞争力,充分发挥园区集聚集约效应,加强规划布局和政策扶持,促进重大项目、重点建设向园区布局,推动优势资源和企业向园区集中,高端产业和产品向园区集聚,培植一批规模优势突出、功能定位清晰、集聚效应明显、辐射带动力强、财政贡献率高的产业集群。
第五项确定镇域经济试点的目的是,鼓励各地立足镇域发展实际,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加快培育乡镇特色产业群,增强镇域经济动力和活力,集中扶持一批重点镇或中心镇,做强做大镇域经济。
第六项确定民营经济试点的目的是,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把县域作为民营经济发展重要载体的要求,鼓励试点县拉长补齐民营经济发展的“短板”,提升民营经济发展的规模、层次和水平,特别是要鼓励发展能人经济、规模经济、集约经济,培育一批现代化、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做强载体、优化环境、激发活力。
(二)关于试点目标
《方案》中首先提出了21个试点县都需要完成的总体目标,主要有6个:包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以上,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分别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高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以上等。这些目标是为了让试点县确保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可因为某一方面的试点而偏废其他。确定的主要依据是前2年全省县域发展的平均水平和21个试点县的平均水平,综合研究未来三年县域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多种因素才确定下来的,期间经过了大量的测算和论证,并征求了21个试点县意见,既有立足现实的分析,又有对未来的科学预测。
同时,对每项试点任务也都设定了不同的分类目标,明确由相应的试点县来完成。如,试点期间,城乡统筹类试点县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要提高3个百分点,民生支出增长率不低于财政支出增长率等;转型升级类试点县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以上,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15%以上等。这些分类目标的确定,相对来说更复杂一些,制定过程中我们调度了大量的数据,对21个试点县近3年的发展数据和指标做到了全面掌握,充分把握了试点县在各自试点任务中的发展基础和潜力,每项试点任务都有近百个数据指标作为参考,最后按照积极稳妥、适度超前的原则,本着跳一跳够得着的要求,确定了下来。
在《方案》征求各试点县意见过程中,部分县反映有些目标完成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所有的试点目标都可以轻松实现,那么试点工作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用习总书记的话来讲就是“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因此,我们要求21个试点县在享受试点优惠政策的同时,既要珍惜试点的机遇,还要迎接试点任务挑战,确保完成总体目标和分类目标。
四、试点县的确定和组织实施
对试点县的确定,重点考虑了两个层面:
首先,是以数据为依据。围绕6项试点任务,我们设置了一套分析评价指标。每一项任务均有10个以上指标作为支撑,经过数据测算,分别对目前列入考核的116个县域单位进行了排序,排序情况作为选择试点县的首要参考。从选择的结果看,这21个试点县具有在全省县域中实力较强或某一领域突出,在区域布局发展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及影响力大等特点,符合省里要通过试点树立样板标杆、创造典型经验的初衷。
其次,是兼顾各地相对平衡。由于部分市的县域数据指标排序均比较靠后,我们要求其根据试点内容和任务,各推荐了一个试点县,实现了17市全覆盖。县域单位较多的烟台、潍坊、济宁、临沂4市均包括两个试点县。由此,既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在全省的均衡支撑,又能充分调动各市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上,《方案》提出了省、市、县三级联动、协同推进的要求。其中,省发展改革委负责试点工作统筹协调指导,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研究解决试点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审定试点实施方案,组织对试点县的考核、评估和验收,总结推广经验;各市政府发挥组织主导作用,负责对本区域试点工作的管理推进,完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试点推进中的问题,督促落实试点相关保障措施,及时反映试点进展情况、存在问题;试点县政府是试点工作的实施责任主体,负责试点方案的制定实施和工作推进,探索有效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并及时总结报告试点进展情况,探索发展路径,提供成功经验。
五、试点工作的政策保障
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工作是我省第一次在这个层面的探索,全国尚无此先例。为保证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方案》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政策措施,共涉及强化改革创新、要素支撑、资金支持、指导督查和优化环境五个方面。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对试点工作高度重视,重点整合职能范围内所能给予的政策,倾力支持,如,《方案》要求从省区域战略推进专项资金中,每年安排每个试点县不少于2000万元,由各地按照规定的投向用于试点县建设;在省重点建设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政府投资项目等方面加大对试点县的支持力度,国家和省安排的项目专项资金重点向试点县倾斜;提高省级配套资金和省补助资金比例,优先支持试点县申报国家级创新平台;优先安排试点县发行企业债券等。
省财政厅、国土厅、科技厅、人社厅、金融办、人行济南分行等省直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土地、资金、科技、人才和金融等方面也都提出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对试点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如,支持试点县依法有序开展低效土地二次开发和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发展“飞地经济”; 加快推进县域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积极培育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支持省、市有关部门、单位和高校专业技术人才到试点县任职、挂职和交流互派锻炼等。这些对于破解县域发展瓶颈、激发内生动力都将起到重要作用。另外,按照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方案》对县域的简政放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赋予试点县部分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减少行政许可的意见》中,明确的所有下放到市级的权限,除特殊规定外,可由所在市直接下放各试点县。
应该说,这些政策在近年来我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力度大、含金量高,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加快县域发展的决心,试点工作也必将推动全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再上新台阶。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余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