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德州市长杨宜新接受大众网记者采访。
大众网北京3月9日讯(特派记者 韦辉 于潇潇 马俊骥)3月9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山东团分组审议会后,全国人大代表、德州市市长杨宜新接受大众网专访,他说,德州在区位、资源、改革试点、产业基础方面都具有优势,有信心也有能力融入首都经济圈,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这篇文章。
明确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德州定位
杨宜新介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中,德州定位为“四基地一功能区”。“四基地”为:
产业转移承接基地。目前,德州正积极跟北京、天津做好产业对接,从2013年开始,每年都在北京、天津召开产业转移对接会、招商引资对接会,成效都不错。
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去年,京津科研大院大所与德州企业对接,有240多家企业、160多个科研院所、20多名院士参加,签订了140多份协议,目前已有10余家科研院所的成果在德州基地得以转化。
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德州是一个农业大市,也是一个粮食大市,一直是京津冀地区的“菜蓝子”、“面袋子”。我市约30%的农副产品供应京津冀,提供小麦面粉占天津市场的20%,优质蔬菜在京津冀市场年销售量已超过500万吨。我们要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产品供应能力,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向京津地区提供更多的蔬菜等优质农产品、花卉等经济作物,切实做好京津地区优质农产品的供应基地。
高素质劳动力培训输送基地。拥有高校及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共49所,其中万人高校4所,是全省唯一的职业教育创新改革实验区,每年可培养各类高中级职业技术人才20万左右,成为首都经济圈优质蓝领人才供应基地。杨宜新说,在高素质劳动力的培训输送方面,德州在规划、政策方面给予更多的倾斜。
一个功能区,就是京津地区南部生态功能区。德州积极发展低碳产业,建设生态城市,抓好城乡生态绿化,强化水污染防治,大力实施蓝天行动计划,打造京津南部重要的生态功能区。
四大优势助力德州融入首都经济圈
杨宜新介绍,融合首都经济圈,德州有很好的基础和优势。一个是交通区位优势,德州离北京近,高铁开行以后从德州到北京70分钟,形成一小时经济圈,与北京基本上具备了同城化的条件。
第二是资源优势,德州的水、天然气、电力等各方面供应很充足,包括劳动力资源也供应很充足。
第三,德州还有改革试点的优势。德州现在承担了国家和省的43项重大改革,在国家层面有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试点、全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还有住建部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试点,这些为德州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尽快融入首都经济圈都提供了很好的先行先试的改革优势。
第四,德州的产业基础比较好。德州在推动产业发展上采取了很多办法,已经初见成效。德州大力发展十大产业集群,并对应十大产业集群规划了47个工业化基地,重点培植了60家骨干企业和55家科技型成长企业。在产业发展路径上,德州实施了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战略,推动企业的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宝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