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连步:建议启动肥料立法工作 加快推进化肥产业转型升级

2015-03-09 09:28:00来源:大众网作者:樊思思

全国人大代表、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

  大众网济南3月8日讯记者 樊思思)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底、创新能力弱……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在成为世界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同时,化肥产业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对此,全国人大代表、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建议积极引导化肥产业技术创新,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化解产能过剩矛盾,进一步提升农化服务水平,同时建立和完善肥料管理专业法律制度,从而加快推进化肥产业的转型升级。

  近年来,我国化肥行业产量稳步增长,产值增速稳中趋缓,较好保障了农业生产需要。尽管如此,化肥行业发展模式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总体形势依然严峻。万连步告诉大众网记者,目前,我国化肥行业存在产能过剩影响加剧、能源和资源约束导致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农化服务水平低等四大问题。据统计,2013年国内尿素产能达到8070万吨,而农业需求仅为5100万-5400万吨,除开工业等其他需求,总计产能过剩1200万-1400万吨。万连步说,重复建设的势头尚未得到遏制,目前仍有一批规划建设和在建的化肥项目在进行。严重的产能过剩,再加上其他因素引起的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其最终结果就是整个化肥行业经济效益下滑。

  针对上述问题,万连步在长期走访调研基础上提出,推动我国化肥产业转型升级,亟需在国家层面对化肥产业进行总体规划。他认为,我国化肥产业总体技术较为落后,同质化严重成为发展瓶颈,国家应积极引导化肥生产技术创新,优化肥料产品结构,设立专项资金发展中低品位磷矿、难溶性钾盐等开发难度较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同时,出台具体政策,支持复合肥企业、新型肥料等下游企业与上游单质肥企业进行上下游融合,提升化肥行业的总体经济效益。此外,建议政府主管部门积极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简化我国化肥企业对外投资的审批流程,完善化肥产品出口的相关政策,在拉动出口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同时,有效提升我国化肥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推动化肥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离不开专业法律法规的支持。万连步告诉记者,尽管肥料投入约占农户粮食生产现金投入的40%,对农业生产影响巨大,但我国至今尚未出台一部与肥料有关的专业法,仅有的《肥料登记管理办法》也是农业部出台的规章。万连步认为,肥料行业法制建设的滞后,会给肥料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造成一系列问题。我国启动肥料立法工作时机已成熟,他建议将《肥料管理条例》列入《国务院2015年立法工作计划》,通过立法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肥料管理体系,有效助推我国化肥产业转型升级。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宝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