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8月23日,来济南参加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美国历史学家鲍德威教授不小心坐错了公交车,他感觉路线不对,便在临近的公交站下车,打算走到山东大厦。一位骑着自行车的“济南大叔”注意到了他,停下自行车,两人用中文攀谈起来,直到把鲍德威送到了山东大厦,并主动提出将自行车借给他。推辞不过的鲍德威与“济南大叔”口头定下“自行车条约”,约定等大会闭幕,按照留下的联系方式还车。
一路上,两人互不知道对方的身份,但却像两个跨越半个地球的老头儿在午后闲谈,又像是两个多年未见的老友在追忆往事。大众网记者对这个温情的故事进行连续采访,推出系列融媒体报道《漂洋过海来“骑车”》。
飘扬过海来“骑车”(2)
鲍德威的“还车计划”:想跟“济南大叔”吃顿饭、聊聊天
8月27日,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美国史学家鲍德威接受记者采访。大众网记者 王长坤 摄
8月27日,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美国史学家鲍德威接受记者采访。大众网记者 王长坤 摄
大众网济南8月27日讯(记者 樊思思)昨天,正在济南参加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美国历史学家鲍德威和一位“济南大叔”之间的“自行车条约”引爆了网络,令无数人为之触动。今天下午,这个约定的主人公之一鲍德威(David D.Buck)教授接受大众网访问时说,大会结束后,他打算给那位“济南大叔”打个电话,两人一起去吃顿饭,好好聊聊天。
2015年8月23日至29日,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济南召开。带着关于中国义和团运动的研究成果,79岁的鲍德威再次来到济南。实际上,连他自己也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中国了,但按他自己的话说,每次这个国家都会带来惊喜。但是这一回,与一位萍水相逢的“济南大叔”的“自行车之约”再次令鲍德威深受感动。
8月23号,历史科学大会开幕当天,鲍德威从下榻的宾馆前往会场参加开幕式,搭乘公交车时却不小心坐过了站。所幸几分钟后,他便意识到路线不对,当即从泺文路临近的公交车站下了车。“我是打算坐‘11路’汽车回到正确地点的”,鲍德威颇为地道地用“11路”指代步行,就在走路的过程中,他注意到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年轻”的男子骑着自行车。几分钟后,对骑行很感兴趣的鲍德威决定跟对方打招呼,一句“你好”之后,俩人便兴致勃勃地聊了起来。
聊天中,鲍德威得知对方今年69岁,尽管双方年纪相差近10岁,却感觉像跟多年未曾谋面的老友一般投机。鲍德威告诉记者,他在美国出行时就常常走路、骑自行车,当那位济南老人关切地问他步行累不累时,他说不累。“他看了看我,说‘可你不瘦啊’”,鲍德威大笑着回忆起当时的对话,为两人交流的无拘无束感到十分开心,这也让他觉得这位萍水相逢的济南朋友是个坦白的好人。“我没有问到他的工作,他也不知道我是一个史学家,就像两个相隔半个地球的老头儿在午后闲谈,说的都是些生活小事,却温暖又开心。”
没想到,一路闲聊到达目的地后,这位济南老人竟提出要把自己的自行车借给鲍德威。“他说我在这里出行不方便,可以等开完大会后,回国前再打电话把自行车还给他。”鲍德威说,听到这个建议,他最先感到的是震惊,他去过很多国家的很多城市,从来没有碰到过这样的事情。“我想只有在中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这么好的一个人,借给我他的自行车,这件事就这么发生了。”鲍德威激动地说。
“我的计划是星期天给他打电话,我们到一个饭馆去一起吃饭,聊聊天。”谈到大会结束后的“还车计划”,鲍德威笑眯眯地告诉大家,到时候一定要再跟这位济南朋友好好聊聊。
微信扫描二维码浏览更多内容: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毛德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