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卓绝的反“扫荡”斗争

2015-07-16 13:33:00来源:大众网作者: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陆续侵占清河区、冀鲁边区各县城及重要村镇,军事上实行频繁“扫荡”、“蚕食”、“清剿”,政治上推行“治安强化运动”,根据地遭遇了极大困难和考验。

  在寿光县北部的清水泊根据地,从1941年春开始,日军采取“分进合击”、“反复拉网”、“梳篦清剿”、“铁壁合围”、“长途奔袭”等手段,进行连续的清乡“扫荡”。到1942年,日军“扫荡”规模不断升级,仅在前10个月,大的“扫荡”就进行了三次,而且一次比一次残酷。小清河以南地区除长白山根据地未受明显损失外,清水泊、益寿临广四边、长桓等根据地大部被敌破坏和“蚕食”,一度变为敌占区或游击区。

  自1942年6月9日开始,在历时50多天的时间里,日军纠集2万多兵力,配以大批伪军,对冀鲁边区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大“扫荡”。其中在四柳林战斗中,冀鲁边区一地委、一专属机关和部队全部陷入敌人包围圈。除少数干部战士脱险外,地委书记杜子孚、专属专员石景芳、组织部长邸玉栋等干部战士300多人壮烈牺牲。边区抗战自此进入最残酷、最困难时期,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不得不处于难以周旋的极端恶劣环境之中,形势十分严峻。

  面对日伪对抗日根据地的毁灭性绞杀,清河区、冀鲁边区党政军民不畏艰险,加强团结,咬紧牙关,采取化整为零、分散隐蔽、敌进我进的策略,发动群众大挖“抗日沟”,利用青纱帐和一切有利地形,实行小部队作战等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创造了在平原地区坚持抗日游击战争的宝贵经验,取得了一次次反“扫荡”、反“蚕食”、反封锁斗争的重大胜利,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