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文明相处的最好方式

2015-08-21 20:17:00来源:天下泉城网作者:丁宁

  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渐行渐近,如今,我们甚至已经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她响动的脚步。

  这个让几代学人在兹念兹的,为之奔走呼吁的“学术与邦国大计”,再有1个多月的时间就要走进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山东,走进以文史见长的山东大学。

  《文史哲》主编、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著名史学家王学典教授看来,在“二战”后世界历史共识正在重构,中国国学、儒学重新回归的当下,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走进中国,无疑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王学典教授说:“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天下泉城:如今,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历史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读史者出现,产生这种现象的背景是什么?

  王学典:出现这种现象的一大背景是“二战”后70年来形成的许多历史共识被打破了。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了新的秩序,国际史学界对“二战”史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但是这些共识在近些年,特别是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时候,被现实的利害、政治的选择、国家的利益所打破。

  今年5月9日,莫斯科红场阅兵是俄罗斯为庆祝“二战”胜利70周年而举行的纪念活动。苏联为“二战”的胜利做出过巨大牺牲,但是如今因为克里米亚问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国家领导人却集体缺席此次阅兵,从史学角度看,这一个事件标志着人类关于“二战”形成的某些历史共识的被打破。

  同时,由于中国的崛起,美国实行所谓的“亚洲再平衡”战略,使得日本的国际地位和作用,以及对于历史的态度上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也促使“二战”后的国际历史共识被打破。

  所以说,在2015年前后的世界,历史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焦点问题。目前学术界面临的最尖锐的问题,不是经济学问题、政治学问题、社会学问题,而是历史学问题。

  因此,人们迫切需要读史以来知世界。

  天下泉城:对于中国来说,同样面临着历史再回归的问题,除了您上面说的原因外,还有哪些原因?

  王学典:相对于中国,历史重新回到人们视野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特别是“十八大”之后,整个中国的精神气候正在被重构,这一精神气候的最大特征是:整个中国的学术界正在朝着更加本土化的方向发展。

  天下泉城:这种本土化的方向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学典:中国学术本土化的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以历史、中文、哲学三个学科为代表的人文科学正在重新主流化,这也是符合中国学术本土化的发展方向的。

  1949年之后的前30年,人文科学在中国占据着主流地位,活跃在学术舞台前沿的是郭沫若、周扬、胡乔木等人文学者;之后的30年,由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随之而来的是社会科学的崛起,人文科学逐渐被边缘化。

  但是到了今天,人文科学又重新回到了中国人的视野中,逐渐回到社会的主流地位中来。

  在这种背景下,今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以及2018年的国际哲学大会在中国召开,不仅会极大地促进中国史学的发展,同时对于中国整个人文科学的发展和重新回归,无疑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天下泉城:您前面讲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那么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和现今中国的崛起过程中究竟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王学典:文化攸关国家兴衰,同时一个国家的崛起,没有文化作支撑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世界上一些大国的兴衰昭示了一个规律:有没有文化纽带攸关一个大国的兴衰。在世界历史上,像波斯帝国、奥斯曼帝国在世界史上都显赫一时,但这些帝国都存在一个现象,虽然崛起的很迅速,但是很快也就瓦解了。这些帝国存在的时间都不是很长,当它们来的时候好像潮水一般陆,当它们消失的时候也无影无踪。相反地,在历史上,中华民族,还有印度、埃及等民族历经几千年风雨而不倒。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文化纽带。

  而中华民族国长期被维系,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在于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文化。

  在历史上,中华民族曾经多次遭到周边少数民族的侵略,但是她在一段时间之内可以陷入分裂,可以陷入瓦解,但是过一段时间,她又重新集聚起来了,它又重新站起来了,这其中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

  可以说,中华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也造就了她的文明。

  天下泉城:您在前面提到了儒学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在中华民族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同时,您也在多个场合提到了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学术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您和山东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最近又做了哪些工作?

  王学典:我们现在也做了很多工作,我举几个例子,一是许嘉璐教授牵头承担了一个项目,叫做“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这个项目目的是想解决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问题,特别是要回答马克思主义如何与中国的文化实际相结合。

  我们另外一个项目是“《十三经注疏》汇校与点校”。《十三经注疏》和《二十四史》是中国文化典籍的两大骨干。之前已经通过国家的力量,由中华书局出版了《二十四史》的点校本。相反地,《十三经注疏》这样的中国文化典籍却没有人进行系统科学地整理,因此我们儒学高等研究院就设立了这样一个项目,改变中国经学现貌。我们预备先进行汇校工作,再进行点校工作,最后出版一部与《二十四史》相匹配的,反映中国当代水平的权威定本。这样一个项目的设立对文化建设的意义是不能低估的。

  还有一个项目是“史部儒家文献汇编”。中国的《二十四史》,基本上全是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编纂的。《二十四史》以及其他史当中,都包含着许多关于历史事实的评论,而这些对历史事实的评论事实上都是从儒家的观念出发的。把这些评论汇集起来,对人们认识以往的中国社会是怎么被塑造的具有巨大的作用。这项工作前人做过,但我们认为做得不是很好。我们还承担了另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叫《子海》,就是把所有的子部文献,像《管子》《孙子》、《老子》《庄子》《墨子》都重新整理一遍。

  我列举的这些项目事实上是要对经史子集等各类中国传统文献中的儒家文献进行全面的清理工作,这些工作都在有序推进。我们这些项目全部都是以10年、20年为期,发扬“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把有关儒家的主要文献作一个全盘的的清理,这就是我们目前做的工作。

  天下泉城:第22届大会召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将齐聚济南,在这里,不同文化、不同文明将会相遇、相互碰撞。在会场之外,当今的世界同样面临着不同文化、文明同时存在、碰撞的状况。那么,在今天,不同文化、文明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王学典:不同的文化,文明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就拿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来说,中国文化强调个人内心道德,讲究“内圣外王”,所以中国的古代思想家,比如孔子、孟子大都是人文科学家;西方文化强调人对自然,对世界的改造,所以西方古代的思想家像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大都是社会科学家。所以文化不同,造就的文明自然也不同。

  但是不同文化,不同的文之间只有形式、追求目标等方面的不同,没有高低优劣之别。

  在当今,面临着多种文化、多种文明并存的状况,从历史经验和现实来看,战争和宗教冲突给人类和文明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所以不同文明相处的最好办法是对话。

  而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恰恰为不同文明的对话提供了一个平台。它把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人组织起来进行对话交流无疑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

  所以,像奥运会、史学大会等这种国际性的大会中国不仅要积极参与,而且也要积极举办,这不仅能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且还能消除不同文明之间的隔阂,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华飞

相关新闻